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縫制設備制造業強國而竭盡全力—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先生專訪
2005-08-23 16:51:30 來源:《中外縫制設備》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全國先進民間組織”
記者:田民裕先生,您好。作為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的理事長,您的繁忙可以用日理萬機來形容,在這么忙的情況下打擾您,真不好意思。
田理事長:在這位置上有很多事要做,是忙一些。不過,認識很高興,樂意接受您的采訪。
記者:十分感謝。首先向您和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榮獲2004年“全國先進民間組織”的光榮稱號。愿分享你們的快樂。
田理事長:謝謝。同樂。
記者:這次評選活動競爭很激烈,能夠從40多個行業協會中脫穎而出,一舉折桂,實屬不易,也充分地肯定了協會這些年來的工作成績和做出的卓越貢獻。
田理事長:是啊。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表彰做出了突出成績的民間組織,聲勢大,國家領導部門重視,輕工系統40多個行業協會參與評選,最終我們獲此殊榮,值得慶賀。但這并不是某個人的成績,與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的支持密不可分。這榮譽屬于全體從事、關心和支持中國縫制機械工業發展的人們。
“由行業發展催生的”
記者:請您談談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的基本情況。
田理事長: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是上世紀80年代初成立的,是行業的快步發展催生的,與共和國的大發展同步而來。
最初的名字是“中國縫紉機協會”。隨著行業的發展及相關、相應行業發展管理的需要,變更為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管理的范圍也擴大了。
記者:協會有多少會員?
田理事長:現有會員企業328家。協會以維護行業整體利益、維護會員合法權益為己任,以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堅持為企業、行業、政府服務為宗旨。
20年來,協會向政府部門提出制定行業規劃、經濟技術政策、經濟立法等方面的建議,對行業發展進行指導;開展技術咨詢活動,為會員和行業提供技術經濟及市場信息服務;組織行業制訂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行規行約,規范競爭秩序,保護公平競爭,維護企業利益;開展行業信息統計工作,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實行行業的信息指導與服務;組織本行業技術標準、經濟標準、管理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參與組織標準的貫徹實施;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對本行業的產品質量實行監督考核,組織行業開展行檢行評工作,發布行業產品質量信息;發展與國外相關組織的聯系,組織行業參加有關國際交流活動;培育專業市場,組織國內外專業展覽活動;組織開展行業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授權組織科技成果的評估,開展國內外技術合作與交流活動;組織開展行業培訓及專業技能教育,在多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國成為縫制機械制造業的重心
記者:中國大陸縫制機械發展的現狀如何?在全球處于怎樣的位置?
田理事長:中國的縫制機械工業經過建國50多年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品種豐富、門類齊全,既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又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生產體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也是產量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國。全國現有各類縫制機械生產企業1 000多家,其中整機生產企業300家左右。2003年全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約230億元人民幣,生產縫紉機1 690萬臺,其中工業縫紉機約590萬臺,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出口縫紉機1 302萬臺,其中工業縫紉機為228萬臺;出口創匯70 016萬美元,產品出口到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服裝制造中心,同時也衍生出中國成為縫制機械制造業的重心。
田理事長:是這樣。目前世界上縫紉機主要生產國有日本、德國、意大利、韓國、中國和臺灣地區等,世界年總產量約1 700萬臺,其中中國占總產量的60%以上。近年來國際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動,基本上實現了產業的地區性轉移,即完成了中、低檔次的產品和低附加值的產品向海外轉移,零部件向國外采購,并在此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大了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的力度,實現了產品的升級換代。目前在此領域內,日本、德國等企業始終占據技術的制高點。雖然中國縫紉機產量居世界第一,并且產品品種不斷豐富,質量檔次水平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不斷增強,但是質的增長與量的增長不能同步,因此,中國縫紉機工業無論是產品品種、質量、檔次還是行業的技術、工藝、管理水平都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
隨著世界范圍內縫制機械產業的調整和轉移,技術、資本及人員的流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中國的紡織、服裝、鞋帽、箱包、裝飾等縫制業一直都是最為重要的出口產業,跨入世界經濟一體化后,作為中國最具競爭優勢的產業,都會得到飛速發展,相應地對縫制機械產品的需求及產品品種、質量、檔次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促使縫制機械企業必須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縫制機械工業體系已日臻完善,區域結構調整趨于合理,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整機、零部件生產企業間專業分工與協作體系已經形成,產品門類基本齊全,行業研發力量不斷壯大;社會化生產程度、產品質量檔次以及技術與裝備的水平不斷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越來越強。
記者: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應做哪些戰略調整?
田理事長: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給中國縫制機械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加入WTO后,紡織、服裝、皮革、箱包等縫制業的快速發展,為縫紉機行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國內服裝企業對縫制設備的需求呈現新的增長,而中國縫紉機產量居世界首位,產量大,質量穩定,價格低廉,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世界經濟一體化給中國縫紉機工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要求行業依靠自身的力量,快速轉換觀念、調整結構,加快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提高整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為打造制造業強國而竭盡全力”
記者:中國工業縫紉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產量雄踞第一,但質量并沒有與產量同步,協會任重而道遠。
田理事長:是這樣的。產量大是個喜人的局面,說明中國是縫紉機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強國。質量全部提升了,才能走向強國。
面對這種態勢,協會將要加大工作力度,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深化指導性和引導性,推動行業與市場健康發展。同時強化服務性功能,為整個行業和企業服務,為打造縫紉機械制造業強國而竭盡全力。
在聯系采訪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秘書長楊曉京先生、信息部主任張小瓊女士的大力支持,筆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推薦新聞
千百度2020年收益大跌28.7% 扭虧為盈錄得溢利560萬元
3月29日晚間,公布2020年業績,總收益為15.394億元,同比減少28.7%;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毛利減少25.8%至8.607億元,毛利率減少4....
[詳細]
熱門鞋業專區
品牌要聞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