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溫州鞋燒醒溫州人
誰能想到,溫州和埃爾切市的鞋業曾是一對生死相搏的“冤家”。正是在埃爾切市,價值800萬元的溫州鞋曾慘遭震驚中外的一把無情大火。
從“溫州人免入”到兩把大火
有人形容說,溫州人的頭發芯都是空的,意指溫州人做生意特別精明。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的溫州商人,搶占市場堪為“浙商”代表。20多年來,他們到處“打市場”,從省內打到省外,再從境內打到境外,幾乎是無往不勝。
2004年9月17日,在遠隔重洋的西班牙埃爾切市,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火燒溫州鞋”事件。該市近千名鞋商和制鞋工人涌進溫州鞋商聚集的“中國鞋城”游行示威,抗議溫州鞋砸了他們的飯碗,一些不法分子焚燒了16個集裝箱的溫州鞋。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2005年3月12日,20多家出口企業的100多個集裝箱的溫州鞋突然在俄羅斯被查抄。4個月后,俄羅斯又發生一起警察查扣中國鞋事件,其中絕大多數是溫州鞋。溫州生產的打火機、眼鏡等出口產品,近年來也不斷引發國際間的貿易沖突。
“痛定思痛”下的反思
兩把大火和多次貿易摩擦終于使溫州的有識商人幡然猛醒,發現問題主要還是出在自己身上:過去一直崇尚“競爭有理”,以“特別能搶占”自豪,這種“市場霸權主義”是他們四處樹敵的關鍵根源。
痛定思痛,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引導一些溫州商人認真反思,他們的經營思維終于出現了一個飛躍——前不久,幾位溫州民營企業家發出“重新回歸‘有錢大家賺’經營理念”的倡議,很快就在同鄉“圈子”里激起強烈反響和呼應。
中國皮鞋出口大戶溫州東藝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榮認為必須要有這個經營理念的大轉折。他說,溫州鞋“價廉物美”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后,就會腹背受敵;好強好勝好斗好獨贏的經商理念到了國外就有可能“水土不服”。
在由兩把大火引發的最近這場經營理念“大討論”中,許多溫州商人意識到,競爭并不見得就是“你死我活”“非贏即輸”。在全球經濟不斷走向一體化,“地球村”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追求“同村鄰居”式的和諧、共贏已經漸成氣候,經營理念和賺錢模式應該與時俱進。
溫州市鞋業協會秘書長朱峰對記者說,過去溫州人在西班牙直銷溫州鞋,從國內發貨、國外進單、市場批發、門市零售一條龍自我“包干”到底,出口商、進口商、經銷商、營業員全由溫州人包攬,所有環節的利潤“獨吞獨占”。他呼吁溫州商人認識這種過度競爭的危害,把“有錢大家賺”理念再“請”回來。
把“和諧競爭”落實于行動
“國家要構建和諧社會,我們也應該構建‘和諧競爭’機制,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該如此。”溫州人馬上把新的經營理念落實到了行動上。2005年7月,溫州市公平貿易局與溫州鞋業協會組織一批企業家專程前往西班牙埃爾切市,開始了探討合作共贏途徑的進程。
西班牙華人鞋業協會會長劉光中告訴記者,現在西班牙的許多溫州企業已經調整了經營模式,比如不再搞低價攀比競爭,聘請當地人當店員等等,不再干過去那種“獨吞獨占”“吃干榨盡”的事了。
溫州兩家鞋業公司分別在非洲尼日利亞的“經濟首都”拉加斯投資創辦了皮鞋廠,首期就雇傭了200多名當地工人,在銷出300多萬雙鞋后就為當地政府增加了200多萬美元的稅收。結果,兩家溫州企業生產的鞋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一致歡迎,成了該國的“第一品牌”。
鞋業的經驗,目前也擴展到了溫州的其它行業。針對歐盟重新啟動執行CR技術標準帶來的威脅,溫州大虎打火機廠廠長周大虎等企業家馬上隨同商務部官員前往歐盟,與歐盟一些積極鼓動執行CR標準的打火機生產商溝通,坦誠合情的見解終于打動了對方,使一場曠日持久的中歐“CR戰”偃旗息鼓。
專家分析認為,溫州商人經營理念的轉變是件可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