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人”的求職
2004-05-15 11:20:4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畢業生中流行這樣一句話“一等人你挑單位二等人雙方互挑;三等人單位挑你。”我所學的專業注定了我與一等人無緣,六十幾分的英語四級成績使我與二等人擦肩而過,唯一能讓我身處三等人陣營而不致墮落的是我還有一張國家計算機二級證書和“系學生會外聯部部長”的小頭銜。
既然沒有挑單位的實力,那就讓單位挑咱吧。于是我將簡歷復印了幾十份,只要有招聘會我都要夾著簡歷跑過去,有時一天甚至要趕幾個“場”。兩星期下來,簡歷投出了二十幾份,卻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看到周圍同學頻頻接到面試通知;在不止一個公司間挑選,我心中暗自著急就算再不濟,我也不至于一次面試機會都輪不到吧。
這天,同寢室的小W興沖沖地對我說:“A公司今晚六點來咱校開招聘會,機會難得,你去不去?” A公司是國際知名的大公司,據說薪水不菲、培訓制度完備;而且發展前景很好。有誰不想去?!可是,自己的情況……于是我對小W說:“不去了,反正也是做‘分母’;你幫我投份簡歷好了。”
小W晚上九點鐘才回,一到宿舍就向我大談A公司如何如何好,去招聘會現場的人如何如何多;“硬件”都如何如何強。總之給我的感覺就是;我的簡歷又“打水漂”了。
誰料第二天一早A公司來電話通知我下午去面試,并要求帶上簡歷中所列各類證書的復印件;以及能證實我“系學生會外聯部部長”身份的院系證明。我驚喜之余將消息與周圍同學共享,卻發現似乎所有人都接到了面試通知。
等待面試的感覺是漫長的,不僅是因為人很多。一個人面試出來,就會有一群人圍上去七嘴八舌。我在外圍隱約聽到幾個面試出來的人都提到“誠實” 的字眼。正在我思索那究竟是關于“誠實”的什么問題時,考官喊到我的名字。我深吸一口氣,走了進去。
考官一共三個人,兩男一女,坐在中間那位是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管,長得蠻精神。我遞上證書復印件和院系證明信,他接過去交給身旁的女士,那位女士便拿起我的簡歷一項項地對照。他又遞給我一張紙;讓我寫上自己的名字,學校和專業。我想:這不是多余嗎?簡歷不已經寫的很清楚了嘛。向我首先發問的是主管身邊的男子,他問:“你覺得你相對于其他畢業生的優勢在那里?”我心說咱們“硬件”不行就談“軟件”,于是我說自己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社會經驗,并列舉了自己做外聯部長期間組織的幾項活動。說完了我才發現幾個考官沒什么表情;也不知他們滿意不滿意。突然,主管朝我說了一句外語,速度很快,但我聽出好像是英語,因為我聽到最后那個詞是“honesty”。看來與“誠實”有關,反正整個句子沒聽懂,豁出去了!于是我將自己四年的中文基礎濃縮成一句話:“我認為體現在行動上的誠實比掛在嘴邊的誠實更重要。“說完,我向主管擠出一個微笑借以掩飾快要崩潰了的神經,心里暗罵:“好家伙,夠狠,用英語拿我開涮!”
我記得出門時我還從容不迫地說了聲“謝謝”,雖然連我自己都聽得出那兩個字的顫音有多重。到了門外,我抬起手想要拭去額頭的虛汗,才發現手心已濕了一大塊。我一口氣沖回宿舍,心里反反復復只有兩個字“完了,完了”。其他面試過的同學都來詢問面試情況,我推說太累倒在床上大睡了一場。
晚上人公司又來電話了;通知我明天參加最后一輪面試。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竟然通過面試了!更令我驚訝的是,周圍許多“硬件”很好的同學竟“紛紛落馬”,包括同寢室的系學生會主席小W。
不會是天上掉餡餅了吧?就是天上掉餡餅也沒道理“砸”在我頭上呀!直到去面試的前一秒,我還在問自己。
最后一輪面試的考官是A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四十歲左右年紀,看上去很精明,卻上來就問了我一堆讓我感覺很“弱智” 的問題,比如“你刷牙時從什么位置擠牙膏?”“最喜歡什么運動?” 經常吃早點嗎?”,統統在我精心準備的答案范圍之外。更可笑的是,旁邊
竟然還有個女秘書在認真地記錄。一堆“弱智”問題讓我如墜五里霧中,他突然對我說:“對不起,我們公司不需要學中文的。”說完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臉上毫無表情。我聽了差點沒暈過去,心想你問了我一堆“少兒問題”,然后就告訴我 “出局”了,這不是耍我嗎?!但我轉念一想,這也說不定是個“欲擒故縱”的把戲,不能著急。于是我故作鎮定,微笑著對那位副總說“雖然我不能成為貴公司的一員,但我仍然十分感謝您給了我這次寶貴的面試機會。如果您不反對,我是否可以請您指出我的不足之處,以便我今后加以改正。”這時,那位副總緊繃的臉上綻出笑容,走上前來握著我的手說:“ 小伙子人公司歡迎你!”
就這樣,我通過了最終的面試,成了五百多人至的十五個勝出者之一。
簽約的時候,又遇到A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我問公司選擇人才的標準是什么,他向我道出了“謎底”現在許多大學畢業生在包裝自己時有意夸大自己;許多人四六級或計算機考試成績并未公布就稱自己已經通過,還有的人明明從未參與學生工作卻偏偏在簡歷里將自己包裝成‘學生干部’;有的級別還不小。我們公司向來把信譽看作自己的生命,所以對不誠實的人是不歡迎的。當然,在誠實的人中;我們還要選優秀的;原則上先吸收英語、計算機水平高,人際能力強的人才。”
現在我已經簽了約,每每想起“三等人”竟然簽了“一等公司”的經歷,我都感到一種興奮,我想這不僅是一段成功的回憶,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日后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能做出充滿勇氣和自信的嘗試。
既然沒有挑單位的實力,那就讓單位挑咱吧。于是我將簡歷復印了幾十份,只要有招聘會我都要夾著簡歷跑過去,有時一天甚至要趕幾個“場”。兩星期下來,簡歷投出了二十幾份,卻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看到周圍同學頻頻接到面試通知;在不止一個公司間挑選,我心中暗自著急就算再不濟,我也不至于一次面試機會都輪不到吧。
這天,同寢室的小W興沖沖地對我說:“A公司今晚六點來咱校開招聘會,機會難得,你去不去?” A公司是國際知名的大公司,據說薪水不菲、培訓制度完備;而且發展前景很好。有誰不想去?!可是,自己的情況……于是我對小W說:“不去了,反正也是做‘分母’;你幫我投份簡歷好了。”
小W晚上九點鐘才回,一到宿舍就向我大談A公司如何如何好,去招聘會現場的人如何如何多;“硬件”都如何如何強。總之給我的感覺就是;我的簡歷又“打水漂”了。
誰料第二天一早A公司來電話通知我下午去面試,并要求帶上簡歷中所列各類證書的復印件;以及能證實我“系學生會外聯部部長”身份的院系證明。我驚喜之余將消息與周圍同學共享,卻發現似乎所有人都接到了面試通知。
等待面試的感覺是漫長的,不僅是因為人很多。一個人面試出來,就會有一群人圍上去七嘴八舌。我在外圍隱約聽到幾個面試出來的人都提到“誠實” 的字眼。正在我思索那究竟是關于“誠實”的什么問題時,考官喊到我的名字。我深吸一口氣,走了進去。
考官一共三個人,兩男一女,坐在中間那位是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管,長得蠻精神。我遞上證書復印件和院系證明信,他接過去交給身旁的女士,那位女士便拿起我的簡歷一項項地對照。他又遞給我一張紙;讓我寫上自己的名字,學校和專業。我想:這不是多余嗎?簡歷不已經寫的很清楚了嘛。向我首先發問的是主管身邊的男子,他問:“你覺得你相對于其他畢業生的優勢在那里?”我心說咱們“硬件”不行就談“軟件”,于是我說自己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社會經驗,并列舉了自己做外聯部長期間組織的幾項活動。說完了我才發現幾個考官沒什么表情;也不知他們滿意不滿意。突然,主管朝我說了一句外語,速度很快,但我聽出好像是英語,因為我聽到最后那個詞是“honesty”。看來與“誠實”有關,反正整個句子沒聽懂,豁出去了!于是我將自己四年的中文基礎濃縮成一句話:“我認為體現在行動上的誠實比掛在嘴邊的誠實更重要。“說完,我向主管擠出一個微笑借以掩飾快要崩潰了的神經,心里暗罵:“好家伙,夠狠,用英語拿我開涮!”
我記得出門時我還從容不迫地說了聲“謝謝”,雖然連我自己都聽得出那兩個字的顫音有多重。到了門外,我抬起手想要拭去額頭的虛汗,才發現手心已濕了一大塊。我一口氣沖回宿舍,心里反反復復只有兩個字“完了,完了”。其他面試過的同學都來詢問面試情況,我推說太累倒在床上大睡了一場。
晚上人公司又來電話了;通知我明天參加最后一輪面試。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竟然通過面試了!更令我驚訝的是,周圍許多“硬件”很好的同學竟“紛紛落馬”,包括同寢室的系學生會主席小W。
不會是天上掉餡餅了吧?就是天上掉餡餅也沒道理“砸”在我頭上呀!直到去面試的前一秒,我還在問自己。
最后一輪面試的考官是A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四十歲左右年紀,看上去很精明,卻上來就問了我一堆讓我感覺很“弱智” 的問題,比如“你刷牙時從什么位置擠牙膏?”“最喜歡什么運動?” 經常吃早點嗎?”,統統在我精心準備的答案范圍之外。更可笑的是,旁邊
竟然還有個女秘書在認真地記錄。一堆“弱智”問題讓我如墜五里霧中,他突然對我說:“對不起,我們公司不需要學中文的。”說完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臉上毫無表情。我聽了差點沒暈過去,心想你問了我一堆“少兒問題”,然后就告訴我 “出局”了,這不是耍我嗎?!但我轉念一想,這也說不定是個“欲擒故縱”的把戲,不能著急。于是我故作鎮定,微笑著對那位副總說“雖然我不能成為貴公司的一員,但我仍然十分感謝您給了我這次寶貴的面試機會。如果您不反對,我是否可以請您指出我的不足之處,以便我今后加以改正。”這時,那位副總緊繃的臉上綻出笑容,走上前來握著我的手說:“ 小伙子人公司歡迎你!”
就這樣,我通過了最終的面試,成了五百多人至的十五個勝出者之一。
簽約的時候,又遇到A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我問公司選擇人才的標準是什么,他向我道出了“謎底”現在許多大學畢業生在包裝自己時有意夸大自己;許多人四六級或計算機考試成績并未公布就稱自己已經通過,還有的人明明從未參與學生工作卻偏偏在簡歷里將自己包裝成‘學生干部’;有的級別還不小。我們公司向來把信譽看作自己的生命,所以對不誠實的人是不歡迎的。當然,在誠實的人中;我們還要選優秀的;原則上先吸收英語、計算機水平高,人際能力強的人才。”
現在我已經簽了約,每每想起“三等人”竟然簽了“一等公司”的經歷,我都感到一種興奮,我想這不僅是一段成功的回憶,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日后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能做出充滿勇氣和自信的嘗試。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海歸”求職遭遇月薪僅千元
- 下一篇:北榮,那些“失敗面試”教我的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