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啡”同尋常
其實,可口可樂進軍咖啡類市場早有鋪墊,而非一時興起。
早在2003年,可口可樂公司就與雀巢公司聯手創建了專門發展非碳酸飲料業務的“全球飲料合作伙伴公司”(簡稱BPW),并繼成功合作冰爽茶之后,展開雀巢即飲罐裝咖啡的合作,由可口可樂全面負責雀巢即飲罐裝咖啡的品牌建設和產品分銷。雖然名字繼續沿用雀巢品牌,但可口可樂卻負責實際的品牌建設,這對可口可樂來說,是一次意義非常重大的嘗試。
2006年,可口可樂推出一種與傳統截然不同、含有咖啡萃取物口味的新可樂產品“Blak”,并于1月在法國率先上架,隨后將在美國及西班牙等國家展開。
品牌延伸一般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沿用原來的品牌名稱;另一種是推出新品牌,而以原品牌作為信譽背書者。可口可樂的品牌延伸均采用后者,即推出新品牌的方式。這種品牌延伸的好處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對原有品牌的傷害。因為對可口可樂來說,一個新品牌成功與否,對其強大的品牌帝國來說,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但如果直接對可口可樂母品牌進行延伸就可能造成大廈倒塌,短命的“新可樂”的推出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在可口可樂大家族中,除了可口可樂之外,還有以可口可樂為品牌背書的系列品牌,如雪碧、酷兒、健怡可樂等,它們一起構成了可口可樂的強大陣營。應該說可口可樂是品牌延伸的成功范例,從可口可樂起家,針對不同的品類,逐步延伸出了大量的成功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延伸都是聚焦于飲料行業,并沒有觸及品牌延伸的底線,即跨行業的延伸。因此,憑借可口可樂強大的品牌實力,只要不跨越出飲料類市場,任何的品牌延伸都可以進行嘗試。至于可口可樂以前開發的系列產品的失敗,本身并不是品牌延伸的失敗,而僅僅是所選擇的品類是否適合,產品本身是否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問題。
可口可樂進軍咖啡類飲料行業,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然之選,這一點不存在任何疑問。問題的關鍵是,可口可樂進入任何一個品類,除了自身強大的品牌保證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將提供給消費者怎樣的產品,在日益成熟的咖啡類市場,可口可樂能否進行創新,將直接決定產品能夠走多遠。目前已經知道的是,“遠航”在銷售渠道上和其他的咖啡品牌不同,采用“店中店”的形式銷售,將和現有商家客戶合作,在他們的店鋪中搭建售賣亭,而不是另開新店,產品本身如何創新至今還是未知數,充滿了神秘;除了產品創新之外,另一個關鍵的要素是可口可樂叫賣什么概念,用什么樣的概念來包裝這個新品牌。因為,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不僅僅來自產品的物質屬性,更需要精神上的占領,需要一個強大的概念來支撐。有道是:“對味才對位”。
無論可口可樂的新品牌能走多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一個新品牌的誕生,代表著更新更多樣化的選擇,因此,“遠航”同樣值得期待。(王國慶)
- 上一篇:中興通訊:待遇招人 事業留人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