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供需缺口加劇
2005-12-06 14:26:12 來源:橡膠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繼石油和鐵礦石后,同樣作為戰略物資的天然橡膠在我國供應缺口也日益加劇。
據統計,2001年我國橡膠消耗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和進口國,2004年天然橡膠消費量已達180萬噸,約占全球總消耗量的21.5%。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我國成為天然橡膠第一大消費國,主要產膠國聯盟力圖把我國排斥在外,實際上是想剝奪我國對國際橡膠生產、價格、市場等規則的參與權。
幾年后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將下降到20%以下作為重要戰略物資,天然橡膠除了大量用于民用領域外,還大量應用于國防軍事裝備和火箭、衛星等尖端科技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橡膠的缺口越來越大,已成為繼石油、鐵礦石以及有色金屬后又一大宗緊缺戰略性資源,橡膠產量難以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被動局面和嚴峻形勢已經顯現。
自2001年起,我國橡膠消耗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和進口國。200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2004年,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達到180萬噸,占全球總消耗量的1/5強,與1999年相比,增長了近80%,進口量增長了兩倍。
目前我國天然橡膠主產區分布在海南、云南、廣東,產量難有大的增長,年需求缺口仍在110萬噸。這導致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不斷下降,由1999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32%。雷勇健擔憂地說,過不了幾年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將下降到20%以下,這是件十分可怕的事!
天然橡膠“歐佩克”正在形成
據調查,國際上一些主要產膠國正積極推進橡膠工業化,開始限制天然橡膠出口。世界最大產膠和出口國泰國提出,要將橡膠產業發展成國家基礎工業。馬來西亞已由橡膠出口國變為進口國。斯里蘭卡近年來大力發展輪胎工業,已不再是橡膠出口國。
更令人擔憂的是,主要產膠國已經開始建立天然橡膠“歐佩克”,極力把我國排斥在外,實際是想剝奪我國對國際橡膠生產、價格、市場等規則的參與權。2002年,泰、馬、印尼三國決定成立國際橡膠合作集團,用實施供應管理 、減少出口、建立聯合公司來管理天然橡膠市場,將天然橡膠價格穩定在對生產者有利的價位。2004年,這些產膠國將天然橡膠的目標價位定在1100美元/噸,今年初,則提高到1600美元/噸。目前,國際天然橡膠價格已攀升至1.6萬元/噸的高位。近期越南、印度政府已提出加入該聯合公司,旨在共同提高和穩定國際價格,形成國際價格同盟。可以想見,一旦國際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天然橡膠短缺將有可能嚴重威脅到我國的經濟和國防安全。
據調查,目前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已紛紛加快海外投資,日本政府甚至為企業提供貼息貸款,意欲盡可能多地占有世界天然橡膠資源。而我國對橡膠主產國的橡膠投資,2005年之前幾乎為零。從今年開始,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廣東農墾部門開始在海外收購天然橡膠加工企業,我國才真正邁出建立海外天然橡膠戰略基地的實質性步伐。
當務之急是加快興建海外天然橡膠基地
雷勇健指出,國際天然橡膠資源供給正在逐年減少,發達國家加快了資源爭奪,其替代物合成橡膠又受到石油資源約束,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應該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興建海外天然橡膠基地。
東盟國家擁有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與我國關系良好,交通方便,自由貿易快速發展,是我國海外投資的理想首選地。雷勇健說,經過五六年的搶抓海外戰略資源開發,我國國內外橡膠產業總生產能力有望達到120萬噸~130萬噸,將占到全球總產量的10%~15%,我國對天然橡膠的控制力和行業話語權將大大增強,天然橡膠國際依存度和風險會大大降低。
但由于缺乏明晰的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扶持,我國企業在開發天然橡膠海外戰略性資源過程中困難重重。主要是國家尚無海外投資的產業政策,缺乏引導和扶持農業“走出去”的規劃指南和政策。其次是項目審批手續繁瑣,一些審批要求與國際規則不相適應,亟待簡化。此外,海外資源開發周期較長,投資大,光靠一個企業自籌資金困難和風險較大。
專家建議,應建立“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原則,盡可能把橡膠業合作列入我國的海外農業經濟合作框架,通過審批、融資、關稅、出入境等方面的扶持措施,為企業走出去開辟“綠色通道”。
據統計,2001年我國橡膠消耗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和進口國,2004年天然橡膠消費量已達180萬噸,約占全球總消耗量的21.5%。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我國成為天然橡膠第一大消費國,主要產膠國聯盟力圖把我國排斥在外,實際上是想剝奪我國對國際橡膠生產、價格、市場等規則的參與權。
幾年后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將下降到20%以下作為重要戰略物資,天然橡膠除了大量用于民用領域外,還大量應用于國防軍事裝備和火箭、衛星等尖端科技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橡膠的缺口越來越大,已成為繼石油、鐵礦石以及有色金屬后又一大宗緊缺戰略性資源,橡膠產量難以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被動局面和嚴峻形勢已經顯現。
自2001年起,我國橡膠消耗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和進口國。200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2004年,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達到180萬噸,占全球總消耗量的1/5強,與1999年相比,增長了近80%,進口量增長了兩倍。
目前我國天然橡膠主產區分布在海南、云南、廣東,產量難有大的增長,年需求缺口仍在110萬噸。這導致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不斷下降,由1999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32%。雷勇健擔憂地說,過不了幾年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將下降到20%以下,這是件十分可怕的事!
天然橡膠“歐佩克”正在形成
據調查,國際上一些主要產膠國正積極推進橡膠工業化,開始限制天然橡膠出口。世界最大產膠和出口國泰國提出,要將橡膠產業發展成國家基礎工業。馬來西亞已由橡膠出口國變為進口國。斯里蘭卡近年來大力發展輪胎工業,已不再是橡膠出口國。
更令人擔憂的是,主要產膠國已經開始建立天然橡膠“歐佩克”,極力把我國排斥在外,實際是想剝奪我國對國際橡膠生產、價格、市場等規則的參與權。2002年,泰、馬、印尼三國決定成立國際橡膠合作集團,用實施供應管理 、減少出口、建立聯合公司來管理天然橡膠市場,將天然橡膠價格穩定在對生產者有利的價位。2004年,這些產膠國將天然橡膠的目標價位定在1100美元/噸,今年初,則提高到1600美元/噸。目前,國際天然橡膠價格已攀升至1.6萬元/噸的高位。近期越南、印度政府已提出加入該聯合公司,旨在共同提高和穩定國際價格,形成國際價格同盟。可以想見,一旦國際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天然橡膠短缺將有可能嚴重威脅到我國的經濟和國防安全。
據調查,目前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已紛紛加快海外投資,日本政府甚至為企業提供貼息貸款,意欲盡可能多地占有世界天然橡膠資源。而我國對橡膠主產國的橡膠投資,2005年之前幾乎為零。從今年開始,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廣東農墾部門開始在海外收購天然橡膠加工企業,我國才真正邁出建立海外天然橡膠戰略基地的實質性步伐。
當務之急是加快興建海外天然橡膠基地
雷勇健指出,國際天然橡膠資源供給正在逐年減少,發達國家加快了資源爭奪,其替代物合成橡膠又受到石油資源約束,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應該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興建海外天然橡膠基地。
東盟國家擁有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與我國關系良好,交通方便,自由貿易快速發展,是我國海外投資的理想首選地。雷勇健說,經過五六年的搶抓海外戰略資源開發,我國國內外橡膠產業總生產能力有望達到120萬噸~130萬噸,將占到全球總產量的10%~15%,我國對天然橡膠的控制力和行業話語權將大大增強,天然橡膠國際依存度和風險會大大降低。
但由于缺乏明晰的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扶持,我國企業在開發天然橡膠海外戰略性資源過程中困難重重。主要是國家尚無海外投資的產業政策,缺乏引導和扶持農業“走出去”的規劃指南和政策。其次是項目審批手續繁瑣,一些審批要求與國際規則不相適應,亟待簡化。此外,海外資源開發周期較長,投資大,光靠一個企業自籌資金困難和風險較大。
專家建議,應建立“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原則,盡可能把橡膠業合作列入我國的海外農業經濟合作框架,通過審批、融資、關稅、出入境等方面的扶持措施,為企業走出去開辟“綠色通道”。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