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文憑還不抵工作經驗?人才市場怪現象探悉
2005-10-14 08:50:45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四年本科、三年碩士、三年博士,在杭州一所高校連讀十年"寒窗"的趙雅雯終于等來了要把自己"嫁"出去的時候。然而,博士學位證書帶來的喜悅體驗時間并不長。"總之是高不成、低不就,擇業的處境有點尷尬。"小趙紅著臉說。
更多進場的用人單位對"高級人才"的理解與需求完全出乎人們意料.
最近,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的多場"高級人才招聘會"上,"博士文憑不抵工作經驗"的現象屢屢可見。記者在招聘現場發現,除了一些大專院校的教師崗位要求碩士或博士文憑外,更多進場的用人單位對"高級人才"的理解與需求完全出乎人們意料,大多數崗位要求的僅僅是"大專以上學歷,3年以上工作經驗",這樣的標準讓那些剛剛走出十年"寒窗"的學子們大跌眼鏡。
曾經的榮耀,今日的"負累"
小鮑在浙江大學建工學院讀本科時,成績名列全系前茅,并贏得了"碩博連讀"的機會。"當時的榮耀,現在卻成了負累。"小鮑一個月前參加了一場高級人才招聘會,結果受到這樣的質疑--是不是只懂得紙上談兵,不了解實際應用。
"在一些用人單位看來,博士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會比較弱。在我看來,這是他們的誤解。"小鮑委屈地說,"但是作為博士生,我覺得自己有的確必要增加實踐機會,并在簡歷上突出表現出來。"
有著類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數。趙雅雯說,博士生就業面本身就比較窄,不是高校就是一些大企業的研發部門,自己想去的企業卻聲稱不需要博士。此外,薪水也是個問題。"讀了博士就好比'騎虎難下'了。"她說。
困惑的不僅是"國產"高學歷畢業生,"海龜(歸)成海帶(待)"的故事也在上演。許多從國外學成回國的留學生身價一跌再跌,一些去年就學成回國的"海歸"甚至至今未能就業。
畢業于英國魯頓大學商學院的劉沛說,英國有些高校6、7月搞碩士畢業論文答辯,到8、9月,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已不得不匆匆往回趕,時差還沒倒好,就開始忙著制作簡歷。"因為他們知道,'海歸'這頂帽子,已不是名企的'敲門磚'、高薪的代名詞,工作經驗欠缺更是巨大的絆腳石。就業壓力迫使他們放低身價,降低期望值,賣力地奔走于各招聘會。"
不可否認,高學歷仍然是當前人才市場上一塊好用的"名片"。
不可否認,高學歷仍然是當前人才市場上一塊好用的"名片"。但由于知識結構、社會認同以及畢業生的觀念、心態問題,加之就業信息不暢等原因,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正成為高學歷畢業生們的煩惱事。
本站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多謝合作!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處理職工不規范辭職的原則和方法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