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居民對收入滿意度下降
2006年5月中、下旬,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進行了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0000份。調查結果顯示:
一、居民收入滿意度下降,對未來收入預期謹慎樂觀
第2季度問卷調查顯示,居民當期收入感受指數為17%,與1季度比季節性下降5.1個百分點,是下降幅度比較大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第1季度有元旦、春節兩個重要節日,居民的獎金、津貼等比較多,感覺收入增加較快。對歷史數據進行觀察可以發現,自1999年開展20000名城鎮儲戶問卷調查以來,第2季度均是收入感受指數回落較明顯的時期。未來收入信心指數為20.3%,分別比上季和上年同期上升1.3和3.1個百分點,居民對未來收入謹慎樂觀。
二、城鎮居民對物價上漲反映強烈,對未來物價預期不樂觀
問卷調查顯示,自去年3季度起,居民對“物價過高”判斷的占比逐季回落,由去年3季度的25.1%回落至今年1季度的22.1%,下降3個百分點,但本季這種連續保持3個季度的下降趨勢發生逆轉,居民對此判斷升至24.4%,較上季提高2.3個百分點,物價滿意指數降至-12.1%,比上季下降3個百分點,降幅較大。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消費價格指數CPI看,4、5月份同比分別上漲1.2%和1.4%,加之成品油價格連續上調,住房價格居高不下,居民對物價上漲反映強烈,滿意度大幅降低。
居民對當期物價的判斷一定程度上左右其對下季物價的預期。本季調查反映,未來物價預期指數為31.1%,比1季度躍升12.3個百分點。
三、城鎮居民的儲蓄意愿明顯回落,投資股票和基金的意愿顯著上升
。ㄒ唬﹥π钜庠该黠@回落,儲蓄流動性增強、穩定性減弱
調查結果顯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居民愿意有更多儲蓄
數明顯減少,其占比由上季的38.5%猛降至34.6%,下跌3.8個百分點,僅次于2005年2季度下跌3.9個百分點的水平。儲蓄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儲蓄存款向流動性強的活期儲蓄轉移。問卷顯示,在儲蓄存款中選擇活期儲蓄所占比重,自2005年末逐季攀升,2005年4季度為55.8%,2006年1季度為58.7%,本季達60.6%,比上季提高1.9個百分點,上半年累計提高4.8個百分點,這是1999年開展問卷調查以來的最高增幅。
。ǘ┚用裢顿Y股票、基金意愿顯著上升
問卷顯示,居民儲蓄的目的向購買其他金融資產轉化。與上季相比,在居民儲蓄用于買房、教育和養老占比下降的前提下,購買其他金融資產的占比卻由上季的4.3%,攀升至6.6%,提高了2.3個百分點。居民擁有個人金融資產的結構悄然發生改變。在擁有最主要金融資產的選擇中,儲蓄存款占比下降,股票和基金占比上升,特別是基金的占比更是上升了2.7個百分點。今年5月份,股市比較活躍,確實吸引了居民手中大量的閑置資金。對問卷數據觀察發現,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認為“購買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數占比達15.8%,比上季提高 7.8個百分點,是1999年開展問卷調查以來,季度間數據增幅變化最大的。
四、北京、上海等10個大城市居民的購房意愿明顯回升,中小城市居民觀望氣氛較濃
問卷調查顯示,本季居民購房意愿總體上繼續呈下降變化趨勢,希望購買住房的人數占比,由上季的18.2%下降到17.6%,下降0.6個百分點。具體分析看,大城市居民的購房意愿與中小城市差異較大。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10個大城市居民的購房意愿自2005年4季度企穩回升,今年2季度更是由上季的15.5%升至17%,上升了1.5個百分點,基本接近2005年1季度國務院出臺穩定房價8條意見時的水平。除天津外,大城市居民未來三個月打算買房的居民人數占比,較上季都有所回升;中小城市未來三個月打算買房的居民人數占比,較上季下降0.9個百分點。
- 上一篇:四成企業未執行最低工資標準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