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屆大學畢業生的生存狀況調查
2004-12-16 17:17:11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他們中間,有的成了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擁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正在盤算著幾個月后的薪水是否有所提高;有的已經遠渡重洋,在異國的土地上低頭思故鄉;有的深居簡出,以壯士斷腕的氣概橫下一條心考研;還有的享受著創業的快感,當然也在經受著生存的煎熬。
對于已經走出校門的他們來說,面臨的已不再是拋硬幣決定自習還是上網,而是如何盡快的畢業而立,盡管許多事情只是年復一年地重復,2004屆的故事和2000屆看起來也無多大差別,但是伴隨著擴招、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創業等新鮮詞眼,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學子,因為他們身上那份未散盡的學生氣息,對現實社會有著更深刻的體驗……
職場篇:誠惶誠恐的社會新人
早上七點半,鬧鐘把睡得正香的王俊勇叫醒,盡管一百個不情愿,他還是睡眼惺忪地起了床。上班不能遲到,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小王牢記這條新人法則。半小時后,當小王在公交車上被擠得七葷八素時,他不禁懷念起幾個月前學校里的九三學社(上午睡到9點,下午睡到3點)的幸福生活。以前在學校,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12點,吃完飯繼續午睡。
面對新的社會生活,新人們既有興奮、更多不安,這段機遇與挑戰伴隨、淘汰與勝利并存、鮮花與淚水交織的職場生涯,有人說,這是大學生的心理斷奶期。
7月初,畢業于重慶大學的小張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來到福州,在一家當地知名的企業做廣告策劃,盡管整座城市舉目無親,但小張還躊躇滿志,當時就想,好男兒志在四方,何況自己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沒想到兩個月后,小張就想離開了,原因很簡單--不適應當地的文化風情,吃慣了麻辣辣的火鍋,吃不慣有點腥的海鮮,沒想到飲食習慣成了生存能力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小張的同學小吳簽的是廣州一家企業,在就業壓力不容樂觀的今天,女友不得已留在了重慶,裂痕也就慢慢出現,F在小吳有點后悔來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工作,F在和女友的關系不溫不火,誰也沒提分手,但我們都明白那是遲早的事。那時候在學校里,多好的感情啦,一畢業還不是一樣。事業和愛情,就像魚和熊掌,成為許多年輕人走出校門之后面臨的兩難選擇。
初涉職場,大學生從學校人變成職業人,有人無所適從,或跳槽,或重新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也有人則顯得恬靜和從容,今年7月份畢業于西南師大中文系,目前在東莞一家私立中學當教師的謝霽華便是其中一位。
做了那么多年學生,一直都是在臺下聆聽教誨,突然一下子變成了臺上的焦點。這種感受當然是異常復雜的,除了新鮮、興奮,還有太多的不習慣!謝霽華對記者說道。
雖然之前也做過家教之類的社會實踐,但總歸是暫時的,不像現在每時每刻都得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更何況,向同事們學習,處處留心,有利于自己業務水平的提高。當老師是小謝從小的夢想,小謝說自己已經慢慢適應了:老師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我現在只想著怎么踏踏實實地把學生教好。
調查中記者發現,這些職場新人在從校園人到社會人的轉變中,職場新人們以自己的親歷親為,品嘗到了初涉職場的百般滋味。有的剛工作一個月就想跳槽了,有的已得了加班恐懼癥,有的因不小心得罪同事而顯得誠惶誠恐。
而除了剛剛參加工作的多種感悟,另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則是,畢業生初入職場到底身價幾何?據前程無憂網站的一份調查顯示,15.39%的畢業生兩年后薪資增長了10%以下,增長了10%-30%的被訪者將近1/4,薪資有30%-50%增長的人占15.49%,增長50%-100%的占了被訪者的13.17%,而表示自己薪資比當初起薪增長了100%甚至以上的人超過了1/5。在剛畢業時,應屆畢業生的薪資主要集中于2000元以下的低端部分,占總人數的77.58%,而畢業兩年后,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則增加到了69.06%。薪金水平在畢業兩年內得到較大幅度提高,與畢業生的心態歸于平和有關。
留洋篇: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中
據統計,2003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11.73萬人,其中自費留學占93.05%。市教委外事處副處長傅明華告訴記者,近兩年我市自費出國留學生人數持續在800人左右。
如今求學海外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大家紛紛抱怨國內找一份好工作越來越難的時候,有不少人選擇了出國深造--看起來前景充滿光明的一條路。
今年7月份畢業于重慶某高校電子信息專業的劉波9月份拿到了赴英國的簽證,就讀于拉夫堡大學傳播系。他說的很坦白,去英國就是為了鍍金,畢業后肯定回來。當問及目前生活是否順心時,劉波笑稱自己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由于語言不通,舉目無親,雖然有一個父母的朋友在附近關照,但他仍然感覺十分孤獨。他明白,父母花錢把他送出國很不容易,應該珍惜,但就是靜不下心來學習。我是只斷了線的風箏。劉波說。
在加拿大留學已兩年半的張勇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記者說,為了讓孩子留學有成,家長首先要為孩子選準一所正規學校,而不能認為只要送出國門,孩子的英語就一定學得好。他的一位朋友是從云南來的小留學生,父母提供了五六十萬元人民幣的擔保金后,高興地準備來加拿大上大學,但他一入校,就失望起來--校舍比想象的差遠了,還不如他家鄉的中學;而且,學校里也沒什么可學的,來了一年,他連一句完整的英文也不會說。因為,他的生活圈子主要還是由中國人組成的。
考研篇:將豬狗不如的生活緩期執行
大四學生說,保研是過著豬一樣的生活,考研是過著狗一樣的生活,找工作則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出國?那是有錢人家孩子的事兒,找工作?太累,我還不想這么早工作,只有考研唄。羅璽笑著對記者說到。今年7月,畢業于四川大學的羅璽在重慶一家公司謀得一份文案策劃職位,然而過了不久便厭倦了辦公室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加上女朋友又在成都準備考研,再三思量之后,小羅解除了與單位的勞動合同,選擇了回到母校和女朋友一起為考研而奮斗。
保送直升復旦中文系研究生的侯體健告訴記者,當時得知獲得直研名額時,心里真是松了口氣,如今找工作難,要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現在就不用成天想著要去哪兒應聘了。再說,本科的學習培養了自己對中文這門專業的興趣,但要把它當成一門學問來做僅讀本科是不夠的,讀研也一直是我大學的目標。
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大三的時候就會選擇考研,這樣至少可以將找工作的事緩期執行,無論他們多優秀,沒有做好找工作的心理準備,找工作不如考試輕松,是許多人的初衷。
考研者的心理與此大致相當,找工作費時費力,一心不能二用,干脆放棄那條陽關道,全心攻克這座千軍萬馬爭著過的獨木橋。擠過去了天地更寬廣,今天選擇不就業,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就業。一位考研一族說:現在就業形勢這么嚴峻,競爭這么激烈,所以我打算先回家呆上一年,明年再考研究生,其間準備考取CEPA中國注冊會計師這類比較實用的證書,為將來找工作增加點砝碼。
面對就業形勢,通過讀研將自己速凍,裹上厚厚一層冰既可抵御目前的就業高溫,又可兩三年后用更高的含金量為就業添加更高的資歷和資本,這不失一舉兩得的選擇,考研這條開往春天的地鐵注定會越來越繁忙。
創業篇:你能坦然面對嗎?
畢業為了什么?工作。
工作為了什么?生活。
生活為了什么?理想、快樂、自由……
如果我正在追逐理想,如果我很快樂,很自由 ……那么,可以不要工作嗎?有人說,可以的。
就在絕大多數大學生為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奔波苦惱時,就在人們對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憂心忡忡之時,出現了不少異類,他們早早就遞上一張不就業申請表,為自己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雷佳,這位2004年7月才畢業于西部某名牌高校英文專業的學生,現在成了一家服裝店和一家禮品店的小老板。
成績糟糕,經常曠課的我,有一個優點就是,膽子大,想到就去做。雷佳第一次賺錢在大一下學期,當時每個宿舍都裝有了電話,學生中不少人有煲電話粥的習慣,看準了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她與幾位女生聯合起來,開始了賣卡生活。經過了半年的努力,整幢女生宿舍樓的電話卡都被她們包斷。一學期下來,雷凈賺了2000多元,這好像是我人生第一桶金吧。雷佳笑呵呵說,捧著兩千塊錢,那天晚上興奮到半夜都睡不著。
大三下學期,當大部分同學已經準備考研或者尋找單位實習的時候,雷佳萌動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并做了一系列謹慎的市場模擬。大四剛開學,她就自己的想法和父母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父母理解并尊重了她的選擇,并且還給了2萬元的友情贊助。憑著打工攢下的1萬元錢和父母的2萬,她開始了創業的歷程。租房子,跑業務,全是親歷親為。像她那種小作坊,沒有生意就生存不下去,曾經有數次店里的賬面只剩下幾千塊錢,幸虧及時捕捉市場信息,才起死回生。有人認為當這樣一個小店的老板根本不用念大學,但是,她的看法是上大學是為了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培養個人的品位和修養,這些都是我的工作需要的。
當同級的同學在為工作還是考研而苦惱時,雷佳忙的卻是每日的貨單報表和進出結算,閑暇之余,她還替一本女性雜志做寫手,記錄下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這可能就是我需要的吧,還是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好,想干什么干什么。
據統計,在校的大學生中有80%熱衷于打工兼職;其中,又有超過60%的學生有自己創業的意向。打工已不再是枯燥、累人的代名詞,而意在玩耍和娛樂中讓自己的荷包鼓起來。他們大至投資開店,小至伴唱遛狗,不甘寂寞地把打工玩出了他們任意想象的花樣。他們想要獲得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玩轉著興趣和人生體驗上的滿足。
采訪后記:年輕,就是資本
工作,出國,考研或者創業,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價值取向,據一些就業指導老師的分析,近來選擇出國的人數穩中有降,考研的人略有上升,創業成了一個小小的熱點,而一向被看作不務正業的自由職業者也逐漸受到青睞。大學生畢業后的選擇在逐漸走向多樣化。
采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畢業生們的飛揚和張力,不管是工作的,出國的,或是考研的,還是創業的,仿佛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揣著一個夢想,從一種無奈變成主動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向我們展示著越來越豐富的生活方式和越來越擴張的生存空間。有識之士認為,雖然大學生就業難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近兩年社會整體就業環境日趨寬松,對于真正有實力的人才來說,社會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選擇余地,畢業時選擇什么道路,不再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難題,而只需要一點無畏的勇氣就可以做出決斷。因為,即便選錯了,依然會擁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畢竟,他們還年輕,這就是他們最大的資本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把“弱項”化“賣點”
- 下一篇:北榮,那些“失敗面試”教我的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