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獎 最高身價漲到50萬
2006-04-17 10:56:2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對取得國家、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創新團隊一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
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對高新區內新辦高新企業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所得稅,兩年后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成都市科學技術大會將于今天召開。昨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高科技成都建設的決定》(簡稱《決定》),在政策、資金方面釋放出一系列重大利好信息,以促使2003年開始實施的“高科技成都計劃”向縱深發展,實現“十一五”期間成都科技競爭力領先中西部地區的目標。昨日,市科技局局長陳海元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詳細介紹了《決定》中提出的系列利好政策。
資金重點支持
政府首購自主產權產品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為提高企業的研發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未來5年,我市將實施“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從項目、資金等方面對創新型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具體而言包括:對取得國家、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創新團隊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當年實際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對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含國家大學科技園)一定期限內免征營業稅、所得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陳海元介紹。
值得關注的是,《決定》提出,成都將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行政府首購和訂購。“一方面國家有這方面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激勵本土企業開發出更多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和關鍵技術。”陳海元解釋道。
確定主攻方向
力推高新區“二次創業”
凡是大戰役、戰略的實施都有主攻方向,高新技術則成為未來5年成都科技發展突出的主攻方向。《決定》指出,在電子信息、機械(含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成都將重點加強軟件、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制藥、中醫藥等技術研發,實現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突破;而在航空航天、光電、新材料、核技術等領域,則將重點加強飛機及零部件、光電子器件、功能材料、民用核技術等技術的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大力推進高新區的“二次創業”也寫入了《決定》。陳海元介紹了這方面的優惠政策:“成都高新區內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將享受‘額外優惠’,他們將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后則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估計高新區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出臺。”
完善激勵機制
最高人才獎升至50萬元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決定》指出,將綜合運用分配杠桿、產權分割、社會價值和人才評價等方式,通過合約享有專利發明權益、加大獎勵力度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具體的獎勵力度有多大?陳海元介紹:“目前成都市的最高人才獎------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獎金額度將從4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并從本屆(2006年)就開始實施。同時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也分別提高到了10萬元、6萬元、3萬元和1萬元。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在蓉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給予配套獎勵,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獎勵5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第一獲獎者按1:1配套獎勵,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第一承擔單位的課題組人員按1:1配套獎勵。”
保護知識產權財政出錢增設專利獎
“自主創新,營造環境很重要。”目前,成都市創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陳海元介紹,“我們在這里特別增設了專利獎,獲得金獎、銀獎和優秀獎的將分別獎勵6萬元、3萬元和1萬元,其中職務發明獎項對個人的獎勵額度不低于80%,獎勵資金由市級財政預算安排;專利資助方面,突出了涉外專利,成都企業(個人)獲得的涉外專利,將一次性獲得5萬元獎勵。”
《決定》還指出,將結合成都實際,修訂《成都市科技進步條例》,出臺《成都市專利保護與促進條例》、《成都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等,保障科技創新,保證2006年市級財政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長,“十一五”財政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李微敖)
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對高新區內新辦高新企業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所得稅,兩年后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成都市科學技術大會將于今天召開。昨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高科技成都建設的決定》(簡稱《決定》),在政策、資金方面釋放出一系列重大利好信息,以促使2003年開始實施的“高科技成都計劃”向縱深發展,實現“十一五”期間成都科技競爭力領先中西部地區的目標。昨日,市科技局局長陳海元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詳細介紹了《決定》中提出的系列利好政策。
資金重點支持
政府首購自主產權產品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為提高企業的研發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未來5年,我市將實施“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從項目、資金等方面對創新型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具體而言包括:對取得國家、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創新團隊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當年實際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對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含國家大學科技園)一定期限內免征營業稅、所得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陳海元介紹。
值得關注的是,《決定》提出,成都將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行政府首購和訂購。“一方面國家有這方面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激勵本土企業開發出更多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和關鍵技術。”陳海元解釋道。
確定主攻方向
力推高新區“二次創業”
凡是大戰役、戰略的實施都有主攻方向,高新技術則成為未來5年成都科技發展突出的主攻方向。《決定》指出,在電子信息、機械(含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成都將重點加強軟件、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制藥、中醫藥等技術研發,實現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突破;而在航空航天、光電、新材料、核技術等領域,則將重點加強飛機及零部件、光電子器件、功能材料、民用核技術等技術的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大力推進高新區的“二次創業”也寫入了《決定》。陳海元介紹了這方面的優惠政策:“成都高新區內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將享受‘額外優惠’,他們將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后則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估計高新區還會有進一步的措施出臺。”
完善激勵機制
最高人才獎升至50萬元
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決定》指出,將綜合運用分配杠桿、產權分割、社會價值和人才評價等方式,通過合約享有專利發明權益、加大獎勵力度等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具體的獎勵力度有多大?陳海元介紹:“目前成都市的最高人才獎------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獎金額度將從4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并從本屆(2006年)就開始實施。同時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也分別提高到了10萬元、6萬元、3萬元和1萬元。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在蓉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給予配套獎勵,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獎勵5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第一獲獎者按1:1配套獎勵,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第一承擔單位的課題組人員按1:1配套獎勵。”
保護知識產權財政出錢增設專利獎
“自主創新,營造環境很重要。”目前,成都市創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陳海元介紹,“我們在這里特別增設了專利獎,獲得金獎、銀獎和優秀獎的將分別獎勵6萬元、3萬元和1萬元,其中職務發明獎項對個人的獎勵額度不低于80%,獎勵資金由市級財政預算安排;專利資助方面,突出了涉外專利,成都企業(個人)獲得的涉外專利,將一次性獲得5萬元獎勵。”
《決定》還指出,將結合成都實際,修訂《成都市科技進步條例》,出臺《成都市專利保護與促進條例》、《成都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等,保障科技創新,保證2006年市級財政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長,“十一五”財政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李微敖)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