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億 內坑將崛起新鞋都
未來5年,晉江將重點打造泉州出口加工區、晉江(國際)制鞋基地(投資總額高達33億元人民幣)、磁灶大功山輕工項目區(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有關人士認為,這些基地將興建的大規模標準化廠房,不僅將為晉江本地眾多中小鞋服企業的新一輪發展,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載體,也將引導晉江鞋服產業由東部向西南部產業組團逐步轉移的發展趨勢。
鞋產業尋求新載體
“一年多了,我在全國轉了大半圈,還是決定選擇在晉江擴資發展。”老林是晉江陳埭一家頗具規模的旅游鞋廠老板,鞋品專供出口。這幾年,老林的廠越辦越紅火,但卻遇到了難題:他打算興建廠房,擴大經營規模,卻怎么也弄不到建廠房的地皮。為此,老林省內省外跑了個遍。
上個月,老林聽說晉江要打造幾個大型產業基地,興建一批標準化廠房,引導本地中小企業入駐。興奮不已的他,連續幾天前往位于內坑的晉江(國際)制鞋基地及磁灶大功山輕工項目區考察。現在,他心里已經大概有底了。
“盡管陳埭已形成一個較為集中的制鞋基地,但晉江鞋業依然存在著缺乏整合、產業鏈不夠長、品種不夠多、產業不夠集中等問題。”晉江(國際)制鞋基地負責人老盧介紹說,廣東鞋業由于產業集群集中,其產生規模效益遠比福建好。
中小企業創業樂園
“未來的制鞋基地,將引進100條現代化生產線,興建大批標準化廠房。”老盧說,未來制鞋基地還將重點擴展晉江制鞋工業生產規模,建立健全產業鏈,以規模效益和服務水平引入國際制鞋大鱷入駐投資合作,形成一個與國際市場接軌,擁有鞋機、鞋材、模具、鞋底、復合面布、成品鞋等完整配套服務體系的生產基地———晉江(國際)制鞋基地。
占地面積達3500畝的晉江(國際)制鞋基地,位于晉江市內坑鎮,擬設計成10個功能區,其中有鞋機區、鞋材區、鞋底區、成品鞋生產區、倉儲區、污染綜合治理區、職教區、辦公區、商業區、生活區等,將分3期開發,計劃建成標準工業廠房100幢,僅此一項的建筑面積就達192萬平方米。預計該項目可安置工人4萬人,家屬2萬人,共6萬人。
“2008年底建成后,預計年工業產值可達100億元,創利稅30億元。”老盧說,基地將實現污染統一治理區,包括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料下腳料的綜合處理,確保環境不受污染。
老盧說,制鞋基地還將創辦一所鞋業中專學校,未來還醞釀籌辦一所鞋業大專院校。
產業轉移優化環境
“我們完全不擔心招商問題。”昨日,晉江市磁灶鎮黨政辦小謝向記者透露,自從晉江市區實行產業“退二進三”轉移后,一批又一批來自青陽、陳埭一帶的企業老板,紛紛組團前來尋找商機。
據了解,大功山輕工項目區選址,距離福廈高速公路牛山出入口直線距離僅1.5公里,未來的晉江火車站也近在咫尺,省道308線磁灶段橫貫其中。小謝分析說,這里優勢非常明顯,是一個理想的輕工物流開發基地,未來將主要發展紡織服裝、制鞋、倉儲物流等輕工行業。
據磁灶鎮政府估計,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產值超百億,利稅超十億。
在制定晉江“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李建國書記指出,晉江將重點組織實施五大傳統產業、五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配套完善研發創新、質量檢測、標準對接、產品展示、金融服務、人才培訓、電子商務等產業集群公共服務體系,優化產業生態環境,提高產業集聚程度,促使一批具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 上一篇:不要小看鞋子里的風波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