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奧莉:一個卓越女性的權力之路
2004-06-21 14:37:25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逆火》一書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它是一本商業明星傳記,就像惠普CEO菲奧莉納的價值,也絕不僅僅是一個男權社會的商業符號點綴而已。它揭示了人物顯赫的光環背后,那些鮮為人知的商業較量的細節。
人們注意到,在素來男人當道的商業世界里,有越來越多富有個人魅力的杰出女性,在跨國企業的管理高層嶄露鋒芒,甚至登上全球商業世界的頂層。
而說到全世界最為成功、最風光的女總裁,恐怕沒有幾個人不同意這個殊榮非惠普公司的卡莉·斯尼德·菲奧莉納莫屬。
身為惠普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菲奧莉納曾連續3年被《財富》雜志評為“全美最有權勢的商界女性”。她是硅谷為數不多的幾個年薪逾500萬美元、外加650萬美元跟業績掛鉤的高額獎金的高級經理人之一。
她精力過人,作風潑辣,口才出眾,魅力超群,愛穿名牌服裝,出行有豪華轎車,出差有“灣流”噴氣式商務飛機。
閑暇時,她常與丈夫弗蘭克·菲奧莉納一起駕著她鐘愛的“煉金術號”船出海;而她手中掌控的,是一家規模和實力屬于“航空母艦級”的跨國高科技企業。
作為一個大學時就讀歷史專業的女性,菲奧莉納最終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影響力巨大的商業名人。她的成功故事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門話題;而她在惠普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惹人非議。
美國《商業周刊》資深記者彼得·伯羅斯的《逆火:惠普女總裁的權力之路》一書就講述了菲奧莉納的傳奇人生。除了序幕和尾聲,全書共分十二章,以倒敘的方式展開。作者從菲奧莉納的德克薩斯州家族淵源,寫到她充滿變故的青少年時代,到開始甜蜜終于崩潰的第一次婚姻,再到她在朗訊科技的那段備受爭議的工作經歷,以及她最后在惠普公司的崛起。
然而,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它是一個商業明星的傳記。
通過對發生在惠普公司的一番公開化了的公司政治斗爭進行深入剖析,作者探討了公司經營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特別是公司治理中董事會的獨立性問題,高級管理者的薪酬問題,高級經理人的職業道德問題,股份公司重大信息批露和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問題等等。
聯系到像安然、世界通信、波音和帕瑪特等大公司的“丑聞”和國內頻頻見諸報端的股份公司“黑幕”,人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在市場經濟和法制建設相對更成熟的國家,比如美國,還是在經濟增長迅猛但商業游戲規則尚在建立當中的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公司治理都不是一個過時的或不切實際的話題。
而惠普是一家聲名顯赫,富有傳奇色彩,受人尊敬的硅谷高科技公司。以它和它的首席執行官為“解剖對象”,更顯出本書的份量不一般。
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惠普公司曾一度陷入了經營困境,銷售增長緩慢,員工士氣低落。
為了挽回頹勢,重振雄風,惠普公司的董事會于1999年7月延請朗訊科技公司的前高級經理人卡莉·菲奧莉納出任首席執行官。
卡莉·菲奧莉納不僅給惠普帶來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和商業新思維,還帶來了摧枯拉朽,觸動多方利益的變革運動。菲奧莉納狂飆突進的改革舉措,卻不幸跟惠普公司創始人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從一開始就灌輸給惠普員工們的,而且廣為人知的“惠普之道”和誠信為本的公司理念頻頻地發生沖撞。
很多人都認為,她的改革舉措,到目前為止并沒有顯著改善惠普公司的時運。隨后,她又祭出一招永遠地改變了惠普公司面貌的“殺手锏”——和它的對手康柏電腦公司進行總價值超過190多億美元的超大型合并計劃。
由于董事會的隨聲附和,做成這樁交易本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不料,兼為董事會成員和公司創始人后代的沃爾特·休利特,卻將兩大公司的合并視為惠普公司潛在的災難。
由于惠普董事會站在卡莉·菲奧莉納一邊,休利特不得不面臨一個嚴峻的抉擇:要么接受他明知道不妥當的戰略決策,要么掀起一場公司政治斗爭。而爭斗勢必將公司內部的不和暴露在公眾視線之中,給公司帶來毀滅性的影響。最終,休利特還是選擇了斗爭。于是就有了美國公司史上聲勢最為浩大,燒錢也最多的,被稱為“股東代理人之戰”的那場官司。
事件發生后,很快就有一些財經記者寫書來記錄這件事情,并試圖從分析有關核心人物出發,多角度地探討企業文化,公司治理和商業倫理等諸多問題。
在同一題材的書籍當中,美國《商業周刊》資深記者彼得·伯羅斯的《逆火:惠普女總裁的權力之路》口碑最佳。作為美國《商業周刊》負責科技報道的資深記者,彼得·伯羅斯也負責計算機報道部分的文字編輯工作。過去十年里,他多次為該雜志撰寫關于惠普公司的長篇封面故事,并對菲奧莉納在惠普掌權的主要情況有精深的跟蹤研究。
盡管本書的寫作出版有點倉促,有些同樣值得深挖的內容,比如休利特和帕卡德家族的散財之道只是點到為止,而且,在書中的描述和發表的看法——行文當中,他的“批判”似乎多于“吹捧”——未必就符合事情的本來面目,但是讀者會注意到本書作者有著嚴謹的文風。
而且,作者還就本書資料和信息的來源作過專門的說明。
“本書中很多內容的采寫都得到惠普公司的幫助。在1995年到2002年3月份之間,作者對惠普公司很多高管和董事會成員進行過多次采訪,其中包括對卡莉·菲奧莉納的很多次采訪。本書中的直接引語都來自這段時期內作者對她,以及惠普的其他高管和董事會成員的采訪”。伯羅斯寫道。
“自從2002年3月19日,在針對惠普-康柏合并交易的股東大會投票表決舉行以后,作者就再也沒有機會對惠普公司高管進行采訪了。其實在我寫作一篇刊登在2002年3月18日美國《商業周刊》網站上的文章時,我就受到惠普公司的警告,以后沒采訪機會了。在那篇文章中,我講到有一些知情者對這次并購交易的長遠前景表示擔憂。就這一點,我在此聲明,從那以后,沒有任何惠普的高管接受過我的采訪;除了喬治·基沃斯,再沒有任何惠普董事會成員接受過我的采訪。除了一封來自安妮·利弗摩爾的簡短的電子郵件,惠普公司沒有回復過任何一封我發過去,征詢它對書中若干材料意見的電子郵件!
他還寫道:“作者只有依據他的獨立采訪,和他在美國《商業周刊》發表過文章來撰寫本書……”本書是一名記者在一段艱難的時期,在相當困難的條件下完成的。不參與本書的寫作不說,惠普公司還授意其他潛在的消息來源不要跟本書作者交談。出于各種原因,很多其他消息來源要求作者隱去他們的真名實姓。一些惠普公司前高級經理人得到數額可觀的離職津貼,但同時被要求不得公開談論這家公司。鑒于2002年的經濟狀況和高科技產業的就業形勢,很多其他惠普公司的知情者因為懼怕丟了工作而不愿意接受作者的正式采訪。
正在審理中的訴訟案以及美國證監委的調查使得其他人,特別是那些現在或曾經在朗訊科技公司工作的人,要求匿名接受作者的采訪。
盡管本書在很多章節和段落中,倚重這些匿名者提供的信息,作者最后選用的均是得到不同消息提供者證實的材料。
同樣地,本書中來自匿名消息提供者的直接引語,也都反映了更廣大人群的不同看法;在此加以引用,是出于反映一種更普遍的觀點之目的。
盡管遇到過種種困難,作者在書中還是批露了惠普鮮為人知的一些內幕情況,還有這家60“高齡”的老公司如何在新形勢下為重現輝煌而艱難前行,以及休利特跟以菲奧莉納為首的惠普董事會,圍繞此目標展開的那場長達三個多月、驚心動魄的較量的詳細過程。
通過他那讀來像小說般跌宕起伏的陳述,伯羅斯呈現給讀者一個隱藏在這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爭斗背后的,既充滿爭議又扣人心弦的商業故事!赌婊穑夯萜张偛玫臋嗔χ贰凡粎捚湓數赜浭隽穗p方在爭斗中你來我往的諸多細節。而這場爭斗,最終將決定計算機制造業兩大巨頭的命運。
作者伯羅斯好像對因惠普-康柏合并而被裁掉的大批員工,以及退休的員工,還有不情愿地被卷入“代理人之戰”的廣大中小股民的處境,都深表同情;他對曾經廣為世人稱道,在新世紀的前夕,卻使公司陷入困境的老派“惠普之道”充滿向往和崇敬。
在本書的描述和分析當中,作者透露出這樣一個另類的觀點:在惠普-康柏合并交易引發的“代理人之戰”中大獲全勝,現在風頭正健的菲奧莉納,很有可能是以失敗倒臺而告終。
總之,《逆火:惠普女總裁的權力之路》是一本背景材料翔實,細節描寫出色,敘事節奏干脆流暢,被翻譯成中文后仍不失其味道的好書。
對于普通讀者,它既是一本耐嚼的當紅商業人物傳記,又像一出驚險刺激的當代美國戲劇或一部財經小說;而對于關心企業管理和公司政治,特別是公司治理問題等話題的人們,這是一個撰寫得既鮮活生動又行文嚴謹,具備相當思想深度,值得玩味再三的商業案例。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傳媒大亨卡爾馬津:等待救贖的辛德勒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