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觀察:2006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及對策
2006-02-23 10:10:21 來源:中國鞋網cnxz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413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如何應對今年的就業壓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嚴峻形勢之下兩大因素不容忽視,一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進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礎建設、能源、鋼鐵等行業供求關系發生變化,這必將影響這些行業對畢業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幣升值和金融風險壓力增大,這對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用人帶來影響。
聚焦413萬大學畢業生:擴招下的辛苦求職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們突然發現,找工作對于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2001年到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始終只有70%左右,雖然工作并不好找,但卻并不妨礙大學年年擴招, 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而2005年達到了338萬,是2001年的3倍。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年年增長:2001年是34萬人,2002年是37萬人,2003年是52萬人,2004年是69萬人,2005年達到了79萬。而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總人數將達到413萬,就業率是多少,待業人數又是多少,令人關注。
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從地區看,東部省市吸納了全國5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西部不足20%;從學歷看,高職高專畢業生仍然是就業的難點和重點;從學科專業看,工科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而一些文科專業就業出現困難。
另外,一些新情況值得關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點大學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二是高校畢業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崗失業人員、中學畢業生、農民工等的搶占,一些低端崗位被占領;三是研究生就業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四是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有增加的趨勢;五是社會的有效需求趕不上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以及東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臺。
實事求是地說,大學生找個工作并不難,難的是找一個理想的工作。從客觀上講,大學生應該也能夠找到一個人盡其才的理想崗位,否則,于情于理于國于家都不利。
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需要國家、高校、畢業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各自的權利義務范圍內各司其責。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應抓調控、抓市場、抓服務。
抓調控要以項目帶動為突破口。勞動力資源存在“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屬性,這直接導致了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大所人滿為患,而艱苦行業、邊遠地區則少有人問津。面對這種狀況,政府有必要通過宏觀調控方式來緩解。當前,最有效的調控手段是項目帶動,國家可以通過諸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進村、進社區計劃”、“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計劃”等項目,合理調控和配置高校畢業生資源。
社區無學歷要求招助理 引來大學生
目前,朝陽區團結湖街道正在公開招聘社區事務助理,出乎工作人員意料的是,在已經報名的31人中,除了有高中、中專學歷者外,還吸引來9名大學畢業生。
抓市場要在廣開渠道的同時抓安全。目前,畢業生求職全國“大串聯”、招聘會規模過大、網絡聯盟不健全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特別是有些招聘會規模大、效率低、隱患多的現象時有發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抓服務要突出強調有效性。不少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存在恐慌、焦躁心理,甚至悲觀、自卑情緒,這就要求政府拿出一定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
從高校層面來說,應抓重點、抓難點、抓熱點。
在畢業生就業工作方面,高校要認真分析研究本校、本院(系)、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輕重緩急,做到綱舉目張、重點突破。
在難點上,高校要注意“抓兩頭帶中間”,即要做好學習好的學生和貧困生的就業工作,抓學習好的學生的就業,可以樹立正氣和典型;抓貧困生就業,可以保持穩定。這樣能帶動和促進中間層面的畢業生就業。
在熱點上,高校要培養敏感性和敏銳性,盡量做到先知先覺,提前做好預案,以防患于未然。同時,還要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從畢業生層面來說,應抓機遇、抓信息、抓落實。
當前,很多畢業生還在猶豫不定,盡管手中有幾個Offer還是遲遲不簽約,豈不知,用人高峰稍縱即逝。所以,建議目前有就業意向的同學盡快簽約。
還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一方面,要盡快與學校就業部門聯系,取得主渠道的幫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緣、血緣、學緣”的關系,在有目標的情況下,要重點“捕魚”。
公共就業服務走進高校 找準定位尋得崗位
針對本市大學生求職的最大“軟肋”———不缺崗位缺定位,本市勞動保障部門將在公共招聘網上開設“應屆生求職專區”。今年“公共就業服務進高!被顒右矊⒁浴奥殬I指導”作為服務切入點,開展職業指導講座、現場指導、崗位推薦等個性化服務。
大眾化教育必然導致大眾化就業。于是,不就業族、考研族、創業族、打工族、出國族紛紛出現,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越來越多樣化和多元化。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理想的職業固然重要,但在沒有更好選擇的前提下,暫時屈就也是權宜之計。
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資本的高校畢業生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時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業,然后在職業發展中選擇從事的專業,進而在不斷積累中成就自己的事業。這種理念應該成為當前畢業生就業的共識。
嚴峻形勢之下兩大因素不容忽視,一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進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礎建設、能源、鋼鐵等行業供求關系發生變化,這必將影響這些行業對畢業生的需求;二是人民幣升值和金融風險壓力增大,這對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用人帶來影響。
聚焦413萬大學畢業生:擴招下的辛苦求職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們突然發現,找工作對于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2001年到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始終只有70%左右,雖然工作并不好找,但卻并不妨礙大學年年擴招, 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而2005年達到了338萬,是2001年的3倍。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年年增長:2001年是34萬人,2002年是37萬人,2003年是52萬人,2004年是69萬人,2005年達到了79萬。而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總人數將達到413萬,就業率是多少,待業人數又是多少,令人關注。
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從地區看,東部省市吸納了全國5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西部不足20%;從學歷看,高職高專畢業生仍然是就業的難點和重點;從學科專業看,工科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而一些文科專業就業出現困難。
另外,一些新情況值得關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點大學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二是高校畢業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崗失業人員、中學畢業生、農民工等的搶占,一些低端崗位被占領;三是研究生就業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四是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有增加的趨勢;五是社會的有效需求趕不上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以及東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臺。
實事求是地說,大學生找個工作并不難,難的是找一個理想的工作。從客觀上講,大學生應該也能夠找到一個人盡其才的理想崗位,否則,于情于理于國于家都不利。
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需要國家、高校、畢業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各自的權利義務范圍內各司其責。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應抓調控、抓市場、抓服務。
抓調控要以項目帶動為突破口。勞動力資源存在“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屬性,這直接導致了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大所人滿為患,而艱苦行業、邊遠地區則少有人問津。面對這種狀況,政府有必要通過宏觀調控方式來緩解。當前,最有效的調控手段是項目帶動,國家可以通過諸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進村、進社區計劃”、“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計劃”等項目,合理調控和配置高校畢業生資源。
社區無學歷要求招助理 引來大學生
目前,朝陽區團結湖街道正在公開招聘社區事務助理,出乎工作人員意料的是,在已經報名的31人中,除了有高中、中專學歷者外,還吸引來9名大學畢業生。
抓市場要在廣開渠道的同時抓安全。目前,畢業生求職全國“大串聯”、招聘會規模過大、網絡聯盟不健全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特別是有些招聘會規模大、效率低、隱患多的現象時有發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抓服務要突出強調有效性。不少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存在恐慌、焦躁心理,甚至悲觀、自卑情緒,這就要求政府拿出一定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
從高校層面來說,應抓重點、抓難點、抓熱點。
在畢業生就業工作方面,高校要認真分析研究本校、本院(系)、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矛盾和輕重緩急,做到綱舉目張、重點突破。
在難點上,高校要注意“抓兩頭帶中間”,即要做好學習好的學生和貧困生的就業工作,抓學習好的學生的就業,可以樹立正氣和典型;抓貧困生就業,可以保持穩定。這樣能帶動和促進中間層面的畢業生就業。
在熱點上,高校要培養敏感性和敏銳性,盡量做到先知先覺,提前做好預案,以防患于未然。同時,還要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從畢業生層面來說,應抓機遇、抓信息、抓落實。
當前,很多畢業生還在猶豫不定,盡管手中有幾個Offer還是遲遲不簽約,豈不知,用人高峰稍縱即逝。所以,建議目前有就業意向的同學盡快簽約。
還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一方面,要盡快與學校就業部門聯系,取得主渠道的幫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緣、血緣、學緣”的關系,在有目標的情況下,要重點“捕魚”。
公共就業服務走進高校 找準定位尋得崗位
針對本市大學生求職的最大“軟肋”———不缺崗位缺定位,本市勞動保障部門將在公共招聘網上開設“應屆生求職專區”。今年“公共就業服務進高!被顒右矊⒁浴奥殬I指導”作為服務切入點,開展職業指導講座、現場指導、崗位推薦等個性化服務。
大眾化教育必然導致大眾化就業。于是,不就業族、考研族、創業族、打工族、出國族紛紛出現,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越來越多樣化和多元化。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理想的職業固然重要,但在沒有更好選擇的前提下,暫時屈就也是權宜之計。
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資本的高校畢業生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時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業,然后在職業發展中選擇從事的專業,進而在不斷積累中成就自己的事業。這種理念應該成為當前畢業生就業的共識。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