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腳定鞋不再是明星專利 安踏今年推出“位置”鞋
正當泉州的運動類鞋普遍被專家定位為旅游鞋而非運動鞋,沒有功能性的同時,泉州鞋業領軍品牌安踏,卻要在今年推出全新的籃球“位置”鞋。安踏宣稱:按腳定鞋,這已經不再是明星運動員的專利,安踏運動力學的研究成果已經讓這種很多人的夢想變成了可能———安踏耗資數百萬元引進比利時著名RSscan公司的兩套設備,據業內人士盛傳,這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著名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都采用了RSscan公司的設備。在第八屆中國國際(晉江)鞋業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記者獨家探訪了安踏(中國)有限公司位于晉江總部的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
聯手比利時RSscan公司
在翻譯的幫助下,正在實驗室內協助有關工作人員進行測試的一位老者自我介紹:“我是來自比利時RSscan公司的總裁Jempi Wilssens,我們與安踏公司合作建立了運動力學實驗室,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我們在中國的CBA聯賽中使用高科技的手段,采集運動員腳上傳來的大量數據,今天我們展出的就是我們使用這些信息設計的新款安踏運動鞋。”Jempi拉著身邊的一位中年人向記者介紹,“這是我的中國搭檔,我的研究成果是腳,他的長項是制鞋,我們的合作就是GREAT(偉大的、卓越的)!”Jempi介紹的是教授級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副院長鐘寧慶。
“磁芯概念”問世
Jempi是歐洲資深的足生物力學和運動鞋設計專家,他熱情地把記者拉到還在實驗室內的展板前,詳細地介紹安踏的“芯技術”在運動中對運動員腳部所起到的作用———
腳部的26塊骨骼在運動過程中是一個很復雜而且科學的骨骼、肌肉協調運動過程。人在跑步時,腳觸地瞬間受到地面的沖擊力達到人體重量的3倍,在這一過程中,80%以上的人腳是腳后跟外側先著地……
Jempi拿出黃藍兩個小球:“你看看,他們有什么區別?”
記者仔細看了看,外觀、重量、手感都沒有什么區別。
“再看看!”安踏公司技術質量中心總監李蘇的臉上露出詭秘的笑。
記者隨手扔在地上,神奇出現了:藍色球好像被什么吸在了地上,黃色球則在地上不停地跳動。“這就是我們的芯技術,藍色的叫MAGNETIC CORE,是芯技術的第一代,主要特點是緩震。黃色的屬于第二代芯技術,就是雙芯技術,前腳掌反彈、后腳掌緩震。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使用第三代芯技術了,就是讓消費者能夠直接看到我們的雙芯。”李蘇介紹說。
籃球“位置”鞋上市
安踏與國際同步的高科技“磁芯概念”的問世,還只是解決了材料的問題,那應用呢?安踏在CBA賽場上,建立了運動員力學的腳型庫,運動力學實驗室的大量數據,這些數據的分析結果,給安踏籃球鞋的設計帶來了質的飛躍———
由各方專家組成的安踏實驗室發現,運動員起跳時,前腳掌普遍外翻;變向跑時,著力點集中在前腳掌內側;落地時,著力點則是從腳跟外側過渡到全腳掌……根據這些來自CBA賽場上的數據,MAGNETIC CORE材料的使用位置和比例隨之進行了調整———應運而出的是籃球場上的前鋒鞋、后衛鞋和中鋒鞋。
Jempi舉例說:“科比的位置是后衛,運球過人和急跑急停特別多,根據他的運動特點設計的鞋是不能滿足所有籃球愛好者的運動需求,尤其是不適合中鋒。因此說,‘科比鞋’賣的只是一個概念,真正參加籃球運動時是需要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來選擇不同類型的鞋。”
這些分類專項籃球鞋,首先得到了CBA戰將們的肯定,16名球員訂制試穿后,聯賽中超過90%的運動員都穿上了國產籃球鞋———安踏。他還透露,今年的市場上也會出現籃球“位置”鞋,讓很多人實現按腳定鞋的愿望。
科技創造神話
2001年市場銷售1億到2005年的20億,5年里,安踏創造了一個業內的神話。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丁志忠介紹,這神話來自于安踏人對科技的孜孜以求,來自于對中國體育的務實創新。丁志忠說:“我們已經擁有了CBA球員的力學腳型庫,今年我們將繼續在乒乓球超級聯賽和排球聯賽中進行我們的研究,目的就是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我們的研究成果。安踏運動力學實驗室在RSscan公司和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將讓中國人的腳配上中國人的好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