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星:簡約不簡單的企業家
“雖然皺紋已經爬到我的臉上,但我一直保有20歲心境,這讓我充滿創業激情。我的理想是把利郎打造成財富‘夢工廠’,讓員工在這里過上幸福生活。我喜歡‘多則惑、少則明’的管理思路,企業想做大,必須明確戰略定位,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
“前十年,我們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至于衣服賣給誰,目標群體是誰,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記者:當初取名“利郎”有何寓意?創業之初,利郎是一個什么樣的銷售模式?后來,“商務休閑”男裝是如何定位出來的?
王良星:上世紀80年代,日本電視劇的主人公大都有一個“郎”字,“郎”既有“勝利”之意,也有“賺錢”含義。當時,一個福建電視臺的朋友說,做企業一定要有品牌。后來,他幫公司做了一個廣告創意:一個太太正在家里煲湯,老公在一邊穿西服、打領帶。第二個鏡頭轉到男人為企業剪彩,意氣風發的樣子,然后出字幕和旁白——送給先生的情意,利郎西服。現在回頭看這個廣告,盡管做得簡約,但是做得大氣且不“簡單”。廣告播出后,不少家庭主婦買上一套西服送給自己的老公。
創業之初的銷售模式是批發零售。企業在福建設有幾個銷售點,很多外地個體老板前來批發,每次批發出幾十套甚至上百套。在石獅的一個展廳,一天零售額最多超過20萬。我們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至于西服賣給誰,目標群體是誰,我們并不清楚。
1987—1990年,是利郎賺錢階段。那時,自己都想不清楚為什么一下子有這么多錢,在小市民心態下,由于安于現狀,企業沒有什么發展。結果到了1995年以后,企業進入了低谷,由于缺乏美譽度和信任度,隨時都有全軍覆沒危險。從1997—2000年,我們請了很多專家重新制定企業戰略目標,從做批發轉到連鎖專賣和品牌經營,從單一的西裝做到整個男裝系列。從2001年開始,我們請來了陳道明做形象代言人,提出了商務休閑男裝的品牌細分,利郎再次爆發,進入了品牌經營階段。我們把消費者年齡定位在28—45歲人群,他們在事業上剛起步或事業有成,利郎就是要把有品位內涵的服裝文化帶給他們。
“家族企業最大優勢是很有凝聚力,當然也有局限性,比如在發展視野和用人胸懷上會缺乏一種大氣!鄤t惑、少則明’,企業想要長壽,必須實施簡約但不簡單的管理!
記者:利郎是個典型的家族企業,您對家族企業是如何理解與管理的?另外,聽說您只上過初中,但想帶領企業走上國際服裝舞臺,如何解決企業核心大腦知識儲備不足這一問題?
王良星:我有四個兄弟,除了老大外,其他都在利郎工作。老二是董事長,我負責經營,老四負責財務和生產,我們幾兄弟配合得相當默契。家族企業最大的好處是很有凝聚力,當然有局限性,比如在發展視野和用人胸懷上會缺乏大氣。為給管理者創造良好的管理環境,1990年,我把男性親戚們的太太“清理”出公司,1992年,我又把所有親戚“開除”,因為親戚們留在利郎,存在一個誰管誰的問題。盡管一些親戚在背后罵我不近人情,但從企業前途考慮,相信他們會理解的。
我一直保持學習心態,初中學歷并不代表我的真實水平,我認為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出來的東西才是精華。我的學習能力很強,由于看不懂書,我比較喜歡口頭學習,幾個朋友泡茶聊天是最大的享受,也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我認為自己最大的優點是敢想、敢學、敢做。閩南人都有“愛拼才會贏”的性格,但拼不能盲目拼,要永遠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去打拼。
“我的理想是想把利郎打造成財富‘夢工廠’,在這里每個利郎人都能過上幸福生活!
記者:您是一個背負理想的人,但要真正做成一個財富“夢工廠”,必須有深厚的企業文化去感召員工。那么,利郎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您為員工設定了夢想,那么,您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呢?
王良星:我常常思考“誠”字,想把“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對待員工和經銷商,他們再誠心誠意對待顧客,企業銷售肯定能做好。難怪競爭對手很奇怪——利郎的員工都有使不完的勁兒,工作像發了瘋。這是因為員工體會到在利郎工作能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企業打工。曾經有個經銷商的店鋪失火,損失很大,這本來不是利郎的責任,但公司主動彌補了他的一些損失。曾經有一個中層管理干部連續帶病工作,我知道后非常感動,于是命令他休息養病。正是利郎這種誠信為本、人性關懷的做法,感召一批又一批利郎人去締造財富“夢工廠”。
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是讓國人認同利郎,讓利郎進入世界舞臺。我屬于享受事業的人,沒了事業就沒了樂趣。其實,一個人擁有一個億和一百個億在生活質量上沒有不同,但在價值體現上有很大不同。全世界這么多人,我只要他們聽說過利郎這個品牌就可以,就像麥當勞很多人知道卻未必吃過一樣。
“中國服裝企業必須樹立自主品牌意識,不僅善于融資,更善于‘融智’!
記者:據權威機構統計,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服裝出口大國,服裝出口額中50%以上為來料加工,30%由進口國提供商標、款式、紙樣進行復樣加工,自有品牌服裝僅占10%左右。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王良星:我國服裝加工業具有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的優勢,但由于管理、觀念及技術落后,很多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不能適應高檔成衣的加工質量要求。中國雖是世界第一的服裝生產和出口國,但相對于美、法、意等服裝強國而言,我國服裝的文化品位、無形資產等都有相當差距。今后,我國服裝業應重點提高服裝的文化含量及附加值。
記者:今年2月份,您曾率領利郎中高層70多人去清華大學進修,“集體鍍金”做法目的是什么?
王良星:今年初,利郎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品牌企業,自身還欠缺把實踐提升到理念層并形成體系的能力,因此決定通過高等學府的知識洗禮,讓全體管理人員統一經營理念,統一價值觀,提升企業競爭力。中國是服裝制造大國,卻不是品牌強國。要想在國外占據牢固的市場份額,就要提升我們的品牌。因此,企業不僅要善于融資,更要善于“融智”,只有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才有可能成功。
- 上一篇:李嘉誠的跳槽史
- 下一篇:50歲的女人,夏天試試下面這四雙鞋子,好看又時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