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頭應善用“保齡球效應”
2005-08-08 15:19:59 來源:四川工人日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在保齡球練習場上,如果一個人一球打倒7個瓶子,還剩下3個瓶子。那么,此時身邊的指導者會有兩種反應,一是批評指責:“怎么搞的,還有3個沒打倒!”二是報之以微笑和肯定:“好!打倒了7個!”對此,打球者也有兩種反應,對前一種評價,打球者會不服氣地想:“你怎么就沒看見我已經打倒了7個!”對后一種評論,打球者會自責地想:“怎么搞的?我為何還剩3個?下次一定要全部打倒!”
筆者認為,要想更有效地發揮班組員工的聰明才智,激發他們潛在的業務技能,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保齡球效應”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企業班組長管理水平有異,有些班組長習慣于用指責來對待和處理員工在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過錯。“保齡球效應”告訴我們,肯定和鼓勵比批評與指責更有助于下屬改正自己的過錯,當下屬在工作中出現失誤與過錯后,如果班組長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就易引起下屬的逆反心理,甚至導致其破罐子破摔。相反,如果此時班組長能夠首先肯定下屬積極的工作態度,然后再與下屬一起找出產生失誤與過錯的原因,引導其總結經驗教訓,不僅會使下屬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而且有助于下屬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從目前企業人員結構來看,由于用工制度的靈活性,企業招聘新員工的人數越來越多,而大部分新員工來自農村,文化層次普遍偏低,業務技能參差不齊。如:筆者所在的松藻煤電公司打通一礦,采掘一線新工人占井下人數的60%,而這些新員工只是經過短期培訓就進入采掘崗位,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偏差,稍有不慎,新員工極易背著思想包袱進入工作崗位,給班組日常管理埋下一定的隱患,這就要求我們的班組長妙用“保齡球效應”對癥下藥,及時解除每位員工的思想疙瘩,激勵他們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干勁。
打通一礦“十佳”優秀班長侯勇告訴筆者:“只要你用心經營,用心溝通,妙用‘保齡球效應’去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那么,班組日常管理工作定將日漸完善。”(陳蘭蘭)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有一種管理叫“簡單”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