高爾夫培訓管理技術最缺 中國高爾夫培訓升溫
高爾夫曾被認為是少數人的“奢侈運動”,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高爾夫商務交際作用的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高爾夫球場,高爾夫運動產業因此迅速崛起。與此同時,高爾夫人才的需求開始顯現,專業培訓悄然升溫。近日記者發現,滬上幾個高爾夫培訓項目都在積極招生,而且,報名咨詢電話絡繹不絕。那么,高爾夫培訓是否是貴族培訓?高爾夫培訓有哪些內容?培訓后的就業前景如何?
高爾夫培訓并非高不可攀
近幾年,高爾夫培訓在上海越辦越火:同濟大學高爾夫商學院專門培養具有高爾夫知識和技能的高端管理人才,繼去年開設國內首個高爾夫與休閑EMBA碩士課程高級研修班后,今年又新開三項研修班課程:國際俱樂部設施管理、高爾夫MBA市場營銷與管理、高爾夫MBA房地產開發與管理;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高爾夫教育培訓中心的俱樂部球場管理、草坪管理培訓9月開課在即,成人/青少年高爾夫球技術進修班、球童技術培訓班目前已滾動開班;東華大學開設了教授打球的技術類進修課程;上海財大已將高爾夫列為研究生的選修課程……
從市場的情況看,目前高爾夫培訓中最熱的是管理技術類培訓。例如,同濟大學的高爾夫管理課程針對總裁級高端人才,MBA課程的報名者需要有3年以上的管理經驗,EMBA課程則要求有5年以上的高級管理經驗。交通大學的草坪管理課程培養目前國內緊缺的高爾夫草坪技術類人才,其球場管理等項目則針對球場中層管理崗位開設,要求報名者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但高爾夫培訓并非全都是“高不可攀”,市場上也有不少中低端的高爾夫培訓。如交大體育系高爾夫教育培訓中心的高爾夫球童培訓班,只要求具有初中以上學歷;東華大學的高爾夫教練員課程也強調興趣為主,對學員不設門檻。
從總量上看,高爾夫培訓市場規模還很小。一方面是由于昂貴的場地、設備費用,造成學習成本相對較高,導致求學者群體相對較窄。另一方面是宣傳力度不夠,了解的人不多。但從近年來的發展勢看,高爾夫培訓市場有逐步做大的趨勢。高校和培訓機構紛紛涉足高爾夫培訓市場,而已開設高爾夫培訓的學校正根據需求不斷增加新的課程。
高爾夫培訓仍有發展空間
據業內人士分析,在人才需求和消費需求背景之下,高爾夫培訓市場適合低中高各類層次的學員,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從產業發展的需求看,中國的高爾夫產業“風華正茂”。中國有高爾夫球場近200家,一家正常運營的高爾夫球場,保守估計就要專業人才350人,按此推算專業人才缺口達7萬人。未來5年,中國將有1000個左右的高爾夫球場投入建設,這樣,高爾夫專業人才的缺口達30萬。但從專業人才培養來看,明顯不足。交通大學體育系高爾夫教育培訓中心主任陳育峰告訴記者,國內開設高爾夫專業課程的高校寥寥可數,每年畢業生不足100人,學生在畢業前早就被預定一空。
同濟大學高爾夫EMBA招生的培訓中心負責人則談道,國內從事高爾夫工作的大多半路出家,中高層管理者專業素質較低,企業不得不高薪聘請國外專業人才,或派遣員工出國參加專業培訓。以上海為例,目前有23個高爾夫球場,今年又有2個球場即將開業,此外,上海還有20多家高爾夫管理公司,從事高爾夫培訓、賽事策劃、會員卡銷售等業務,這些都需要專業人才的加盟。專業人才匱乏的現狀,將導致高爾夫培訓需求的上升。
此外,部分白領的休閑娛樂需求,也將帶動高爾夫培訓的需求。陳育峰告訴記者,由于商務應酬和拓展人脈的需要,上海有越來越多的白領關注高爾夫運動,特別是外企的中高級白領。此外,也有一些從事時尚工作的人員,也樂意體驗高爾夫運動帶來的樂趣。更有部分俱樂部和機構組織業余高爾夫比賽,激活了大眾對高爾夫運動的關注。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參加高爾夫俱樂部消費的人群每年以10%的比例增長,這為球技類高爾夫培訓提供了市場需求。
高爾夫培訓學哪些內容
如果你以為高爾夫專業只是輕松地學打高爾夫球,沒必要大張旗鼓地專業學習,那就大錯特錯了。高爾夫業務非常復雜,僅高爾夫球場管理而言,就包括場地管理、房地產管理、車輛維修、酒店式預訂系統、餐廳和接待服務等多項業務。美國的高爾夫專業有26門課程,從走球弧度分析、球桿修理、電瓶車隊管理到草皮養護技術都要系統性地學習。從國內的高爾夫培訓來看,目前主要有三類培訓:高爾夫球場管理培訓、高爾夫職業培訓、高爾夫球技培訓。
-高爾夫球場管理培訓:深圳大學1995年首先推出高爾夫球場管理培訓;廣州大學則于2003年開設國內首批高爾夫經營管理本科專業;上海有同濟大學高爾夫商學院,上海交大體育學院推出了EMBA、球會管理等中高級高爾夫管理課程。此類培訓一般包括高爾夫球場規劃與設計、高爾夫球場建造、高爾夫俱樂部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例如,球場管理的課程,涉及高爾夫專業英語、球會管理與運營、賽事組織與管理、會籍管理與銷售等課程,各科目學習時間為30-50小時。這類培訓對學員的要求最高,適合具有一定高爾夫行業或服務業相關領域管理經驗的人員。
-高爾夫職業培訓:包含草坪養護、球童等技術類課程。草坪管理培訓課程涉及高爾夫球場的設計與建造、草坪學基礎、草坪土壤與肥料學、草坪灌溉原理與實踐、高爾夫球場草坪管理、球場有害生物綜合治理、草坪雜草的識別與防治、草坪機械與應用等,培養學員掌握從事高爾夫球場草坪建植、維護與病蟲害防治等相關知識和技能。此類培訓適合具有種植園林綠化類專業知識和工作背景的人員。球童培訓課程內容包括球童管理、實用英語、禮儀與溝通技巧、球桿保管、球場清潔維護等,入學門檻較低,具有初高中畢業以上學歷即可。
-高爾夫球技培訓:教授打球的技術類課程,培訓內容包括打球的基本規定,高爾夫運用專項體能訓練,高爾夫球具使用,握桿、站姿,木桿、鐵桿、推桿的擊球方法等基礎知識。任何學員都可報名參加。
參加高爾夫培訓注意兩個問題
作為一項貴族運動,高爾夫從業者的薪酬自然不菲。據了解,一般球場主管年薪為6-18萬元,時尚球藝師約12-30萬元,總經理則為50-100萬元,就連球童也是白領級的薪水。很多人就是沖著這樣的高薪報名參加高爾夫培訓的。但專家指出,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從事高爾夫職業,同時,高爾夫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職業。
陳育峰告訴記者,年輕并且專業知識豐富的學員最受用人企業的歡迎。球場一般希望入職者在20-25歲左右,大專以上學歷。其次是身體素質的要求。從業者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沒有受傷記錄。再者是個人綜合素質的考察。高爾夫是一項高雅運動,因此希望從業人員談吐得體,知識廣闊,形象良好,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并且英語水平良好。此外,具有服務行業的工作經驗也非常重要。因此,參加培訓的學員,不要盲目入行,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加以權衡。特別是像草坪管理課程,最好有種植園林綠化類專業知識和工作背景。
高爾夫雖是高薪職業,但從業人員薪酬層次分明,老總級年薪約幾十萬元,中層部門經理年薪在6-15萬元之間,普通職員的月薪為幾千元,因此并非全部都是高薪崗位。此外,高爾夫球場的人員需求結構為,30%屬于中下層管理人員,50%是基層員工。因而,參加高爾夫培訓的學員大多數在基層工作,如交通大學高爾夫教育培訓中心畢業學員中,有85%的人輸往中低層管理崗位。而且,目前新開球場的招聘需求較大,上海由于土地條件限制,新球場相對較少,而江浙等地區的人才需求較大,也有不少參加高爾夫培訓的學員畢業后去外地就業。因而,參加高爾夫培訓,一定要擺正心態,對號入座,千萬不要有盲目攀高的浮躁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