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低工資新標準起執行 到手的錢為啥少了?
2005-11-07 09:20:05 來源:龍虎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南京市開始執行最低工資新標準。讓老百姓摸不透的是,以前每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往上調,可這次調整后,市民發現表面上新標準上調了70元左右,可除去各種保險費用,實際拿到手里的錢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昨天,晨報特開通兩部熱線電話,并請勞動部門的權威人士就市民關心的問題提供政策咨詢,并受理投訴。今天上午9 00 11 00,晨報熱線86852820、84701110繼續開通。
最低工資標準昨起執行
南京市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市區最低工資標準由原來的620元/月上調至690元/月,小時工資由原來的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
據介紹,今年最低工資標準擬調整為:一類區,由原620元/月調整為690元/月,適用于南京市市區(含江寧區);二類區,由原500元/月調整為550元/月,適用于溧水縣;三類區,由原440元/月調整為480元/月,適用于高淳縣、原六合縣、原江浦縣。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一類區,由原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二類區,由原4.2元/小時調整為4.6元/小時;三類區,由原3.7元/小時調整為4.1元/小時。
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由用人單位另行支付勞動者所得月工資剔除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的項目和繳納個人最低住房公積金后,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補足到最低工資標準。
拿到手的錢為啥沒漲
在昨天的咨詢活動中,很多讀者都在詢問同一個問題,為什么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論是江蘇省還是南京市頒發實施的標準,表面上似乎上調了70元左右,由于包含了勞動者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需要繳納的養老、失業、醫保等社會保險費用,實際上拿到手的收入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
一位讀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調整后的全省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為690元/月,但包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這些保險包括養老(8%)、失業(1%)、工傷、生育、醫療(2%),而現在最低的繳費基數為941元。這樣應該扣除的保險費為103.5元(941×11%),職工能拿到手的應為586.5元(690-103.5)。這比620元低了33.5元。很多讀者不能理解,一直以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相應提升,為何此次卻出現了降低的現象。
對此,勞動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幾年來,南京市乃至江蘇省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幾乎是每年都有所上調,而且調整的幅度也比較大,已經達到了上海、北京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平,不少企業的用人成本也越來越大,這就會造成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規模企業和民營企業不愿意再招聘新的員工,不愿意再增加運作成本,就以去年實施的最低工資620元/月為例,加上所需承擔的職工個人繳納費用,企業需發給職工的最低工資實際上是753元,再加上企業所需承擔的社會保險繳費,計算下來,企業至少要為員工支出1000多元。如果上調至690元,而且不包含各項社會保險個人最低繳費額,企業的成本將更大,這不利于企業的自身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再就業工作。南京市開始執行最低工資新標準。讓老百姓摸不透的是,以前每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往上調,可這次調整后,市民發現表面上新標準上調了70元左右,可除去各種保險費用,實際拿到手里的錢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昨天,晨報特開通兩部熱線電話,并請勞動部門的權威人士就市民關心的問題提供政策咨詢,并受理投訴。今天上午9 00 11 00,晨報熱線86852820、84701110繼續開通。
最低工資標準昨起執行
南京市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市區最低工資標準由原來的620元/月上調至690元/月,小時工資由原來的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
據介紹,今年最低工資標準擬調整為:一類區,由原620元/月調整為690元/月,適用于南京市市區(含江寧區);二類區,由原500元/月調整為550元/月,適用于溧水縣;三類區,由原440元/月調整為480元/月,適用于高淳縣、原六合縣、原江浦縣。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一類區,由原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二類區,由原4.2元/小時調整為4.6元/小時;三類區,由原3.7元/小時調整為4.1元/小時。
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由用人單位另行支付勞動者所得月工資剔除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的項目和繳納個人最低住房公積金后,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補足到最低工資標準。
拿到手的錢為啥沒漲
在昨天的咨詢活動中,很多讀者都在詢問同一個問題,為什么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論是江蘇省還是南京市頒發實施的標準,表面上似乎上調了70元左右,由于包含了勞動者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需要繳納的養老、失業、醫保等社會保險費用,實際上拿到手的收入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
一位讀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調整后的全省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為690元/月,但包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這些保險包括養老(8%)、失業(1%)、工傷、生育、醫療(2%),而現在最低的繳費基數為941元。這樣應該扣除的保險費為103.5元(941×11%),職工能拿到手的應為586.5元(690-103.5)。這比620元低了33.5元。很多讀者不能理解,一直以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相應提升,為何此次卻出現了降低的現象。
對此,勞動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幾年來,南京市乃至江蘇省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幾乎是每年都有所上調,而且調整的幅度也比較大,已經達到了上海、北京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平,不少企業的用人成本也越來越大,這就會造成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規模企業和民營企業不愿意再招聘新的員工,不愿意再增加運作成本,就以去年實施的最低工資620元/月為例,加上所需承擔的職工個人繳納費用,企業需發給職工的最低工資實際上是753元,再加上企業所需承擔的社會保險繳費,計算下來,企業至少要為員工支出1000多元。如果上調至690元,而且不包含各項社會保險個人最低繳費額,企業的成本將更大,這不利于企業的自身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再就業工作。
最低工資標準昨起執行
南京市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市區最低工資標準由原來的620元/月上調至690元/月,小時工資由原來的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
據介紹,今年最低工資標準擬調整為:一類區,由原620元/月調整為690元/月,適用于南京市市區(含江寧區);二類區,由原500元/月調整為550元/月,適用于溧水縣;三類區,由原440元/月調整為480元/月,適用于高淳縣、原六合縣、原江浦縣。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一類區,由原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二類區,由原4.2元/小時調整為4.6元/小時;三類區,由原3.7元/小時調整為4.1元/小時。
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由用人單位另行支付勞動者所得月工資剔除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的項目和繳納個人最低住房公積金后,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補足到最低工資標準。
拿到手的錢為啥沒漲
在昨天的咨詢活動中,很多讀者都在詢問同一個問題,為什么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論是江蘇省還是南京市頒發實施的標準,表面上似乎上調了70元左右,由于包含了勞動者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需要繳納的養老、失業、醫保等社會保險費用,實際上拿到手的收入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
一位讀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調整后的全省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為690元/月,但包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這些保險包括養老(8%)、失業(1%)、工傷、生育、醫療(2%),而現在最低的繳費基數為941元。這樣應該扣除的保險費為103.5元(941×11%),職工能拿到手的應為586.5元(690-103.5)。這比620元低了33.5元。很多讀者不能理解,一直以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相應提升,為何此次卻出現了降低的現象。
對此,勞動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幾年來,南京市乃至江蘇省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幾乎是每年都有所上調,而且調整的幅度也比較大,已經達到了上海、北京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平,不少企業的用人成本也越來越大,這就會造成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規模企業和民營企業不愿意再招聘新的員工,不愿意再增加運作成本,就以去年實施的最低工資620元/月為例,加上所需承擔的職工個人繳納費用,企業需發給職工的最低工資實際上是753元,再加上企業所需承擔的社會保險繳費,計算下來,企業至少要為員工支出1000多元。如果上調至690元,而且不包含各項社會保險個人最低繳費額,企業的成本將更大,這不利于企業的自身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再就業工作。南京市開始執行最低工資新標準。讓老百姓摸不透的是,以前每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往上調,可這次調整后,市民發現表面上新標準上調了70元左右,可除去各種保險費用,實際拿到手里的錢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昨天,晨報特開通兩部熱線電話,并請勞動部門的權威人士就市民關心的問題提供政策咨詢,并受理投訴。今天上午9 00 11 00,晨報熱線86852820、84701110繼續開通。
最低工資標準昨起執行
南京市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市區最低工資標準由原來的620元/月上調至690元/月,小時工資由原來的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
據介紹,今年最低工資標準擬調整為:一類區,由原620元/月調整為690元/月,適用于南京市市區(含江寧區);二類區,由原500元/月調整為550元/月,適用于溧水縣;三類區,由原440元/月調整為480元/月,適用于高淳縣、原六合縣、原江浦縣。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一類區,由原5.2元/小時調整為5.8元/小時;二類區,由原4.2元/小時調整為4.6元/小時;三類區,由原3.7元/小時調整為4.1元/小時。
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由用人單位另行支付勞動者所得月工資剔除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的項目和繳納個人最低住房公積金后,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補足到最低工資標準。
拿到手的錢為啥沒漲
在昨天的咨詢活動中,很多讀者都在詢問同一個問題,為什么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論是江蘇省還是南京市頒發實施的標準,表面上似乎上調了70元左右,由于包含了勞動者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需要繳納的養老、失業、醫保等社會保險費用,實際上拿到手的收入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
一位讀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調整后的全省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為690元/月,但包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這些保險包括養老(8%)、失業(1%)、工傷、生育、醫療(2%),而現在最低的繳費基數為941元。這樣應該扣除的保險費為103.5元(941×11%),職工能拿到手的應為586.5元(690-103.5)。這比620元低了33.5元。很多讀者不能理解,一直以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都是相應提升,為何此次卻出現了降低的現象。
對此,勞動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幾年來,南京市乃至江蘇省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幾乎是每年都有所上調,而且調整的幅度也比較大,已經達到了上海、北京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平,不少企業的用人成本也越來越大,這就會造成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規模企業和民營企業不愿意再招聘新的員工,不愿意再增加運作成本,就以去年實施的最低工資620元/月為例,加上所需承擔的職工個人繳納費用,企業需發給職工的最低工資實際上是753元,再加上企業所需承擔的社會保險繳費,計算下來,企業至少要為員工支出1000多元。如果上調至690元,而且不包含各項社會保險個人最低繳費額,企業的成本將更大,這不利于企業的自身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再就業工作。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投資500萬吸引優秀導游回流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