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人力資源主管談招聘
2006-04-01 16:17: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專訪人物:張燕梅,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主管行政、人力資源及企業文化建設。
在過去的幾個月,盛大在全國40多所高校舉行了招聘會,收到近4萬份簡歷,但主管人力資源的高級副總裁張燕梅一點都沒感到輕松。
“我們計劃招收100~200名應屆畢業生,但不到7月份,誰又能保證你招聘的大學生全部到公司上班?”有15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張燕梅有點兒擔心地說。一個優秀大學生畢業的時候,至少有3種選擇——考研、出國和就業,就業還要選擇去哪個城市,去面試的公司也不止一家。就是到7月份了,有意向的大學生到公司來上班了,但按照公司用人的規矩,還有一個“試用期”。實際上,通過“面試”和“筆試”的大學生,到具體工作崗位的時候,多少都有點“偏差”,還要有一個磨合的過程。而對于現在沒有意向招聘的人才,盛大都會把當時的招聘記錄留下來,加入到一個人才數據庫,以備需要時用。
張燕梅感慨,招聘員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做人事工作,就是一個365天的大循環,沒有哪一天是開始,哪一天是結束。盛大是一個剛剛開始成長的企業,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
“盛大6年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盛大的快速成長與創新,更需要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張燕梅認為,盛大之所以快速成長,是因為盛大的業務發展“不是常規的,不是按部就班的”,“盛大要不斷地創新,要不斷地創立行業標準,新的商業模式,并且自己把自己過去的模式否定掉”。
也許由于盛大的創業團隊來源于大學的學生會干部,現在盛大遴選人才也在推行“尖子班”制度,對于獲得公司績效考核優秀的員工,會組成一個特殊的“班級”,有管理類的,大約5~10名員工;有運營類的,大約30名員工。公司領導會對這個特殊的“班級”進行培訓和輔導,并帶著他們形成一個小團隊,做一些業務,經過半年或一年的時間,這些班級成員就會帶著新的目標進入新的崗位。
在接受培訓之前,這些優秀的員工在對公司理念的執行上,應該說是非常了解的;但公司的其他部門都在做什么,公司未來將做什么,他們的了解是有局限的。而通過這種“班級”培訓,張燕梅經常和一些成員交流,感覺他們“站得高看得遠”了,再去執行公司的計劃時,更有大局觀了。
張燕梅認為,這種晉升或培養的管理制度其實就是“師傅帶徒弟”,通過一起學習和實踐,“我們邊觀察、邊總結”。但進過這個“班級”,并不一定就能獲得晉升,這還要看他個人的追求。“對于新的職位,你要主動報名,看自己有沒有一個驅動力,這也是鼓勵大家要突破自己”。在盛大,只有員工自己主動提出申請,參加競聘,才會得到晉升。
“如果有些人很喜歡做現在的工作,公司卻要一定‘拔苗助長’,就是說把他拔到一個高的位置上,也許他還不適應呢。”張燕梅說,選用人才除了員工本身的積極性之外,主要看這名員工過去的業績和原來公司主管的推薦,“如果你連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
盛大身處一個新興的行業,對于想進入盛大的人才,張燕梅希望是“沖著對這個行業的熱愛來的,而不是沖著公司的名氣,或者其他東西”。
用盛大公司董事長陳天橋的話來說,就是進入盛大的人必須是“好人,明白人,能人”。而對應屆大學生來說,張燕梅認為,盛大對人才的理解概括為三大品質,第一有創造性;第二有團隊意識;第三就是盛大最欣賞的職業品質“能吃苦耐勞”,即“扛得住壓力,頂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
面對公司的快速成長,盛大在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制度實施的過程中,也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同所有高速發展的大公司一樣,隨著公司的急速膨脹、員工的大量增加,我們也面臨著企業文化被逐漸稀釋的問題。”張燕梅認為,盛大非常重視這一點,無論是在員工的招聘、培訓過程中,還是在干部選拔過程中,我們一直努力將企業文化滲透其中。“盛大希望自己的員工都能符合盛大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更希望我們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得到傳承”。(魏和平)
在過去的幾個月,盛大在全國40多所高校舉行了招聘會,收到近4萬份簡歷,但主管人力資源的高級副總裁張燕梅一點都沒感到輕松。
“我們計劃招收100~200名應屆畢業生,但不到7月份,誰又能保證你招聘的大學生全部到公司上班?”有15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張燕梅有點兒擔心地說。一個優秀大學生畢業的時候,至少有3種選擇——考研、出國和就業,就業還要選擇去哪個城市,去面試的公司也不止一家。就是到7月份了,有意向的大學生到公司來上班了,但按照公司用人的規矩,還有一個“試用期”。實際上,通過“面試”和“筆試”的大學生,到具體工作崗位的時候,多少都有點“偏差”,還要有一個磨合的過程。而對于現在沒有意向招聘的人才,盛大都會把當時的招聘記錄留下來,加入到一個人才數據庫,以備需要時用。
張燕梅感慨,招聘員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做人事工作,就是一個365天的大循環,沒有哪一天是開始,哪一天是結束。盛大是一個剛剛開始成長的企業,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
“盛大6年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盛大的快速成長與創新,更需要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張燕梅認為,盛大之所以快速成長,是因為盛大的業務發展“不是常規的,不是按部就班的”,“盛大要不斷地創新,要不斷地創立行業標準,新的商業模式,并且自己把自己過去的模式否定掉”。
也許由于盛大的創業團隊來源于大學的學生會干部,現在盛大遴選人才也在推行“尖子班”制度,對于獲得公司績效考核優秀的員工,會組成一個特殊的“班級”,有管理類的,大約5~10名員工;有運營類的,大約30名員工。公司領導會對這個特殊的“班級”進行培訓和輔導,并帶著他們形成一個小團隊,做一些業務,經過半年或一年的時間,這些班級成員就會帶著新的目標進入新的崗位。
在接受培訓之前,這些優秀的員工在對公司理念的執行上,應該說是非常了解的;但公司的其他部門都在做什么,公司未來將做什么,他們的了解是有局限的。而通過這種“班級”培訓,張燕梅經常和一些成員交流,感覺他們“站得高看得遠”了,再去執行公司的計劃時,更有大局觀了。
張燕梅認為,這種晉升或培養的管理制度其實就是“師傅帶徒弟”,通過一起學習和實踐,“我們邊觀察、邊總結”。但進過這個“班級”,并不一定就能獲得晉升,這還要看他個人的追求。“對于新的職位,你要主動報名,看自己有沒有一個驅動力,這也是鼓勵大家要突破自己”。在盛大,只有員工自己主動提出申請,參加競聘,才會得到晉升。
“如果有些人很喜歡做現在的工作,公司卻要一定‘拔苗助長’,就是說把他拔到一個高的位置上,也許他還不適應呢。”張燕梅說,選用人才除了員工本身的積極性之外,主要看這名員工過去的業績和原來公司主管的推薦,“如果你連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
盛大身處一個新興的行業,對于想進入盛大的人才,張燕梅希望是“沖著對這個行業的熱愛來的,而不是沖著公司的名氣,或者其他東西”。
用盛大公司董事長陳天橋的話來說,就是進入盛大的人必須是“好人,明白人,能人”。而對應屆大學生來說,張燕梅認為,盛大對人才的理解概括為三大品質,第一有創造性;第二有團隊意識;第三就是盛大最欣賞的職業品質“能吃苦耐勞”,即“扛得住壓力,頂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
面對公司的快速成長,盛大在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制度實施的過程中,也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同所有高速發展的大公司一樣,隨著公司的急速膨脹、員工的大量增加,我們也面臨著企業文化被逐漸稀釋的問題。”張燕梅認為,盛大非常重視這一點,無論是在員工的招聘、培訓過程中,還是在干部選拔過程中,我們一直努力將企業文化滲透其中。“盛大希望自己的員工都能符合盛大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更希望我們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得到傳承”。(魏和平)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