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屆廣交會明日開幕 比重近40%:民營企業成參展主力
參展企業方面,共有來自50個交易團的13686家企業參展,比上屆增加1 031家,其中民營企業和生產型企業數量持續以較大幅度增長。
由于去年廣交會采購商到會人數呈現近年來的首次下降且降幅近一成,針對新聞發布會現場媒體對本屆采購商到會的問題,徐兵預計,按照當前對提前登記以及廣州、周邊城市酒店入住率的了解,本屆廣交會采購商到會人數將達到上屆17余萬人的水平,不會下滑。
民營企業參展比例近40%
從2004年春交會也就是第95屆廣交會算起,短短兩年間,民營企業參展數從當初的3270家大幅增加到本屆的5357家,增幅近一倍之多。在1萬多家參展企業中,所占的比重也從26.8%提升至39.14%,成為名副其實的參展主體。
與民營企業參展數量逐屆大幅增加的趨勢相比,國有企業參展量卻逐屆遞減,從第95屆廣交會的6158家降至本屆的4013家,降幅超過三成。
“一增一減,反映出隨著外貿體制的改革,外貿主體的多元化趨勢。”徐兵分析指出。
另據統計,本屆參展企業中生產型企業達到7413家,比例高達54.16%。
11家跨國零售商館內定點采購
今年廣交會將有11家大型跨國零售商在琶洲展館內進行定點采購,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包括法國家樂福、法國歐尚、法國樂華梅蘭、法國PPR集團、美國QVC公司、美國中央采購、美商智邁、美國HDC公司、美國生牌、韓國GS家庭購物等。
另據介紹,為適應當前外貿體制加速改革的趨勢,廣交會從本屆廣交會開始,首次頒布實施《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申請與安排標準》,將展位分配標準全面公開、透明化。
凡申請進入廣交會參展的企業,都必須參照上年度出口額、所獲國家級獎勵、通過國際通行的管理體系認證、擁有實用新型發明或外觀專利、在海外市場注冊商標等因素,進行加權評分、擇優安排。
與此同時,該標準還向生產型企業、中小企業和東西部企業傾斜,明確規定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用于安排生產和工貿企業的展位不少于50%;招展性展位的30%要用于安排中西部地區參展企業。
鞋類成交將受歐盟反傾銷影響
“不少出口產品都被卷入了貿易摩擦之中,尤其是鞋類產品,成交肯定會受到影響。”從4月7日開始,歐盟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鞋類產品征收4.8%1 9.4%的臨時反傾銷稅。
徐兵介紹,上屆廣交會鞋類產品成交額共達8.5億美元,屬于傳統大宗成交類別。本屆廣交會共有946家鞋企參展,展位達到1330個。
關于廣交會整體搬遷琶洲的進度,徐兵介紹說,展館二期工程將于2007年底竣工,三期工程將爭取于2008年完工,屆時廣交會將整體前往琶洲。“廣交會整體搬遷琶洲后,總展位將達1.8萬個,按兩期計算將可提供3.6萬個展位。”
作為今年秋季廣交會的預演,本屆還在客商服務方面作出眾多改善,包括擴大辦證服務區,設置采購商現場服務臺和穆斯林祈禱室,以及提前在20家賓館酒店辦理采購商證等。
相關報道
“極刑”下展位倒賣現象緩解
“每屆廣交會開幕前夕,都會有炒賣廣交會展位的事情出現,廣交會主辦方也承認確實存在極少數違規轉讓轉賣現象。”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徐兵專門就關于黑中介炒賣廣交會展位的現象作出回應。
“另外,還有很多黑中介打著廣交會名義詐騙。”徐兵介紹,4月初廣州市公安局就接到一些舉報稱因為想買廣交會展位,遭到坑蒙誘騙。
徐兵表示,對于炒賣展位現象,廣交會態度非常明確:嚴禁以任何形式倒賣廣交會展位,嚴禁違規轉讓、轉租、轉賣展位。一旦查出,將處以當場清退以及取消參展資格的“極刑”。
據介紹,廣交會從第96屆開始就制訂了一系列辦法,包括明確準入資質制、展位問責制、參展實名制、聯營備案制、現場拉網檢查制、舉報獎勵制等。
“可以說,從第96屆實施這些辦法以來,違規轉讓、轉租、轉賣展位的現象得到緩解。”采取現場拉網式檢查手段,第96屆廣交會認定并逐出15家違規企業,第97屆降至7家違規企業,第98屆進一步降至3家。
(編輯:欒春暉)
- 上一篇:廣交會“鞋檔”會冷清?
- 下一篇:2024中國國際皮革展 專業觀眾再創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