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勝終端,重在用人!
2006-03-25 10:06:06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自2000年以來,終端市場成為快速消費品企業競相角逐的主要陣地。各企業采用不同手段搶占終端的各種資源,一些新的收費項目層出不窮。一個愿挨,一個愿打,大大小小的終端坐收了漁翁之利。但終端資源畢竟有限,相互競價的結果導致費用飛漲,營銷成本急驟加大,中、小型的企業無力承擔終端費用,眾人仰慕的終端成了燙手的芋頭,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終端成了無數品牌折戟市場的傷心之地。
是終端出了問題嗎?還是執行打了折扣?是需要另外開辟新渠道呢?還是要把終端工作進行到底?
這些年來,作為終端發展變化的親歷者,我認為終端運作不成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 盲目發展終端。
多數企業認為影響力最大的終端是就最好的終端,不惜一切代價取得進場合作,雙方的期望值相差甚遠,品牌表現無法滿足終端要求,低業績與高額的終端固定費用不成正比;一個B類店單品月銷售5000元,算是正常了,但在大店1萬元的銷售也許并不滿意,或是一年的銷售額全算進去尚不夠支付各種費用,這樣的終端如何能夠健康發展。
二、 終端投入不合理。
在陳列、宣傳、促銷、導購等方面過分依賴一種或幾種,錢沒少花,整合優勢沒發揮出來;尤其如特價活動,沒有快訊、店內海報、人員推介等手段相配合,其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三、 各渠道配合不力。
終端是一個窗口,是市場運作的制高點,缺乏其它渠道的配合,終端雖有優勢,但無法體現規模效益;終端是費用較高的一個渠道,若有其它渠道相配合,一可以形成區域市場的影響力,二可以有效的降低營銷成本,相得益彰。
四、 執行不得力。
虛高費用沒有壓縮下來,花了不必要支出的費用;一般說來,終端的各項費用并不規范,漫天要價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從幾萬的費用壓到幾千,也是很正常的,關鍵要看業務人員的談判能力,降下來的費用,可是實實在在的利潤呀。
在這些年的運作中,我所在的企業在市場運作中,也嘗試了多種手段的探索,在渠道發展上多條腿走路,除大型終端外,還加強了對流通市場的跟進力度,對中、小店的開發力度,對專營店的投入力度,同時開辟了電子商務業務、郵購業務、團購業務、專業渠道業務等相互配合的多渠道發展模式。以上種種手段旨在擴大市場規模,同時,也意在降低對大型終端的依賴,減少渠道變革所帶來的風險。大型終端雖不是獲利最豐的渠道,但卻是最出銷售量的渠道,并且從目前的各渠道發展情況來看,其它渠道尚無法取代。毫無疑問大型終端渠道的業務不但要堅定不移的做下去,還要做的更好。相信我所在企業面臨的問題,也正是眾多終端供應商面臨的問題。中、小企業(供應商)如何發展終端業務呢?
我的理解是:致勝終端在用人!
一、 安排合適的業務人員開展終端工作。
運作終端關鍵要專,終端業務關系的復雜程度較其它渠道要高的多。既要求從業人員的客情關系,又要求人員的專業水平,還要熟知終端的運作規則,絕不是隨便安排一個業務人員就能勝任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太多了:如業務人員的辦事不力,導致品牌退場,曾經的投入付之東流;溝通的不暢,千元可以搞定的事情,要花幾萬元來解決;也有兩萬元投入的事情,不花錢解決了,或是極小的代價取得了較大的終端資源。凡此種種皆因業務人員綜合能力而定,這也是終端渠道運作成敗的關鍵之一。
二、 加強對終端業務人員的培訓。
終端渠道的交易規則、合作模式、資源配置、需求喜好等多方面的問題始終是一個變量,一成不變的思路運作終端肯定沒有出路。加強終端業務人員的培訓,可以有效的收集各方面信息,針對性的制訂有效的應對策略,可以使終端業務人員對渠道的了解及把控能力更加強勁。某地市場有一家大店,曾經也是風光無限,各種資源的爭取都異常艱難,后來另外一家大店在其附近開業,其生意一落千丈,我品牌的銷售也深受影響,月銷售額下跌了50%。后來經過分析認為,現在正是爭取資源的有利時機,應主動出擊,同時制訂了以吸引人流量為核心的促銷活動,在給終端業務人員詳細講清活動目的及活動重點后,業務人員很快就全面領會,最終獲得了該店的全力支持,不只免去了所有費用,也得了到該店各級領導對此次的活動的關注,當月的銷售達到以前銷售額的兩倍,且費用支出很小,客情關系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看來終端運作,不是有沒有機會的問題,而是能否發現機會,把握機會。
三、 重視對導購隊伍的培養。
終端的優勢在于與消費者最近距離的接觸,品牌在終端的觸角即是導購人員,終端成敗的關鍵問題之一也就是導購人員。在某二級市場有個大店,自合作以來銷售就一直不錯,其它的一些大店,本來各方面條件都比之要好,但銷售始終不及此店,究其原因是該店導購人員表現出色,是導購人員成就了該店的銷售。后來該市場專門的制訂了導購人員的培養計劃,采用傳、幫、帶的方式培養導購隊伍,自實行以來,比投入其它的手段,效果更為明顯。對導購人員的重視程度,企業絕對要放在一個較高的高度,業務人員完成了創造機會、降低銷售成本的工作,真正的臨門一腳卻是導購人員完成的,不可以不重視。
市場在發展,終端在變化,有各渠道之間的強弱轉化,又有終端之間的優勝劣汰。能跟的上這種變化,并在各種變化之中還可以捕捉市場機遇,實現營銷目標的只能是擁有優秀人才的企業,擁有杰出的營銷管理者、優秀的業務人員及導購隊伍,才可以在市場營銷的大浪中創造奇跡,制勝終端。(王英剛)
是終端出了問題嗎?還是執行打了折扣?是需要另外開辟新渠道呢?還是要把終端工作進行到底?
這些年來,作為終端發展變化的親歷者,我認為終端運作不成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 盲目發展終端。
多數企業認為影響力最大的終端是就最好的終端,不惜一切代價取得進場合作,雙方的期望值相差甚遠,品牌表現無法滿足終端要求,低業績與高額的終端固定費用不成正比;一個B類店單品月銷售5000元,算是正常了,但在大店1萬元的銷售也許并不滿意,或是一年的銷售額全算進去尚不夠支付各種費用,這樣的終端如何能夠健康發展。
二、 終端投入不合理。
在陳列、宣傳、促銷、導購等方面過分依賴一種或幾種,錢沒少花,整合優勢沒發揮出來;尤其如特價活動,沒有快訊、店內海報、人員推介等手段相配合,其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三、 各渠道配合不力。
終端是一個窗口,是市場運作的制高點,缺乏其它渠道的配合,終端雖有優勢,但無法體現規模效益;終端是費用較高的一個渠道,若有其它渠道相配合,一可以形成區域市場的影響力,二可以有效的降低營銷成本,相得益彰。
四、 執行不得力。
虛高費用沒有壓縮下來,花了不必要支出的費用;一般說來,終端的各項費用并不規范,漫天要價的情況是很普遍的,從幾萬的費用壓到幾千,也是很正常的,關鍵要看業務人員的談判能力,降下來的費用,可是實實在在的利潤呀。
在這些年的運作中,我所在的企業在市場運作中,也嘗試了多種手段的探索,在渠道發展上多條腿走路,除大型終端外,還加強了對流通市場的跟進力度,對中、小店的開發力度,對專營店的投入力度,同時開辟了電子商務業務、郵購業務、團購業務、專業渠道業務等相互配合的多渠道發展模式。以上種種手段旨在擴大市場規模,同時,也意在降低對大型終端的依賴,減少渠道變革所帶來的風險。大型終端雖不是獲利最豐的渠道,但卻是最出銷售量的渠道,并且從目前的各渠道發展情況來看,其它渠道尚無法取代。毫無疑問大型終端渠道的業務不但要堅定不移的做下去,還要做的更好。相信我所在企業面臨的問題,也正是眾多終端供應商面臨的問題。中、小企業(供應商)如何發展終端業務呢?
我的理解是:致勝終端在用人!
一、 安排合適的業務人員開展終端工作。
運作終端關鍵要專,終端業務關系的復雜程度較其它渠道要高的多。既要求從業人員的客情關系,又要求人員的專業水平,還要熟知終端的運作規則,絕不是隨便安排一個業務人員就能勝任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太多了:如業務人員的辦事不力,導致品牌退場,曾經的投入付之東流;溝通的不暢,千元可以搞定的事情,要花幾萬元來解決;也有兩萬元投入的事情,不花錢解決了,或是極小的代價取得了較大的終端資源。凡此種種皆因業務人員綜合能力而定,這也是終端渠道運作成敗的關鍵之一。
二、 加強對終端業務人員的培訓。
終端渠道的交易規則、合作模式、資源配置、需求喜好等多方面的問題始終是一個變量,一成不變的思路運作終端肯定沒有出路。加強終端業務人員的培訓,可以有效的收集各方面信息,針對性的制訂有效的應對策略,可以使終端業務人員對渠道的了解及把控能力更加強勁。某地市場有一家大店,曾經也是風光無限,各種資源的爭取都異常艱難,后來另外一家大店在其附近開業,其生意一落千丈,我品牌的銷售也深受影響,月銷售額下跌了50%。后來經過分析認為,現在正是爭取資源的有利時機,應主動出擊,同時制訂了以吸引人流量為核心的促銷活動,在給終端業務人員詳細講清活動目的及活動重點后,業務人員很快就全面領會,最終獲得了該店的全力支持,不只免去了所有費用,也得了到該店各級領導對此次的活動的關注,當月的銷售達到以前銷售額的兩倍,且費用支出很小,客情關系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看來終端運作,不是有沒有機會的問題,而是能否發現機會,把握機會。
三、 重視對導購隊伍的培養。
終端的優勢在于與消費者最近距離的接觸,品牌在終端的觸角即是導購人員,終端成敗的關鍵問題之一也就是導購人員。在某二級市場有個大店,自合作以來銷售就一直不錯,其它的一些大店,本來各方面條件都比之要好,但銷售始終不及此店,究其原因是該店導購人員表現出色,是導購人員成就了該店的銷售。后來該市場專門的制訂了導購人員的培養計劃,采用傳、幫、帶的方式培養導購隊伍,自實行以來,比投入其它的手段,效果更為明顯。對導購人員的重視程度,企業絕對要放在一個較高的高度,業務人員完成了創造機會、降低銷售成本的工作,真正的臨門一腳卻是導購人員完成的,不可以不重視。
市場在發展,終端在變化,有各渠道之間的強弱轉化,又有終端之間的優勝劣汰。能跟的上這種變化,并在各種變化之中還可以捕捉市場機遇,實現營銷目標的只能是擁有優秀人才的企業,擁有杰出的營銷管理者、優秀的業務人員及導購隊伍,才可以在市場營銷的大浪中創造奇跡,制勝終端。(王英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人才:企業成長之痛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