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為主:將你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2005-08-22 17:04:02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人們常說,某份工作做久了,身上就會留下這份工作的痕跡。你的氣質、言語、行為、思維方式等都會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你的職業特性,在某些職業表現得尤其明顯,譬如銷售、培訓師、律師等。所以,有時候不需要通過測評、深入的交談與評估,人們就能通過簡單的接觸憑直覺判斷某人是否合適從事某些工作。當然,作為職業顧問,我會盡量避免這種先入為主的判斷。不過,事實證明很多時候直覺是正確的。
Alice去年畢業于上海某大學會計系,大專學歷。這幾年因為大學擴招,她學歷也不高,以及其它一些原因,直到臨近畢業她也沒有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最后,經親戚介紹,到了一家工業產品公司做銷售。
從第一次與Alice做電話溝通,到和她面談,就覺得她不太適合做銷售。電話中,Alice的聲音很輕柔,說話速度慢,給人不自信、不堅定的感覺;見面后,可以比較明顯地感覺到她的拘謹與不安;談話時,她的眼睛不是看桌子,就是投向遠方,很少與我進行目光的交流;交流中,很多話題都是由我發起,她回答之后我經常需要進一步的追問……
Alice說,自己也覺得不太適應銷售的工作,可現在就業形勢不太好,所以她還是很珍惜這份工作,工作很努力、很勤奮。可是自己的付出并沒有換來業績。自己的直接上司是親戚的好朋友,在他的幫助下,自己每個季度的業績指標才能勉強達成。她覺得,自己的工作方法可能有問題,或者需要參加一些銷售技能方面的培訓,所以前來咨詢。
彌補劣勢還是發揮優勢?
對于Alice來說,改進方法、參加培訓能解決問題嗎?還是要考慮其它的解決方案?從直覺、深入的交談與評估后,基本上可以判斷Alice不適合做銷售。即使進行相關的培訓,也是事倍功半,不會有好的效果。
《職業興趣》、《能力》兩份測評報告也支持了這種判斷。在職業興趣中,Alice企業型得分很低,即她不喜歡做競爭性強、需要經常與外界打交道,運用溝通能力與說服能力的職業,譬如銷售。她常規型的得分很高,這種類型的人喜歡按計劃辦事,樂于完成指令性的任務,不喜歡冒風險,避免復雜的人際關系,適合從事會計、秘書、公務員這樣的工作。
在《能力》測評中,Alice得分最高的是數學,即善于對事物間的關系迅速做出定量的理解、分析和判斷;得分最低的是表達能力,這可是從事銷售必備的一個能力。
從她的專業、測評報告都顯示,財務會計的工作更適合Alice。于是我問她喜歡大學的專業嗎?想過尋找財務會計的工作嗎?Alice說挺喜歡自己的專業,而且大學成績也比較好。可是去年尋找工作時,一連串的失敗給了她很大的打擊,令她對自己能否從事這類工作產生了懷疑。
她為什么沒有獲得和專業相關的工作呢?經過進一步的了解,可以判斷并不是因為她專業知識與能力的欠缺,而是在于面試中她和人交流溝通的方式,包括禮儀、言談、舉止等。后來我給她的建議是,去尋找財務會計類的工作。并給她提供了溝通方式、面試技巧方面的建議。
一個半月后,接到Alice的電話,她告訴我已經到一家工業產品公司做會計助理了,現在的工作狀態好多了。和她接觸以來,我第一次聽到Alice爽朗的笑聲。
將你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在職業規劃中,能力是知己的最重要方面。它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即具備相關的職業能力不一定會成功,但缺乏就肯定不會成功。
不同的職業具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我們要判斷自己具備從事何種職業的能力,即要知道自己的優勢能力。
發現了自己的優勢能力,還要善于運用,否則你的優勢就是白白浪費,毫無價值。就像一顆鉆石,如果沉在海底,就無異于破銅爛鐵,只要把它撈出來,真正使用,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我要強調的一點是,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于其最強的優勢領域,要多花點時間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花很多時間去彌補劣勢。如果你缺乏空間能力,卻要從事建筑設計;你對數字不敏感,卻在當會計。你不僅很難取得大的成績,甚至工作也會很吃力。彌補劣勢,雖然有時確有必要,但它只能使我們避免失敗,而不能使我們出類拔萃。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求職:千萬別只顧面子丟了里子
- 下一篇:去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