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策略與推廣策略誰先行
2005-08-18 14:25:36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想起“整合營銷傳播之父”唐.E.舒爾茨曾玩笑般地感慨:“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沒早點來中國”(可見中國這塊龐大的“營銷蛋糕”是何等的誘人)。
既然祖師爺發了話,小輩們安敢落后,于是乎有關營銷的論調鋪天蓋地而來,于是乎更加精益求精而大談“銷售手段”、“銷售策略”、“銷售模式”等等的口號鋪天蓋地而來。誠然,營銷的目的包含銷售效果不假,但是只重銷售,不重其它,似有一葉障目、舍本逐末之嫌!
營銷,其本質是推廣與銷售結合互動的市場行為;營銷策略無疑也就包涵推廣策略與銷售策略。快速消費品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等概莫能外!
筆者認為,推廣策略是解決賣什么的問題,而銷售策略是解決怎么賣的問題,二者相輔相成,但是操作上,推廣策略應該是先行一步的。
營銷嘛,先“營”后“銷”,未營“謀略”何銷“市場”?
市場營銷就是要把產品推介給目標人群并產生消費行為,為了把產品推銷給這個人群,必然要針對這個人群進行有的放矢地勸說,這“說什么”也就是筆者所說的推廣策略。“推廣”在市場營銷的過程中起到如何啟發消費者需求的作用,其中包括如何定位消費者,如何定位自己的產品,如何利用不同的媒體方式等等。
比如說有名的長安街上的豪宅“貢院6號”,就是一個針對“超富業主”推出的“稀世價格”產品,誰敢說沒有這個大的推廣前提,就無端端冒出個“貢院6號”?
在筆者看來,推廣是現時本土企業普遍的軟肋,因為推廣不利或不會推廣,迫使很多企業一直用銷售的思維去考慮和解決問題;迫使企業甚至很多營銷人員一直把銷售當成圣經;迫使在銷售努力到極點后轉而投入到終端的肉搏戰當中,比如中國的電視機市場,目前似乎大家惟一的競爭手段就是打價格戰。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推廣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可以這么說:誰先把握和運用好推廣的利器,誰就能在市場上獲取成功。
作為一名品牌營銷策劃工作實踐者,筆者以為,推廣和銷售就像一個企業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就如同走路一樣,但總得要先邁出一條腿來,才能走得穩當。看看兩腿蹦著“走路”的,除了僵尸,沒有不摔跤的。而推廣則應該是邁出的第一步。
筆者服務的每一個項目,均是以出奇、出新、實效的策化推廣思路打動客戶,從品牌診斷、品牌定位到推廣策略、廣告創意、媒體公關、活動策劃等,靠此內功博得客戶信任,從經手項目的良好甚至是火爆的市場表現來看,推廣的助益是頗為關鍵的。
有不服氣的,拿美國等發達市場作比來和筆者“理論”,說人家的產品甚至不用或很少打廣告,靠渠道和網絡就足以做的很好了,中國應如是。這種“對比”很好笑。中國是一個不斷開發、拓展的市場,營銷工作的重點是怎樣獲得新的客戶;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則是一個飽和的市場,品質、渠道、外觀、服務速度等方面彼此的差異都不大,消費者是在品牌之間做取舍,這就決定了銷售手段、方式等至關重要。盲目的對發達市場的理論施行“拿來主義”,只會導致很多銷售“專業人士”的自我膨脹。這倒又讓筆者想起一句經典的話來――“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似乎已是很多人忽視“推廣策略”重要性的固有心態了。
或者,有朋友也會問,很多企業和品牌不都是先有了產品,甚至都賣了一段時間了,經銷商都有一個排了,然后才請的咨詢、策劃、廣告機構做推廣的嗎?這樣以來,豈不是銷售策略先行而后才是推廣嗎?
能夠提出這樣問題的朋友,估摸也不是一般之輩。但是,這里面有一個非常微妙的、極易露過的邏輯,說白了就是有個小問題――“請問:如果真賣得好,掙大錢了,企業還請這些咨詢、策劃、廣告公司作甚?”
正如文章開始時提到的,推廣不僅僅是簡單打幾篇廣告而已,而是包括定位、傳播策略在內。或者這么說,在產品開始設計時,就已然包含“推廣”的內容了。所以,有些企業都開始賣貨了,然后再回過頭來重新請更好的外腦,只能說明,企業前期的推廣是不成功的或是有問題的。以至于,就算是有了經銷商了,也不能算是企業銷售大功告成。因為,前期的推廣的效果并未把企業的核心訴求表述清楚,并未建立企業產品競爭力的差異化優勢,如此一來,就算是手下有經銷商,估計也是人心分散、搖搖欲墜的架勢。
推廣與銷售的整合才是營銷。
但是我們看過的很多大師的營銷類書籍,都更多關注于銷售層面,比如被營銷經理們奉為營銷理論中的經典的4P理論,即使在今天,幾乎每份營銷計劃書都是以4P的理論框架為基礎擬訂的,幾乎每本營銷教科書都把4P作為教學的基本內容,幾乎每位營銷經理在策劃營銷活動時,都自覺、不自覺地從4P理論出發考慮問題,從產品、價格到渠道、促銷,都是實打實的賣貨之術。
到80年代,美國勞特朋針對4P存在的問題提出了4Cs營銷理論:(1)瞄準消費者需求。(2)消費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3)消費者的便利性。(4)與消費者溝通。
以致后來美國的DonE.Schultz又提出了4R(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新理論,闡述了一個全新的營銷四要素:(1)與顧客建立關聯。(2)提高市場反應速度。(3)注重關系營銷。(4)回報客戶。
上述理論,對于賣什么似乎都著墨不多,但在實際過程當中,推廣機構發揮的效應又往往是非常關鍵和巨大的。所以也就有了90年代美國西北大學名教授舒爾茲提出的整合營銷傳播理論來,他認為,在這步調快速、資訊爆炸的市場,消費者處理營銷資訊的“淺嘗”式手法,使得廠商的產品或服務訊息必須清晰、一致而且易于理解。必須要使企業從各種渠道發出的營銷訊息保持“同一種聲音”。整合營銷的精髓就在于通過資訊整合來提高注意力的使用效率。
舒爾茲先生的理論倒是能夠較好的佐證筆者的想法。
看看下文吧。
在知道了推廣策略先行的意義后,我們還需要明了不能一廂情愿、孤立地把一個消費者不喜歡的產品強加給消費者,不管我們是采用何種銷售方式,都必須先了解消費者,并讓消費者認可你,然后才能產生銷售,所以筆者說,銷售是建立在推廣效果達成的基礎上來完成的。
從建立品牌的角度看,銷售是就商品而賣商品,而推廣則強調于打造差異化。
在對銷售策略與推廣策略二者進行深入分析后,我們可以發現:市場經濟越發達,消費者需求越理性。中國目前還不太成熟的市場營銷環境,加之中國特有的區域性差別,消費者感性度高,理性度相對較低,由此也給企業引導市場,傳播創造消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二者沒有誰好誰劣、孰重孰輕之分,二者的整合才構成營銷,就如同沒有真正的賣貨捷徑一樣,真正的捷徑在于對消費者的透徹分析,對品質的良好把握,對價格的準確預定,對渠道的良好維系,對賣點的精準提煉等等。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曾有過女大學生喜用奶瓶喝水的個性風潮,我們就不能一味地直向她們兜賣奶瓶,而是先要了解她們喜歡用什么樣的造型和款式。這就是一個思路問題。適用于房地產,亦是相同道理。
有一個故事,應該能夠更加強化一下這個觀點。
文革時批判大地主李老四,把他兒子找來說打倒李老四,被逼喊出來,他兒子喊“打倒俺爹”,全場數萬人也跟他一塊兒喊“打倒俺爹”。可見企業產品抓住差異化的重要,可見推廣先行對于企業營銷的重要。
從4P到4C再到4R也好,從推廣和銷售的關系辯證也好,都只是營銷系統的一個環節,或者可以這么套用一句經典語句來總結筆者的觀點:推廣的一小步,銷售的一大步!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營銷審計:現代營銷新舉措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