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做空盛大的游戲 美華爾街開始冷落盛大?
新華網浙江頻道3月31日電 一場做空盛大的游戲
3月15日,在一名分析師調降了盛大2006年收入和盈利預期后,盛大股票再次應聲下跌3.2%。據美聯社報道,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Safa Rashtchy報告稱,盡管盛大致力于擴大其娛樂和媒體平臺,但其新推出的EZ系列產品一直發展緩慢,可能限制未來幾個季度的盈利能力。
“如果這些產品投入市場就能獲得消費者普遍青睞的話,在這上面投資有可能在2007年獲得巨大的收益,”Rashtchy說。“但與此同時,EZ系列產品是否能獲得成功至今仍是個未知數,而且還面臨這些消費者媒體消費行為變化這個可怕的風險。”
此外Rashtchy還指出,盛大兩個主打角色扮演游戲,《熱血傳奇II》和《傳奇世界》已逐漸過時,“可能繼續迅速失去玩家”。除了其新的訂閱收費模式將可能帶來較低平均每用戶收入外,隨著競爭不斷升溫,盛大還面臨著市場份額流失的威脅。
據此,Rashtchy將盛大的股票評級由“市場平均水平”下調為“弱于大盤”,并將盛大的目標價位由25美元下調至10美元。此外,他還將盛大2006年的收入下調了三分之一,至1.919億美元;每股盈利目標下調了10美分,至1.12美元。Thomson Financial調查的分析家當前對盛大2006年收入和盈利預期分別為1.987億美元和76美分。
對于巨虧的原因,新上任的盛大公關發言人諸葛輝表示“這是盛大主動轉型的結果,由于盛大收購的韓國公司Actoz股價持續下跌,其中5.34億元虧損是計提費用,并不是已經虧了這么多現金。”
諸葛輝解釋說,這種類似壞賬的“賬面”虧損,是一次性支出的集中表現,也在陳天橋意料之中,對此他并不感到意外。但一位分析師表示,“根據美國會計準則,這其實是現金的虧損,因為你今天賣Actoz的股票也拿不回那么多的現金了,從目前來看,該股票在很長一段時間仍會低迷。”
據了解,去年2月盛大以總計人民幣8.7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Actoz公司38%的股份,每股收購價格高于Actoz公司當時的股價,作為下游收購上游廠商,盛大的免費路線很難為其再提供之前的分成收入。
實際上,在2005年8月10日,盛大在納斯達克發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中稱,“由于受到轉型影響,導致未來盈利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正是這句話,開始了華爾街做空盛大的游戲。一位證券投資者表示,如果公司在轉型過程中原有的業務盈利下滑,而新的業務暫時又不能大量盈利,必然導致公司整體盈利下滑,而“公司的盈利一旦低于分析師的預計,華爾街就會用腳投票。”
盛大的情況恰好犯了華爾街這個大忌,“盛大在鍋里要做的飯——易寶——在還沒有準備好時,就把賴以吃飯的碗——游戲——給砸了,沒有為家庭娛樂戰略準備好下一桶金。”一位行業人士如是分析。
雖然富于冒險精神的盛大掌門人陳天橋曾多次表示,提出游戲免費、轉型數字家庭娛樂策略需要膽量和勇氣,言外之意,這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決策。但是很顯然,華爾街并不買賬。盛大股票從2004年12月30日的最高價44.3美元開始,在2005年持續陰跌。在宣布2005年年度財報當天,盛大股價下滑到13.55美元,當日跌幅約19%,其市值也跌破10億美元。
而截至2月28日收盤時,盛大的市值已經只有9.65億美元。
受累于轉型?
從2005年2月19日開始,高坐在光環之巔的陳天橋開始了其冒險般的轉型之旅。
這一天,盛大對外宣布已通過公開市場收購了新浪網19.5%的股份,成為其最大的單一股東。這宗收購案被業界視為“將重新定義互聯網天空”,其影響力可見一斑。而網絡游戲業翹楚與中文第一門戶的結合,也將32歲的陳天橋推上帝王般的寶座。
此后,陳開始將一個無比宏大的夢想擺在人們面前:他計劃用兩年時間制定出“家庭娛樂戰略”,以網絡電視為核心,涉及個人電腦、電視、手機、電影、音樂、游戲、廣告、預付費和電子商務九個方面。憑借陳富于煽動性的強大推廣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幾乎所有關注中國網絡業的人都了解到了陳天橋的“盛大盒子”。
從某種含義上講,“盒子”就等于盛大的轉型。在過去的兩年里,盛大把散落在各個游戲的用戶群進行整理,隨后用4.5億美元收購浩方、邊鋒等游戲網站甚至一家文學網站。此外,還在全國60多個城市招聘了數百個人去做銷售,搭建送貨到家的銷售渠道。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推出那只盒子而做的準備。
陳天橋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自己在過去兩年間真正的工作只有一個:為大轉型做準備。從這一點來看,他應該是一個相當有危機意識的人。但問題是,他是否很好地把握了企業發展的節奏和方向?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在轉型這個問題上,“盛大走得太快了。”易觀國際總裁于揚認為,持相同觀點的還有盛大總裁唐駿。于揚認為,陳希望盛大未來的戰略能夠繞過政府管制,降低網游同質化所帶來的風險,但卻盲目樂觀地認為靠盛大的實力就能做成數字娛樂的老大,在IPTV、易寶等方面什么都做,戰線拉得太長。
歷史的指針開始悄悄倒向另一側:入主新浪之事長期未見結果,令一度高出新浪股價6美元的盛大開始貶值。尤其是在盛大公布200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主營業務網絡游戲收入為人民幣4.381億元,比上一季度下滑6.1%后,公司股價已經跌落到15美元以下。
壞消息接二連三。根據IDC的數據顯示,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在2005年只增長了50%,甚至可能在最近幾年逐漸飽和。而易觀國際的數據則顯示,一度擁有中國網絡游戲市場60%份額的盛大,在2005年讓出了半壁江山,與網易分別占有31%的市場份額。
最大的問題是,雖然陳天橋用兩年時間圖謀轉型,其高調推出的產品并未受到市場追捧。
2005年12月12日,陳天橋出現在北京。在一個名為“EZ Pod上市慶功會”上,他手持一個標有盛大標志的遙控器走上講臺,用略帶沙啞的聲音開始了演說:“家庭娛樂的夢想,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經嘗試過,他失敗了;比爾·蓋茨的創業伙伴保羅·艾倫試過,他也失敗了。今天有一個中國人說,他也有這個夢,他也開始做,但是今天他做出來了”。
“慶功會”后,陳天橋接著舉行了一個小型記者招待會。他用頗富鼓動性的語言向記者闡述:兩年前盛大在上市前路演時,海外分析師、投資者不知道什么是網絡游戲,要盛大逐一解釋。弦外之音是,雖然現在分析師、投資者們同樣也不知道什么是家庭娛樂戰略,盛大一樣要和他們解釋,“但我們不會被他們牽著走”。
但臺下的反應卻出奇的平靜。高盛的一位分析師表示,“盛大現在是一只腳凌空,一只腳踩在懸崖邊上”。高盛曾是盛大在納斯達克IPO的承銷商,現在亦調低了對盛大的評級。
不能整合,就回歸本位
關于“盒子”,其實早在1999年,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向中國人推銷過這種東西——維納斯計劃,最終卻只落了個鎩羽而歸。去年以來,雖然國內不少家電和IT廠商也紛紛出手,似乎“盒子”江湖馬上就要展開一場商業廝殺,但是他們擺好了架勢,卻沒有一個動手的理由,因為消費者根本不清楚他們為什么把架勢拉這么足。
“雖然‘盒子’將各種內容整合起來,但是如果用戶購買‘盒子’,用戶能夠得到什么好處呢?”一位行業分析師提出這樣的質疑。他進一步分析說,“盒子”包羅萬象的定位,決定了其必須要整合大量各類內容資源的宿命,與內容提供商的博弈尚且不論,單是內容本身的整合也是不小的挑戰。因此,除了內容這個致命短板外,業內人士普遍不看好“盒子”構想的理由是:這個產業鏈的整合難度太大。
另一方面,據熟悉盛大的人士表示,盛大“盒子”內容被任意調整,盛大高管經常沒有計劃性的否決“盒子”的一些功能或建議,這也是盛大“盒子”在市場中不能夠被完全吸納的原因。
據了解,為了對數字家庭娛樂戰略進行推廣,盛大已經撥出了2000萬美元,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根據盛大財報,第四季度盛大易寶的推廣費用已經花了1000多萬美元,而易寶的銷售收入僅為人民幣2500萬元。
易寶是盛大家庭戰略目前的產品核心。由于國內其他廠商紛紛推出了“盛大盒子”的同類產品,盛大暫時放棄了“盒子”的大規模推廣,轉攻易寶銷售,并與其他廠商進行戰略合作,以犧牲硬件市場為代價,來達到推廣盛大家庭娛樂平臺EZCentre,進而占領收費內容市場的目的。
事實上,盛大拓展業務鏈條的手段不僅僅為推出相關硬件產品。在過去兩年,盛大圍繞其家庭戰略,還收購了大量相關企業。包括收購浩方在線、邊鋒、數位紅等公司,置入Actoz和新浪,總投資達4.5億美元。盛大作出這些收購的目的,主要是為家庭娛樂增添可控制的內容。然而,除了邊鋒和新浪的部分內容目前已經被整合進盛大家庭娛樂平臺,其他收購仍無法對盛大的家庭戰略作出有效支撐。
而這些公司帶給盛大最大的痛楚就是虧損。迄今為止,“盒子”仍像是一場空有雷聲的游戲。而一年前極力鼓吹“盒子”概念的盛大,經過市場試探之后,也已經悄然收縮了戰線,將其主要的力量又回歸到了內容服務上。
在盛大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財報面世之后,陳天橋在致所有盛大員工的一封署名信中表示,公司目前正處最艱巨的攻關時刻:“今天,公司財報中,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都出現大幅下跌,這對于最近一兩年習慣了順境的盛大員工來說,震驚可想而知,但請相信我,相信我們自己,公司轉型的實質就是向網絡內容和服務的轉型。”
對于陳天橋而言,轉型是一場破釜沉舟的豪賭,他的“偏執”或許能助他又一次成功?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