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貿易壁壘溫州經驗可鑒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加入WTO至今,溫州共遭遇國外貿易壁壘35起,其中應訴案件的勝訴率達到了79%。
近日,浙江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就即將出臺的國內第一部地方性反傾銷法規———《浙江省出口反傾銷應訴暫行管理辦法》送審稿內容在溫舉行論證會,聽取溫州市相關行業協會的建議。浙江省廳公平貿易局局長張勇稱,溫州行業協會在參與公平貿易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全省乃至全國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借鑒。
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出口產品遭遇反傾銷和貿易壁壘的數量急劇上升。據溫州市外經貿局公平貿易處統計,截至目前,溫州共遭遇國外貿易壁壘35 起,涉案企業近400家,涉案金額達3.8億美元。在今年1至 12月,溫州市就遭遇了12起貿易壁壘,涉案金額1億美元。面對諸多的反傾銷不公平待遇,溫州行業協會積極應對,取得了較高的勝訴率。
“在浙江,溫州民間商會、行業協會,在應對國際貿易爭端,拓展國際市場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昨天,浙江省政協常委、浙大法學院教授陳剩勇這樣說。自2002年初,溫州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地方行業組織參與公平貿易工作試點地區以來,走出了一條以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為核心指導,地方行業組織多方配合,涉案企業積極參與的新路子。
據溫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劉挺介紹,行業協會作為一個中介機構,不僅在協調和組織企業應訴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而且還在政府和企業間搭建了一個信息交流渠道,使應訴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能很快得到溝通和解決。近年來,溫州遭遇的幾起反傾銷案中,溫州鞋革協會、溫州眼鏡商會、溫州拉鏈商會、溫州合成革商會、溫州市電氣行業協會等均發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事實上,民間行業協會作為市場談判主體應對反傾銷是國際慣例。以眼鏡行業為例,在屢遭外國非關稅貿易壁壘的情況下,溫州眼鏡商會積極組織企業成功應對印度和阿根廷的反傾銷調查。今年7月結案的阿根廷眼鏡反傾銷案就是眼鏡商會積極配合、本地律師參與并獲勝的典型案例。
張勇表示,行業中介組織參與公平貿易工作的經驗在全國都比較缺乏,溫州在這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此次就是來吸取溫州成功經驗的。
- 上一篇:惠東鞋與國際品牌角力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