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IT評估 如何改進公司績效?
2005-08-08 16:55:28 來源:AMT公共知識庫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現在有一種怪現象,少數的高業績的財經服務公司實際上比大部分低業績的同行在信息技術上的投入要少。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這些公司可以從投入中得到更多的回報。
現在有一種怪現象,少數的高業績的財經服務公司實際上比大部分低業績的同行在信息技術上的投入要少。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這些公司可以從投入中得到更多的回報。
“評估什么,獲得什么”,這是管理上的真理。所以,不足為奇,很少有財經服務公司能使信息技術投資的回報最大化,不管投入的是美元、歐元、英鎊、比索、西幣、日元還是其它任何一種貨幣。埃森哲近來的一個調查的確證明了為什么那么多在其它方面都很明智的公司卻在這個領域誤入歧途,同時調查最后指出怎樣能使這些公司回到正軌。
這不是說低業績的公司沒有對他們的信息技術業績進行評估,實際上他們大部分都有評估。而問題是,他們評估的不是能獲得高業績的關鍵指標,他們沒有評估或忽視的卻恰恰可能是很重要的。
埃森哲的這個調查,是由圣地亞哥一個獨立的調查公司CIC實施,由CMP傳媒公司的商業技術小組運作的。這個調查包括對一百個至少有5000員工的銀行、財政和保險公司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主管進行的電話調查。他們對涉及信息技術評估尺度、管理實務和戰略的19個問題進行了回答,回答結果讓我們更加確信,大部分的財政服務公司不能使信息技術的大量投資和獲得高業績之間達到平衡。
獨樹一幟
有時候,好像高業績公司跟別人幾乎唱反調。比如說,他們強調評估信息技術的效度。這也不足為奇,這次調查中有多于75%的財政服務主管回答說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效度進行評估。
然而,當高業績公司提到信息技術的效度時,他們指的是支持他們的客戶戰略的效度。相反,只有35%的人回答說他們還把客戶滿意度作為評估信息技術的效度的一個重要標準。
同樣,當這些領頭公司評估信息技術的效度時,他們采用的變量有花在任務模糊的項目上的時間,造成項目延誤的根本原因以及花在所有權上的三到五年的費用等。然而,在調查中只有不到20%的人回答說他們有評估所有權的花銷,而只有不到5%的采用服務質量作為尺度。總的來說,這個調查證實了一個公認的觀點,就是大多數公司的信息技術太狹隘、孤立或者完全與高業績商業運營方式所需要的信息技術管理方式脫節。
當問及他們認為什么應該成為信息技術優先考慮的因素時,許多信息技術主管回答是“降低成本”、“商業的連續性”、“符合法規”或者甚至是“可升級的企業技術和平臺”。相反,對一個高業績財政服務公司來說,信息技術第一位的因素是在繁榮良性的循環中有效地對信息和技術進行戰略性應用。一個主要的資本市場公司應該處在財政領域起帶頭作用的公司之列,這些公司不僅能認識到他們要為進入這些商業循環做好準備,而且要采取行動,積極投入。
證券業的大多數系統至少有20年的歷史了,已經失去了滿足當今全球市場瞬息萬變的要求的速度和能力。所以當公司通過與埃森哲合作,先規劃出一個運營的新方式。這種新方式采用更靈活的技術以更好地適應證券業面臨的所有變化。當對信息技術采用投資組合管理方式時,由公司決定它哪方面的商業實力可以生產最大價值,可以最靈活地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然后公司對信息技術的首要因素重新進行組合,使之符合新規劃的戰略意圖,改變整個信息技術的效率和效度。
缺乏真正的技術創新
調查中只有25%的人回答說他們對技術創新投資很大,占整個信息技術的投資預算的15%還有多,尤其投在那些可以消除壁壘、增加競爭優勢或在市場上造成大幅變化的技術上。還有同樣比例的人說他們用于這種創新的預算還不到5%。
這個結果突出了在高業績信息和技術管理上的最有意思的差別中的一個。業績一直很好的公司強調商業和客戶,他們對信息和技術投資采用一目了然的投資組合管理方式,并從這些投資中要求商業回報。回報高的公司在技術上的投資要比平均水平低15%到20%,而大約40%的花銷是靈活支配的,這就能使他們調整技術投資使之與主要的價值驅動因素相吻合。
另一方面,公司投入回報遲緩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句名言:“如果沒壞, 就別修它”。這些公司只有30%或更少的投資是自由支配的。當然,從這句名言得出的必然推論是當它壞了,就必須得修,而且要付出代價。但低業績公司大約70%或更多的信息技術投入是不能自由支配的。他們的投資回報少就是因為他們的技術投資沒有和價值驅動因素掛鉤。
例如保險業,就面臨著落后的核心事務處理系統已經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的問題。許多行業的配給、產品和理賠系統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而且當初也只是為很少的幾個相關的同種產品設計的。隨著產品投資組合的擴大和新渠道的出現(如客戶關系管理、自助支持等),保險公司對日益陳舊的傳統系統不斷進行擴充。結果,許多保險公司的發展卻受到僵化低效的系統的阻礙,這些系統不光要有大量的花銷用于維護,而且保險公司很難通過這些系統把產品介紹給客戶或根據客戶具體要求定制產品。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他們不得不在短期調整和不斷升級上投資,這就降低了公司為增加競爭優勢在以信息和技術為基礎的創新上的投資的能力和欲望。
法國第三大保險公司,安盟保險采取了不同的措施。2002年,安盟開始著手重新設計信息技術系統,著眼于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更新和降低成本。通過埃森哲,安盟正在建立一個單獨的信息技術群,這個技術群到2007年能節省成本四億五千萬英鎊。到那時,安盟能從每年降低的成本中獲益一億五千萬英鎊,而且還會形成一個擁有工業加工、服務層管理、最優的系統運送和成本控制以及合理的辦公室后勤系統的最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這就為安盟采取戰略主動提供了投資空間。
評估尺度是關鍵
很有趣的是,高業績公司和落敗者之間的區別不是投資的數量,而在于他們評估的對象。例如,有的利用平衡積分卡從四個角度追蹤信息技術的業績:客戶滿意度、員工滿意度、管理效度和質量。這種評估方式使信息技術系統能從更廣的系統任務的角度評估業績。這樣,讓人對結果負責,把員工和信息技術的真正目的和商業任務結合起來。
當然,精確的評估尺度的選擇會因業務和行業的不同而異。像安盟和其它一些財政服務領頭公司強調,通過與公司真正的經濟價值驅動因素掛鉤的信息技術尺度來控制信息和技術能力。當信息技術驅動因素與這些尺度不一致時,它們就不能很好地促進業務發展。然而,許多其它財政服務公司評估的卻是與信息技術部門這個狹窄的范圍以外的東西聯系很少或毫不相干的因素。所以,如果他們最終能有結局,也往往是不成功的,業績也不會好。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由“顧客永遠是對的”看中西方企業管理的差異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