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市”人才招聘期待變革
2005-12-08 10:55:06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人滿為患、信息摻水、信譽下降、成功率過低……不少求職者認為,傳統的招聘會有點像“雞肋”
連續幾個周末,多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在遼寧體育館、沈陽科學宮會展中心、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輪番上演,掀起了沈陽新一輪的招聘求職高峰。不可否認,人才招聘會已經成為目前人才雙向選擇最便捷、高效的平臺之一。
然而,在人們熟悉了“大集市”的人才招聘方式之后,也越來越感到集市招聘存在的弊端:人滿為患、成功率低、信息摻水……越來越多的招聘企業和求職人員開始對招聘會大失所望。人才招聘會到底怎么了?人滿為患安全堪憂
在沈陽,筆者曾經參加過不下百場大大小小的人才招聘會,從當初自己求職,到后來工作采訪。但筆者發現,不管是什么主題、什么規模,這些招聘會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人滿為患、安全堪憂。
一位初次參加人才招聘會的應屆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開始時,工作人員還準備和求職者一個一個地面談,沒想到大門一開,每個招聘單位的攤位跟前都擠得滿滿的。潮水一樣涌進來的求職者,頓時就把工作人員嚇“傻”了:面談根本不用想了,工作人員忙得只有收資料的時間了。求職的人則像買彩票一樣,為了增大中獎幾率,只得一堆一堆的資料往攤位上扔。一位求職者非常委屈地說:我還來不及看清都有什么單位,就被人群從入口擠到了出口!
另外,上萬人聚集在相對狹小的空間內,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為了保障人員安全,主辦方往往雇用大量保安,有的甚至動用110。
據有關調查顯示,以一個兩三萬人的招聘會為例,只有十分之一的應聘者能夠停留在展位前仔細了解感興趣的信息,這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局面,使得供需雙方缺乏必要的了解,很難“一見鐘情”。只招不聘成功率低
本以為疲于奔波的求職者會在各種招聘會上有所收獲,沒想到,絕大多數求職人員都大呼失望。
“今年9月份到現在,我已經參加過不下10場招聘會了,人才市場的招聘會、學校的招聘會、各大公司的專門招聘會,已經記不清到底發出去多少份簡歷了,但現在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面對筆者,謝嵐的眼神明顯透出茫然和疲憊。作為遼寧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的應屆畢業生,謝嵐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套具體而慎重的打算,但原來的打算在實施過程中有了一些變動:參加過幾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后,謝嵐決定再也不去那種地方浪費時間了,因為,根本沒有多少真正的機會。
談起現在的大型人才招聘會,沈陽大學的牛健至今仍心有余悸:“有些單位在開場不到兩個小時就掛牌說已經招滿了。更多的參展單位根本就沒有誠意,要求高得不合理,待遇卻低得可憐。”
知名就業工作專家田光哲教授在日前來沈陽作報告時,就直指這種大型招聘會的弊端,因為它的成功率僅為5%~10%。田教授表示,這種只招不聘的招聘會,使得本來就已經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了!信息摻水信譽下降
除了招聘現場混亂無序、安全堪憂的問題外,集市招聘會中招聘信息的“摻水”也引起了許多求職者的不滿。
沈陽師范大學05屆畢業生陳強說,一些招聘會為了提高知名度,往往事先在報紙、網絡上刊登招聘信息,聲稱招聘會上將有多少“大型企業”、“知名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多少職位,待遇如何優厚,服務如何到位等等。進場后才失望地發現,很多報紙上登載要來的名企并沒有來,有些“知名企業”甚至聞所未聞。
除此之外,一些企業頻繁現身于各種招聘會中間,招聘的職位卻始終如一,好像成千上萬的人才中就沒有一個讓他們滿意的。這樣的“貓膩”和作秀行為,也是求職者對人才招聘會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一位經常往返各種招聘會的用人單位人員透露,其實他們單位需要的人不多,因為和招聘會主辦方關系比較好,一方面來捧捧場,一方面也可以給企業做點形象宣傳。期待“升級換代”
一位求職者說,經過一場招聘會,除了身體疲憊以外,還要經歷一段“心情低潮期”。因為,再好的心情也會被現場的擁擠和煩躁所破壞。即便如此,對任何一個求職者來說,這樣的招聘會還是不敢錯過,因為每一場招聘會就可能代表著一次潛在的機會。
的確,在一些求職者心目中,現在的大型集市式招聘會已經近似于“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對此,中國人才交流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沈陽人才市場主任孟慶偉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集市招聘以其“供需直接見面”的優勢,曾經在人才配置中起過積極作用,目前的癥結在于大學擴招速度和大學生總量的增長快于為人才服務的中介機構的增長;人才市場的服務手段、服務方式以及社會各中介服務部門為大學生就業的服務還處于初級階段,與日趨增長的總量配置需求和個性化服務需要還有差距。
孟慶偉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破解目前集市招聘的怪圈。首先要大力培育發展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公司,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指導性、技能性、專業化的服務。二是走專向招聘道路,增強招聘的針對性,以提高成功率。三是整合就業信息資源,形成全國統一的就業發布渠道,并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定期由專門機構發布大學生就業信息和相關政策,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務中把大學生就業工作做細、做深、做好。
連續幾個周末,多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在遼寧體育館、沈陽科學宮會展中心、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輪番上演,掀起了沈陽新一輪的招聘求職高峰。不可否認,人才招聘會已經成為目前人才雙向選擇最便捷、高效的平臺之一。
然而,在人們熟悉了“大集市”的人才招聘方式之后,也越來越感到集市招聘存在的弊端:人滿為患、成功率低、信息摻水……越來越多的招聘企業和求職人員開始對招聘會大失所望。人才招聘會到底怎么了?人滿為患安全堪憂
在沈陽,筆者曾經參加過不下百場大大小小的人才招聘會,從當初自己求職,到后來工作采訪。但筆者發現,不管是什么主題、什么規模,這些招聘會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人滿為患、安全堪憂。
一位初次參加人才招聘會的應屆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開始時,工作人員還準備和求職者一個一個地面談,沒想到大門一開,每個招聘單位的攤位跟前都擠得滿滿的。潮水一樣涌進來的求職者,頓時就把工作人員嚇“傻”了:面談根本不用想了,工作人員忙得只有收資料的時間了。求職的人則像買彩票一樣,為了增大中獎幾率,只得一堆一堆的資料往攤位上扔。一位求職者非常委屈地說:我還來不及看清都有什么單位,就被人群從入口擠到了出口!
另外,上萬人聚集在相對狹小的空間內,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為了保障人員安全,主辦方往往雇用大量保安,有的甚至動用110。
據有關調查顯示,以一個兩三萬人的招聘會為例,只有十分之一的應聘者能夠停留在展位前仔細了解感興趣的信息,這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局面,使得供需雙方缺乏必要的了解,很難“一見鐘情”。只招不聘成功率低
本以為疲于奔波的求職者會在各種招聘會上有所收獲,沒想到,絕大多數求職人員都大呼失望。
“今年9月份到現在,我已經參加過不下10場招聘會了,人才市場的招聘會、學校的招聘會、各大公司的專門招聘會,已經記不清到底發出去多少份簡歷了,但現在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面對筆者,謝嵐的眼神明顯透出茫然和疲憊。作為遼寧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的應屆畢業生,謝嵐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套具體而慎重的打算,但原來的打算在實施過程中有了一些變動:參加過幾場大型人才招聘會后,謝嵐決定再也不去那種地方浪費時間了,因為,根本沒有多少真正的機會。
談起現在的大型人才招聘會,沈陽大學的牛健至今仍心有余悸:“有些單位在開場不到兩個小時就掛牌說已經招滿了。更多的參展單位根本就沒有誠意,要求高得不合理,待遇卻低得可憐。”
知名就業工作專家田光哲教授在日前來沈陽作報告時,就直指這種大型招聘會的弊端,因為它的成功率僅為5%~10%。田教授表示,這種只招不聘的招聘會,使得本來就已經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了!信息摻水信譽下降
除了招聘現場混亂無序、安全堪憂的問題外,集市招聘會中招聘信息的“摻水”也引起了許多求職者的不滿。
沈陽師范大學05屆畢業生陳強說,一些招聘會為了提高知名度,往往事先在報紙、網絡上刊登招聘信息,聲稱招聘會上將有多少“大型企業”、“知名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多少職位,待遇如何優厚,服務如何到位等等。進場后才失望地發現,很多報紙上登載要來的名企并沒有來,有些“知名企業”甚至聞所未聞。
除此之外,一些企業頻繁現身于各種招聘會中間,招聘的職位卻始終如一,好像成千上萬的人才中就沒有一個讓他們滿意的。這樣的“貓膩”和作秀行為,也是求職者對人才招聘會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一位經常往返各種招聘會的用人單位人員透露,其實他們單位需要的人不多,因為和招聘會主辦方關系比較好,一方面來捧捧場,一方面也可以給企業做點形象宣傳。期待“升級換代”
一位求職者說,經過一場招聘會,除了身體疲憊以外,還要經歷一段“心情低潮期”。因為,再好的心情也會被現場的擁擠和煩躁所破壞。即便如此,對任何一個求職者來說,這樣的招聘會還是不敢錯過,因為每一場招聘會就可能代表著一次潛在的機會。
的確,在一些求職者心目中,現在的大型集市式招聘會已經近似于“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對此,中國人才交流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沈陽人才市場主任孟慶偉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集市招聘以其“供需直接見面”的優勢,曾經在人才配置中起過積極作用,目前的癥結在于大學擴招速度和大學生總量的增長快于為人才服務的中介機構的增長;人才市場的服務手段、服務方式以及社會各中介服務部門為大學生就業的服務還處于初級階段,與日趨增長的總量配置需求和個性化服務需要還有差距。
孟慶偉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破解目前集市招聘的怪圈。首先要大力培育發展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公司,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指導性、技能性、專業化的服務。二是走專向招聘道路,增強招聘的針對性,以提高成功率。三是整合就業信息資源,形成全國統一的就業發布渠道,并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定期由專門機構發布大學生就業信息和相關政策,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務中把大學生就業工作做細、做深、做好。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景觀設計業青睞實用人才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