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讓他們從“藍領”步入“銀領”
2005-08-22 16:17:17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你們不要‘炒’高考狀元,應該‘炒’一‘炒’學習成才的進城務工人員”,一位教育部負責同志日前對記者誠懇地說。相對于“藍領”,人們把學習成才的進城務工人員稱之為“銀領”。
應當說,從“藍領”到“銀領”,是進城務工人員順應社會發展的角色轉化。不知從何時起,一批又一批農民離開家鄉,到陌生的城市里謀生。如果說他們起初還滿足于流汗掙錢過日子,那么,久而久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已經意識到了差距:因為知識欠缺,掌握不了新技術,無法適應產業升級換代的需求!于是,在結束了一天緊張的勞動之后,他們又走進了教室,使慣了錘子、鐵鍬的雙手重新捧起了久違的課本,他們中間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技術員、管理員和一大批技能型工人,變成“銀領”。
2004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2936元,其中20%來自進城務工收入。許多省的勞務收入已經相當于甚至超過全省的財政收入,如四川省去年外出打工收入474億元,相當于省財政收入的1.4倍。假設更多的“藍領”轉化為“銀領”,那么這些進城務工人員的勞動力將會進一步釋放,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這也是新形勢下工業反哺農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銀領”對于社會的發展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型工業化在本質上就是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必須依靠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依靠規模宏大的技能型工人。事實是,我國現有的1.2億進城務工人員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0%的人員沒有受過職業技術培訓。技能型人才的緊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制約瓶頸。
“藍領”轉化為“銀領”,最初是個體自主選擇的結果。而今,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意識到技能型工人的不可或缺。但愿在各級職業培訓機構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藍領”變成“銀領”。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物流人才需求兵分兩路穩定增長
- 下一篇:香港5所世界百強大學PK,港大C位岌岌可危?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