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內人士踢爆行業黑幕:咨客月收入過萬
2005-06-07 17:48:46 來源:新快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廣州整形醫院到底如何運作的?一些醫院一年動輒上千萬的廣告宣傳費從何而來?醫院在引導患者做手術時藏有什么貓膩?今年4月27日下午,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內某靜謐的茶室,在廣州某某整形醫院工作的業內人士阿輝(化名)勇敢地站了出來,接受了新快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大爆廣州整容業內幕。以下是阿輝與記者的對話實錄。
“可以不買所有人的賬,但必須要買咨客的賬”
記者:客戶來到醫院,怎么了解自己想做項目的各方面情況?比如醫生水平、手術的安全性與效果、收費情況等。
阿輝:這些統統是由咨客向客戶講解。
記者:咨客講解?咨客比醫生還專業?他們都是些什么人?
阿輝:大多是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護士,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往往能說會道,客戶很少有不被她們說動心的。醫生只負責動手術,客戶在決定做項目之前只能和咨客接觸。醫院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揚人所“長”。咨客的收入來源全是靠拉到客戶所做項目的提成,多拉多得,因此工作積極性很高。這樣既維持了醫生形象(不拉客戶),又能讓醫院的客戶源源不斷。
記者:按你們醫院的情況,咨客的收入怎么樣?
阿輝:收入不低,因為提成高。在我們醫院,一個咨客的月收入至少在萬元以上。我跟你說,提供整形材料的開發商可以不買醫院、醫生的賬,但必須要買咨客的賬。一個產品走得好不好,關鍵就看咨客向客戶推薦得積不積極。
記者:咨客不是按整形材料的品質好壞、價格高低來給客戶推薦?
阿輝:關鍵是看產品開發商會不會“做人”。以植入假體的隆胸手術為例,有一種材料品牌就是因為代理商“不會做”,給咨客的提成低,所以在市場上走得不好,其實它的形狀和手感都是蠻不錯的。
“咨客”是拿“三家的”
記者:整形醫生接到的項目多少是否也要看會不會“做人”?
阿輝:當然。因為把客戶推薦給哪個醫生全由咨客掌握,誰會“做”(給咨客的回扣多),誰接到的項目就多。咨客是“拿”三家的,拉到一個項目,從醫院、產品代理商和醫生處都有提成。從某種意義上說,生意成不成,咨客起決定作用。
記者:也就是說水平高的醫生不一定收入高?
阿輝:是的。我就認識一個水平很高的教授,說話很直,就靠技術吃飯,不愿和咨客打交道。他很少接到上萬元的大項目,經常是些割雙眼皮之類的小手術。收入自然比其他醫生低。
記者:要低多少?
阿輝:低很多啊,但再怎么低,一月也能掙個2、3萬。整形醫生收入很高的,有醫院就曾在報紙上打過“百萬年薪聘醫生”的廣告。
記者:整形醫生年薪能達到百萬?
阿輝:不知道,也許是開玩笑的。不過整形這一行什么希奇事都有。百萬年薪不好說,但做得好的話,接近百萬是沒問題的。
“要是懂行的客戶,砍下個七八千沒問題”
記者:醫院每個項目的標價都是固定的嗎?
阿輝:基本上吧。不過客戶可以砍價,大多數都給打個9.5折。當然也要看人來,懂行的客戶往往能砍得比較多,如磨骨之類2萬多的項目,有客戶能砍下七八千。就是這樣醫院還是能賺不少。
記者:什么項目最賺錢?
阿輝:磨骨。磨顴骨是25000元,磨下顎是18000元。這都是沒成本的,不像隆胸,每次都有材料的成本。像一種假體,醫院收費是25000元到28000元,但是買材料需要6000來元,相比之下隆胸就不如磨骨賺錢。記者:以做一次磨骨為例,25000元都包括了什么費用,還需要支付其它費用嗎?
阿輝:當然要。還要交2000元的手術費,再加上住院費(醫院每天最少80元)和醫藥費等。
記者:還要交2000元的手術費,那250000元是什么費用呢,磨骨又不存在材料費?
阿輝:這個嘛,應該就叫“磨骨費”吧。反正大一點的項目都要支付2000元的手術費。這是規矩,不是極其特殊的情況不能破。(劉流)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