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領導力是管理自我
2005-07-04 16:49:33 來源:HBS Working Knowledge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是“恐懼失敗”還是“快樂地做事”?邏輯和直覺對營建高效管理哪個重要?Parikh有自己的說法
談及卓越的領導力(leadership),人們會驚訝于它的書籍的汗牛充櫝和實踐的步履艱難。有無數書籍告訴人們如何做一個高水平的領導者,但當被要求列舉出自己所仰慕的領導者時,很多人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Lemuir集團董事Jagdish Parikh認為,上述狀況恰恰反映出我們對 “領導力”理解上的偏差。所謂“領導力”并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它代表了有志成為領導者的人認識自己和管理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實踐逐漸習得的一種能力。
“除非一個人懂得怎樣管理自己,否則讓他對他人有效管理也是一種奢望”,Parikh說。
在與哈佛商學院MBA就“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進行探討時,Parikh闡述了管理者所需要的“積極思考”(positive thinking)的技能以及壓力的諸種負面影響。
壓力等于動力嗎?
“壓力(stress)是否能令我們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很多管理者相信,壓力能使人更專注,就像飛行器需要源源不斷的燃料供給那樣。Parikh本人在做MBA學員時也將這一觀點奉作佳臬。但是孩提時代家長們的教誨至今仍在耳邊回響——對一個人的生活來講,最重要的事是隨時感到快樂和滿足,盡己所能卻又不為結果過多憂慮。但是進入商學院,則又是另外一番情形,學員們被告知“永遠不要對自己滿足”,“壓力是達到目標的必備要素”。
“從哈佛畢業后我去了孟買,在那里獲得了我想要的成功”,Parikh說,“但是工作壓力及其引發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種種不適讓我深感疲憊。我在想,有什么方法能讓我在為成功奮斗的同時,獲得人生的快樂和滿足?”
答案并不深奧。Parikh指出,對自己的內心進行檢視,發現自己的真實欲求,對于“持續不斷地創造佳績”十分重要。當管理者出于“失敗恐懼”而忘我工作時,他們或許會贏得很高的效率,但卻不能持久——“腎上腺素對激發效率很有用,但從塑造理想的生活姿態來看,我們希望從‘對失敗的恐懼’轉向‘快樂地做事’”,“除非人們對自己始終感到滿意,否則這種動力將不可能持久”。
“學會‘快樂地面對自己’”也是一種技能,其重要性不亞于任何一種現存的商業技能。處在管理層級的人和一般的人士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會不斷地問自己:我是誰?我究竟想要什么?而“想做”和“能夠做”之間也常有某種程度的不一致,就像是每個人呈現在個人生活、職業場所和社會公眾前的面孔也常常有所不同一樣。
分享和提供助力
在Parikh看來,“領導”意味著分享和提供幫助。“信息、主意(idea)、事務,等等,都是分享的對象。”領導力“并不相當于某種特殊地位或戰略,它實質是你真實生活方式的一種反映。有成效的領導不會只靠邏輯分析對事物進行判斷,他還會將邏輯分析與直覺相結合。數字化的推斷不能單獨存在,還應該與形象思維結合在一起。很少有某個愿景能充分調動公司全部職員的能量,真正有效的領導來自對自我的深刻洞察和”管理“,這樣的一種能力令構造學習型組織、團隊協作(group synergy)成為可能。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企業管理中“黑”與“白”的辯論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