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欺詐:老板心頭的痛
2004-12-14 17:25:4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2004年8月初,中國銀監會網站上公布了一則壞消息,兩起發生在中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分支機構的涉及2.5億元的票據詐騙案,共導致5名分行行長和35名銀行工作人員受到查處,總計造成了1.2億元的經濟損失。
“55% 的受訪公司都承認,在過去的一年,他們曾經歷過至少一次嚴重的欺詐案件,而其中85% 的犯案者都是公司的內部職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給本刊的一份叫《欺詐問題狀況及對策d的報告這樣描述。安永的調查及糾紛咨詢服務部在全世界的 25 個辦事處和1000 多位雇員,都為這份報告付出了心血。
無法回避的痛
盡管英國出現過巴林銀行詐騙案、美國發生過安然公司和世通電信的丑聞、意大利爆發了帕瑪拉特事件,但事實上,中國也是企業遭受商業欺詐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今年以來,朗訊、花旗和高盛等國際大企業的中國公司都出現了丑聞,多名高管被開除。
“在透明國際廉潔指標排名中,中國香港位于133 個國家中的第十四位,與澳大利亞并列,排在美國的前面。”安永負責企業調查的主管合伙人莫禮詩( Rob Morris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而大陸則排在 66 位,與哥爾巴尼亞、巴拿馬和斯里蘭卡并列,甚至落在納米比亞的后面。”
2000 年,科龍也做過一個統計,結果發現銷售人員利用出差的機會借走錢而一走了之,借走的款項總共有200 多萬元;科龍在對合肥美菱進行整合時還發現,應收賬款竟然達到幾個億,而這些都是企業員工違規操作引起的。健力寶集團也曾發生過多起銷售人員卷走公司資產外逃的事件。
擁有 24 萬名專業人員專門調查內部員工欺詐行為的ACFE 公司發現,有欺詐行為的雇員侵吞了公司 6% 的利潤,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年 60 億美元的巨額損失。而且,自 1996 年起,每起事件涉及的金額從8萬美元上升到了15萬美元。
“今天欺詐行為越來越多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公司結構越來越復雜,節奏越來越快,內部控制效率低下,激進的會計方法和雇員流動性日益增加等。” 莫禮詩分析說。
何種面貌出現?
雖然企業欺詐在商業周期的不同階段中都有可能出現,但隨著業務不斷擴大及日趨復雜,欺詐的范圍亦隨之而變得廣泛和復雜。
“近年全球最矚目的企業丑聞焦點均是由于出現虛假賬目,而香港和內地的情況亦十分類似,虛假的會計賬目往往是用作掩飾欺詐行為的手段。” 莫禮詩說。通過這種手段,員工可以多獲紅利、掩蔽對于資產的挪用、隱瞞損失。
和虛假賬目一樣,挪用資產也是常見的形式。雇員、第三方,或者雇員和第三方可能勾結起來挪用公司資產。如果公司雇員在一個可能對于公司有害的交易中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常會造成最終的合同價對公司不利。雇員在與第三方勾結時,可能從廠商收取回扣或者傭金。
投資方案欺詐也是常見的內部欺詐之一,包括通過許諾給消費者可觀的回報以獲得資金,其實卻用作個人用途。隨著科技進步,“計算機欺詐”或者“網絡欺詐”也浮現出來。典型的計算機欺詐是黑客進入銀行系統,將資金從一個銀行轉移到另一個銀行,盜用價格表、顧客檔案等等。
除了上述種類外,欺詐還包括保險欺詐,包括夸大要求、出具虛假報告和虛假人壽保險要求、重復要求賠償、通過犯罪來獲得賠償等;知識產權欺詐,知識產權包括專利、設計、顧客資料、知識產權等信息。很多情況下,這比公司的有形財產更重要,因此,員工或者他人想竊取這方面的資產。
根據莫禮詩的介紹,85%左右的犯案者是公司的內部雇員,屬于管理職級的犯案者占所有欺詐案犯案者的55%,較低層的普通員工則只占30%.另外,85%涉及較大宗欺詐案的管理層在職的時間短于一年。
而對于容易發生內部員工欺詐的公司,莫禮詩認為也有一定的特征可循。他認為欺詐的發生往往是因為公司管理體系有缺陷,公司未能考慮如何避免也未能采取得當監控手段。比如下列的因素可以誘發員工欺詐:監控體系存在弱點、欺詐的獲利回報高于犯案者的薪酬、被逮捕的風險過低和懲罰過輕等。
如何避免內部欺詐?
但是莫禮詩認為,就像其他商業風險一樣,欺詐風險是可以被識別、被管理、被降低的。
安永給出的建議首先是,不要聘請曾犯欺詐案的人,要進行入職前的背景調查。目前國內企業很少掌握個人的職業信息,多數只是引進一些高層次人員時才會做背景調查,一般人才求職往往只提供一份簡歷,可信度非常難衡量。莫禮詩建議企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西方的推薦信規則,或者對應聘者進行詳細的背景調查。
健力寶集團的做法很值得借鑒。它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在銷售人員的招聘時,應聘人員的直系親屬需為之提供擔保;特殊崗位的員工需同公司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協議內容之一即要求該員工在離職前后都不得做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此外,健力寶集團同廣東省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誠信聯盟,聯盟內企業的離職員工檔案信息共享,以此來預防不誠信員工加盟。
莫禮詩還建議,管理者還應該清除所有讓犯案者有機可乘的機會,減少運營中的漏洞,尤其是在與錢財物和信息、決策有直接聯系的環節。公司必須知道其關鍵信息所在,并明白這些關鍵信息面臨的風險,這樣才能采取有效監控措施;對于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來說,了解公司運營的所有程序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得越少,欺詐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時還要從多角度評估每一部分的風險;在高價值、高靈活性的問題上需要格外注意,因為“高價值、高靈活性 = 高風險”,企業還應制定具體的保安措施,授權控制。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方法不容忽視:內部的匿名舉報。ACFE 調查發現,員工欺詐被發現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匿名舉報。因此,如果企業能夠設立一個有效的熱線電話(或 E-mail )讓員工舉報公司內的不良行為,欺詐行為可以減少一半。據統計,76%的資深員工都在深切注意著公司內部不合法的現象,但可怕的是有17%的員工注意到了“碩鼠”是資深的管理人員,卻很難消除懼怕報復的心理而不敢揭露真相。
“而一旦發現欺詐事件時,公司必須采取清晰迅速及適當的行動,必須讓其他有意犯案者明白,一旦東窗事發,公司將會認真處理。只有這樣才可以對第三者產生警戒作用,并能維持誠實員工們的士氣。”莫禮詩說,“這是公司董事們必須上的一課。”
為了增加偵查欺詐事件的可能性,企業還要分散權力(公司規模較小 , 風險較高) 、采用離職面試,開展審計及調查、持續檢討并更新程序。當然,也可以宣傳懲處法規,提倡反欺詐文化(培訓、政策等)。
另外,公司還應當任命一名高級、富有經驗的獨立專員負責調查工作。莫禮詩還認為,董事必須把自己放在預防欺詐活動的最前線,不應將責任推給行政和營運部門。公司高層人士 ( 董事及審計委員會 ) 之間的相互協議,應設立清晰的目標及范圍,在發現問題后要及時確認和處理疑犯,必要時尋求法律支持并小心保護證據,謹慎及選擇性地尋求警方協助,同時鼓勵舉報及坦誠。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不少大陸和香港企業對員工內部欺詐并不重視。“安永在中國接到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的咨詢,擔心它們的監管系統不足以防范有可能出現的欺詐行為,或者不足以針對某些個別環節的欺詐行為,但香港或中國的公司則較少就有關問題表示關注。”莫禮詩對此表示擔心。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主管與業務骨干發生沖突時 主管怎么辦?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