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測評是雙刃劍 專家:謹慎對待
2004-08-02 15:25:13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教育部直屬高校今秋入學新生將進行心理測評 有專家指出心理測評并非萬能需謹慎對待
日前,教育部召開直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要求教育部各直屬高校要做好今年秋季入學新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據了解,由中國專家制定的首個大學生心理健康四大檢測量表也將運用于今秋即將進行的測評中。
在廣東,不少學校已經陸續開展了自己的心理測評工作。有專家認為,我國的心理檢測量表還處于摸索階段,心理測評不是萬能的,有著兩面性,一旦使用不當可能造成嚴重的負效果,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開展心理測評一定要謹慎。
25%新生需進行心理輔導
對廣東高校而言,大學新生心理測評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中大、暨大、華農、華師等多所高校已經有自己的測評制度。華南農業大學是廣東省較早開展心理測評的高校,建立了健全的新生心理檔案制度;中醫藥大學已經采用計算機進行心理測評;華南師范大學于2000年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詢中心,都會對新生進行心理測評。
廣州中醫藥大學以往對新生進行的心理測試顯示,有25%的新生需要進行心理輔導。據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測評機構的統計,學生中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來自學習壓力、情感問題和人際關系,各占約30%。
廣東省高校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邱泓鐘教授告訴記者,大學新生入學后,多少會產生心理失衡的問題。原因可能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大學有差距,引起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對新環境,尤其是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教學模式不適應,也容易產生困惑。
專業性是測評最重要前提
教育部特別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評定量表的研制和投入使用,對科學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學校對心理健康普查要嚴格保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不能忽視心理檢測量表的數據,也不能完全依賴這些數據。
廣東省高校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邱泓鐘教授:心理測評不是萬能的,一定要謹慎,因為它具有兩面性,做得好可以幫助學生,做得不好反而可能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中山三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潘集陽教授認為,一個人心理上的問題很多不是靠測評能測出來的。所以,要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關鍵是要在高校中設立讓學生遇到困難能及時求助的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出現問題再解決問題,才是最主要的。(秦暉、蔡嘉莉)
來源: 廣州日報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人才測評事業如何拓展?拓展思路如何?
- 下一篇:測試:你的溝通情商有多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