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鞋之都晉江管窺中國運動產業
2005-03-08 11:09:39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晉江產業概況中國福建省晉江市,下轄15個鎮1個農場、385個村(居)。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公里。總人口102萬。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輕工產業鏈的一條終端,引起了晉江體育(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晉江體育產業主要以經營(生產)旅游、休閑、運動(專業)類的鞋業、鞋機、鞋材及其它相關產業為主體。在同一經濟區域內,達到供應鏈流程的小環境為依托,上下游產業互為經營合作關系。
晉江制鞋企業多屬中小型,難以形成規模經濟,相互競爭激烈,不易協調。從企業規模上看,擁有職工人數在100~400人的企業占整個企業總數的68.29%,不足100人的占19.5%,400人以上的占12.20%.如果我們將晉江的制鞋業進行細分,那么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型:OEM型、品牌經營型、兩者兼備型。
首先,我們要解讀何為“OEM”,OEM是國際通行的一種生產方式:品牌或市場網絡持有人下發加工訂單,賺取高端利潤;生產商接受訂單進行貼牌定制,賺取加工費。這種方式大量存在于我國的加工產業內。晉江制鞋業中眾多的企業多采用此種方式進行經營與生產。OEM對于生產企業來講,減少了復雜的市場營銷管理活動,經營風險小、成本低、利潤來源持續穩定的;但對于加工企業來講相應的也帶來了利潤率低、易受品牌或市場網絡持有人市場控制等弊端。
晉江現知名及大型制鞋企業在經營前期大都做過OEM加工商,也正是看清了OEM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及阻力,而且受金融危機以及中國制鞋產業鏈轉移等因素,訂單急劇減少。因此,在90年代中期晉江制鞋企業開始逐步向品牌化過度,自有掌握銷售渠道及進行品牌化改革,將原有的生產能力轉化為品牌經營的基礎;利用加工產生的利潤來貼補品牌化動作,開始形成兩條腿走路,減少市場及經營上帶來的風險,這也就形成了“品牌&加工”兩者兼備型的企業。
當90年代末期,晉江走出了一個“安踏”之后。自創品牌的較大利潤空間使晉江制鞋企業開始成批量的、大規模的品牌改制。品牌作為產品的商業名稱,在現代化的市場動作中不僅僅提升了利潤空間,而且作為企業經營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已經慢慢由初期的想法最終落實于實踐當中。而在2008年奧運會對體育產業的刺激下,近兩年除部分企業進行品牌化動作之外,一些具有資金及渠道優勢的個體投資者(或原代理商、渠道商)也在進入這個領域。他們設立單一的品牌企業,通過晉江強大的加工優勢,利用已掌握并熟悉的市場品牌動作方式,成長為新的“品牌或市場網絡持有人”。
現象到本質――產業的優弊如果單從產品的生產規模及數量上來看,晉江作為國內最大的體育運動系列產品的基地來講,它無非是具有領先意義的。作為普遍個案來對晉江進行審視,晉江體育運動產業的繁榮如同眾多南方產品專業地區一樣,都是沿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這樣一個生存與發展的道路成長起來的。從它的優勢我們可以看出它的成長過程:
1、優越的地理位置。泉州港口在貨物吞吐量連續兩年居全國沿海港口第16位、集裝箱運輸量為全國港口第12位,有著優越的運輸環境。對于出口加工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組成條件。
2、優越的人文環境。泉州自古就是有名的僑鄉,人民不僅吃苦耐勞,而且思想接受能力強,經濟眼光獨到。作為沿海僑鄉,晉江在引進僑資及獲取海外市場信息方面的條件得天獨厚,通過外援資金建廠及接受外單加工,晉江鞋企的資本原始積累在短期內輕易完成了。繁榮的經濟,為晉江吸引來了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為數眾多的行業人才也受聘而至。
3、完善而密集的產業供應鏈。自初級的塑膠制造到終端的產品生產,晉江有著完善而密集的產業群。上下游完整的供應鏈團體,解決了區域內的物流成本、信息交流、產品開發的問題。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