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幫員工搭建技術交流平臺
2005-04-07 16:37:09 來源:工人日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重點。留住人才特別是技工人才是一個社會公認的難題,當前許多企業破天荒開出高薪聘用技工,其意義和目的三言兩語難盡。但好事還需辦好,尤其是經濟激勵這根杠桿,既要考慮它的支點,又要考慮它的力度,否則就有可能形成一把“雙刃劍”,使有技者固步自封,技不傳人保高薪;無技者悲觀失望,自甘墮落喪斗志。前不久,筆者就此問題對重慶松藻煤電公司部分班組員工進行了調查,沒想到許多員工竟然發出了頗為相同的聲音:企業應為班組員工搭建起技術交流的和諧平臺!歸納他們的說法和看法,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抓教育引導,引導員工通過提高技能來提高薪酬。許多班組員工都曾羨慕甚至妒忌別人的薪酬比自己高,有個別人甚至為了得到高薪酬不擇手段。企業應及時引導教育員工,使他們明白技能越高薪酬才有可能越高的道理。同時要讓技能較高的員工看到,他們技術水平的提高與同事間的交流與溝通相關,不要認為自己的本事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要看到自己有些經驗是在別人的失誤和教訓中獲得的,如果沒有別人的失誤和教訓,自己也許就會走許多彎路,與人合作才是自己技能進步的階梯。
二是抓制度完善,確保評聘操作科學規范。技工評聘制度要有規范性、完整性和連貫性,制度從開始形成到最終落實、技工人才評聘從開始推薦到最終評定,整個過程要規范,應該有一個公正的評判標準和極具準確性的依據。這個標準應通過民主程序產生,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且帶有剛性并可量化的東西。可目前既有剛性又可量化的指標考核體系還不健全,在許多評審的過程中還存在憑印象考評的現象。筆者在打通二礦調查時就碰到這樣的情況,采煤隊一位職工代表在投票評定技工人才時,有人問他投了哪些人的票,他卻說:“投哪些人嗎?我都不了解,還不是順手打鉤。”筆者認為,應以此為戒,企業有關部門應在評審前及時向參與者提供準確的相關依據。
三是制定帶徒授藝措施,搭建技術交流平臺。一個人能夠成功地掌握一門技術,肯定不是幾滴汗水就能換來的。所以,我們在主張技術工人留下絕技的同時,應當看到他們在獲得絕技時付出的艱辛,他們傳授技能應當得到回報,只不過回報的方式必須規范,不能像菜市場賣菜那樣無序叫價。要看到,他們在提高技能的過程中,企業不僅無償提供了實踐舞臺,而且還給他們支付了培訓成本。所以,建立規范的師帶徒制度,搭建技術交流平臺,使師傅帶徒弟能夠享受應得報酬,這是保證技術能夠有效延續的比較妥當的方式。當然,對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將徒弟帶出來的師傅,也應當有一定的考核措施。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企業迅速擴張 管理如何跟上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