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贏得持久競爭力?從阿諾夫人定溫州鞋說起
中新浙江網4月10日電 一家溫州鞋企日前收到一封來自美國加州的感謝信,信是州長阿諾·施瓦辛格的夫人瑪麗婭·史利弗寫來的。去年底阿諾與夫人來華,在商務晚宴上結識了這家鞋企的女老總。阿諾夫人當時見她穿的鞋子款式別致,得知鞋子原來是企業自己生產的,當即下了一筆特殊訂單。事后,企業精心設計、制作了鞋子寄去,沒想到阿諾夫人專門為此寫了感謝信,對溫州鞋大為贊賞。
這看似一件尋常事,卻不無寓意。目前溫州有4000多家鞋革企業,溫州鞋隨著對外貿易的腳步走遍世界。2005年,溫州鞋業出口額達到15.8億美元。因此,溫州鞋可以說是“中國制造”的一種象征。然而,溫州鞋不僅見證了“中國制造”的輝煌,也見證著“中國制造”的艱辛。就在3月底,歐盟批準對中國產皮鞋加征進口關稅,從4月7日起的6個月時間內,歐盟對中國產皮鞋征收反傾銷稅將逐步提高。這無疑將對溫州鞋企造成嚴重威脅。
如何應對來自歐盟的貿易壁壘,擺在了政府與企業的面前。日前,溫州鞋企在行業協會的牽頭下,已經行動了起來。4月5日,14家溫州鞋企發布了一項“聯合宣言”,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并提出嚴正抗議”。一場沒有硝煙的反貿易壁壘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而阿諾夫人向溫州鞋企定做鞋子一事,讓人不無啟發。
溫州鞋要應對好當前的“危局”,一方面自然是要積極進行磋商和談判,另一方面也需苦練內功,以應對世界貿易格局的變化。具體來說,首先要有為阿諾夫人“量身裁制”鞋子的求變精神,積極適應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設計、生產適合全球市場的產品;其次,要像為阿諾夫人制作鞋子那樣,以專業精神保證每一雙鞋子的質量,贏得市場美譽度;更重要的是,要走出目前“中國制造”普遍存在的低成本策略,敢于自主創新,走品牌制勝的道路。
在這方面,政府從制度上激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尤為關鍵,而且大有可為;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依賴低成本策略逐漸難以獲得優勢的背景下,如果政府為企業創新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比如采取從資金上扶持創新技術,從外部環節上遏制個別廠家以扣減工人工資獲得“價格優勢”等措施,將有利于引導企業進一步自我提升競爭水平。
歸根結底,溫州鞋企只有像對待阿諾夫人的訂單那樣生產與銷售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中不僅占有市場份額,而且贏得持久的競爭力。當然,阿諾夫人定做溫州鞋的寓意,并不僅僅限于溫州鞋。(作者:魏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