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20億元投建44個項目
本報訊(記者詹偉志通訊員杜天祥林貴福)在豐澤區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豐澤區提出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5%、財政總收入增長16%。豐澤區今年將在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強化城市建設管理、優先發展教育和城市文化建設等方面積極進取,推進豐澤區現代化科工貿文化旅游區建設。
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豐澤將積極參與電子信息產業分工,主動承接臺灣優勢產業轉移,著重做好福州大學軟件中心到豐澤設立分支機構的跟蹤服務。加大對現有科技型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企業建立行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爭取1—2個項目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試產計劃。提高潯美工業項目聚集區域的入駐企業“門檻”,將其辦成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和示范區,力爭新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市級制造業信息化示范企業2家。
整合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豐澤將繼續推進企業三大創新步伐,鼓勵企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紡織服裝、包袋鞋業、樹脂工藝等傳統產業,重點抓好虎都西褲等15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跟蹤服務,大力推進潯美工業項目聚集區域和城東西福、華大街道工業園標準化廠房建設,積極參與洛秀工業園區建設,提高集約用地水平,以集約發展破解用地難題。
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豐澤區將致力于打造商貿旅游、信息金融服務中心,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中介咨詢、會展、信息和法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繼續發展壯大商貿服務業,抓好泉州海峽箱包物流商城、城東汽車商貿城等大型商貿項目建設,加快真武廟旅游美食城、泉州中心汽車站小商品市場建設運營步伐,整合規范田安路等已具雛形的專業特色街(市),逐步建設一批“名市場”。加快泉州南少林寺旅游片區改造和東海片區旅游項目建設,逐步打響“海絲”旅游品牌。
加強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豐澤將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不斷豐富城市內涵,繼續以項目帶動為抓手,2006年度計劃投入20億元,組織實施31個區級重點建設項目和1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配合完成好重點建設項目建設任務。加快社區自來水工程、垃圾中轉站和中心市區內澇整治工程,完善市政公共設施體系。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寶秀、海星安置小區等項目建設,完善城市居民生產生活環境。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豐澤今年將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優化辦學條件,建設城東中學綜合樓、招賢小學、泉州師院附屬豐澤小學、教師進修學校綜合樓、泉州九中綜合樓等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加快“名學!苯ㄔO,重點抓好城東中學創建省一級達標中學和第八中心小學創建市級示范小學等創建“名學校”年度工作任務。對東海、城東、北峰、華大、清源街道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所需資金由省、市、區財政共同負擔。
積極發展城市文化豐澤將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參與閩南文化保護區建設,有效保護和開發蚵殼厝、埔女、真武廟等文化史跡和人文資源;傳承和保護南音、梨園、高甲、提線木偶等地方特色文化,配合做好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申報“世遺”等工作;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繁榮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