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工資高增長 幾大行業成跳槽重點
06年工資高增長 幾大行業成跳槽重點
2006年,在銀行、保險、電信等重點行業,可能會產生更多的跳槽機會。所以相反地,如果你是這些行業的老板,對于這些變化,你可能需要當心點。
這是《2006年中國勞動環境展望報告》得出的一個結論之一。這份報告1月初剛剛完成,由來自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人事部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課題組撰寫。
不止于此,這份報告還說,中國的工資水平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繼續爭搶“高新”人才
中國繼續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力量。到今年為止,我國加入WTO已經到了第五個年頭。中國的汽車、銀行、保險、電信等重點行業將全面開放,建筑、旅游、運輸等行業也將允許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市場格局將面臨轉型。而外商企業的工資水平一般比較高。楊偉國博士說:“2006年,外資進入的范圍將比以往擴大得多。”楊偉國是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助理,也是該課題組的組長。
在他看來,最近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被大規模向上修正,而GDP的規模是一個市場容量的概念,這將吸引外商投資進入;另外,對于中國的政治、政策,國際上已經了解了更多,中國一直以來是對外商投資持歡迎和保護的態度的;加之中國相對的人工成本更低,這些都將進一步促進外商進入這些新開放的領域。“外資企業將深入我國更多的地區與行業,對高新技術的人才的爭奪只可能更激烈。”他領銜的課題組持這樣的結論。
不過,WTO對于中國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報告說,國際貿易摩擦大概會影響到30萬人的就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在這個方面,報告指出的另外一個壞消息在于:在總需求,尤其是外部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強的情況下,一些行業的發展將面臨生產過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約,工業行業效益整體上將趨于下滑。一些行業的工資可能會有所下降。
整體工資水平繼續高增
但是,這并不會影響中國整體工資水平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05年前9月,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2291元,同比增長13.6%。2004年,全年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024元,比上年增長了14.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5%。“這個趨勢將會繼續維持下去。這是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上升的必然結果。”楊偉國說。
當然了,上述好處,更多地只能為那些有一定技術或技能的人所得到。對于另外大部分人,可能難以享受到如此之多的好處。“這還得分人看。一般人上升的幅度將有限;技術性人才供給量比較小,專業水平比較高的人會上升很快。”楊偉國說。
上述報告還認為,工資水平上升從行業看,也是結構性的。
消費類行業已經啟動,2004年5月來,我國消費品零售增額月累計增長速度連續保持在12%以上。刺激消費政策的出臺,產業結構調整,市場供給能力提高,煤電油運緊張狀況緩解,又會給眾多行業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和增加效益,所以這也將提高相關行業人員的工資。
但這并不妨礙中國勞動力的價格優勢,因為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在上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唐-副教授說,從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看,趨勢還是下降的。
回歸正常勞動關系
但無論如何,中國企業的老板不得不面臨用工成本的較快上升。需要他們操心的不止是這些。中國不正常的低廉勞動成本可能將日漸走向正常化。對于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老板而言,未來他們將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和諧社會,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和諧的勞動關系。”曹可安說。曹是中國勞動法研究會秘書長,也是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領導人倡導的奮斗目標。但根據上述報告提供的數據,從1996年到2003年,勞動爭議案件受理數增長了3.7倍,2004全年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26萬件,比上年增長15.2%,涉及勞動者76萬人。其中,集體勞動爭議案件1.9萬件,比上年增長了72.7%。
作為中國一系列勞動法規的起草人之一,曹可安認為,日漸完善的法制體系,是促進這個回歸的重要力量。目前,《勞動合同法》修訂剛剛完成在人大的一讀,這個法律最重要的修訂包括:勞動合同訂立、終止、包括勞動派遣等方面做出了新的重要修訂。另外,國務院有關促進殘疾人就業的條例措施,不日將出臺。曹可安說,企業必須雇傭的殘疾人,至少要占到企業總人數的1.5%,否則,就會被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基金。
但曹可安說,更重要的力量來自執法力度的加強。而上述報告也預期:“2006年中國將把農民工勞動關系作為一個重點。”2006年,中國將進一步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繼續推進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工作,推進最低工資制度。
“即使你不考慮法律,你也必須考慮應付更加嚴格的勞動監察。”對于法制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影響,楊偉國博士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