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行榜上居末位 哈爾濱市應該正視壓力與機遇
2004-05-13 09:40:10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近日,哈爾濱市政府有關部門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在東北四大城市中,哈爾濱的綜合競爭力得分最低。而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哈爾濱位列第十四,僅僅比末位的西安市略高一些。這一結果再次激發了哈爾濱人的緊迫感——
排行榜上“忝”居末位
“2003年,全國十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首次超過萬元,達到10448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3.3%,其中哈爾濱盡管排在第九位,但其增幅卻排在第二位,僅比居首位的沈陽市低0.2個百分點。”4月6日,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這項最新調查結果,讓哈爾濱人頗感欣慰。
但是,來自哈爾濱市政府的另一項調研排名統計,卻又讓哈爾濱人平添了壓力:
這項旨在分析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調查統計表明,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及東北四大城市中,哈爾濱分別位居第十四位和第四位,“說明哈市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居下游水平”。
根據這份報告,東北四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排名次序是: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
報告中列舉了哈爾濱市的部分比較優勢,如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技術及人才優勢和文化優勢等。其中哈市的文化和技術人才優勢都位居東北四城市的首位。
將哈爾濱城市綜合競爭力拖下水的因素也表現在四個方面,即經濟實力不足、對外開放度不高、基礎設施水平低和軟環境薄弱。調查顯示,哈爾濱的人均GDP、綜合市場占有率在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居下游水平,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產值、利潤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排在末位。
哈爾濱的另一個“短腿”是在開放競爭力方面,這項指標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14位,在東北四市中排第3位,哈爾濱的進出口總額在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居末位。
聽領先者診脈哈爾濱
根據這份調查,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大連位居第十位,沈陽、長春和哈爾濱分居第十二、第十三和第十四位,東北四市基本處于同一發展水平。其中,大連的城市環境競爭力在全國排在首位,沈陽則是全國的商貿中心之一,在保持著東北工業龍頭地位的同時,沈陽還保持著東北商貿龍頭的地位,長春則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汽車生產科研基地,汽車和光電子均為長春的支柱產業。
相比較而言,哈爾濱的不足方面更加明顯。“哈爾濱地處東北最北部,比較閉塞,缺少機會。”4月21日晚,《遼沈晚報》房產專刊部主任李韜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截了當地說。“而沈陽是東北三省的門戶,國內外的大企業、大資金、大品牌要打東北市場時,首選的就是沈陽,然后才可能是長春與哈爾濱,所以沈陽的外來投資者多,商貿流通業發達,黑吉兩省都在其輻射范圍之內。”
作為一名曾在哈市工作過的經濟記者,李韜光說沈陽的另一個優勢是周圍衛星城市經濟較發達,其一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各個城市間形成了良性互動。“而哈爾濱則是一個孤零零的大城市,周圍小城市都不夠發達。”再者沈陽離沿海的大連、營口只有二三個小時的車程,而黑龍江則完全是個內陸省份,區位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開放水平的高低。
而不久前在亞布力舉辦的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四屆年會上,吉林省副省長李錦斌在演講時則介紹了長春的比較優勢。“以汽車為主的制造業發達,并帶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此外長春擁有吉林大學等一批重點高校,人才優勢明顯,光電子產業也在國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家人的反思
“振興老業工業基地的戰略,是哈爾濱市難得的機遇,再不充分利用,我們就再也翻不了身了。”這是時下許多哈爾濱市民和政府部門的共識。
“哈爾濱曾經位列全國十大城市,與北京、上海、武漢、廣州齊名。”而如今哈爾濱在全國200個城市中,綜合競爭力排在了第三十五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十四。這些變化,就發生在最近這一二十年,發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進程中。表面上,是南方各省的個體私營經濟搶了我們的彩,而實質上是體制和觀念絆住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最根本的是計劃經濟的因襲太重,觀念上始終沒有大的突破,同時民營經濟的比重太低,使經濟整體上缺乏活力。”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蔣立東在分析哈爾濱市的綜合競爭力時說。
而我省另一位多年研究市場經濟戰略的學者指出,南方許多地區實現快速發展的秘訣就是尋找“間隙”和“邊緣”,他們不爭論、不務虛,認準之后就一聲不響地干起來,而哈爾濱的戰略則是“尾隨型”的,亦步亦趨地執行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措施,缺乏因地制宜的創新。缺乏自覺的改革和創新意識,專家們認為這是哈爾濱綜合競爭力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
政府的努力:應從軟肋著手
進入四月以來,伴隨著全國新一輪火車提速,哈爾濱市行政效能提速行動也在有聲有色地開展。嚴禁“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刁難勒卡”、“推諉拖延”等“七條禁令”向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敲響了警鐘。
與此同時,這種可喜的變化也與哈爾濱的綜合競爭力分析聯系了起來,人們認為這是政府部門從軟肋著手改變形象提高行政效率的自覺努力。
在哈爾濱市政府有關部門所進行的綜合競爭力分析中,“軟環境薄弱”成為哈爾濱的主要劣勢。哈市的軟環境競爭力在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排在末位,是綜合競爭力指標中最薄弱的環節。按照綜合競爭力理論,軟環境主要指制度競爭力和政府管理競爭力,包括政府管理制度、法制制度以及對社會經濟和市政活動進行規劃、協調、監控和服務的行為,主要體現為政府行政效率方面。
對于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企業家們的感受是最深的。哈市一位資深的流通企業老總在分析近來哈埠零售業面對的困難時認為,哈爾濱的流通主管部門這些年一直處在機構改革與重組之中,致使一些主要的國有商業企業一直沒有進行徹底的產權制度改革,也沒有像上海那樣促進企業去聯合做大,如今國內外的零售業巨頭已經紛紛在哈爾濱站穩了腳跟,因為前些年的良機坐失,現在哈市的秋林、哈一百等商業企業正面臨改組改造和與國外商業巨頭面對面競爭的雙重挑戰,形勢相當嚴峻。
此外,一些需要政府利用市場手段去進行組織與管理的社會公共事務,在哈爾濱市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譬如,近年國內各地普遍開展的早餐工程,在哈市至今還處在論證和起步階段;最令市民頭痛的還有那些屢見不鮮的“拉鎖馬路”,它暴露的是有關部門各自為政缺乏統籌安排的“行政痼疾”。
冰城“競爭力”潛力可期
“哈爾濱雖然在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屈居東北四市和副省級城市的末位,但如今形勢正開始好轉,可以說機會又來了。”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焦方義教授說。焦方義所稱的機會,包括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家對糧食主產地的扶持政策,以及哈市新的區縣調整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等。
“區域經濟和周邊經濟不發達,一直是制約哈爾濱中心城市輻射作用的不利因素。”對于這一點,在哈爾濱做市場的人有著深切的體會,“沈陽為什么是商貿流通的中心,因為周圍衛星城經濟較發達,購買力很強,而哈爾濱周圍城市化率偏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民購買力偏低。市場缺乏活力。”海信電視哈爾濱公司總經理孫耀軍說。
而哈爾濱周邊農村今年面臨的大好機遇,正為哈爾濱區域性核心城市騰飛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松北新區和呼蘭區的設立,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都為哈爾濱綜合競爭力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國家今年一步到位取消了黑龍江農民的農業稅,這對于有十一個縣的哈爾濱來說,正意味著城鄉互動的共同發展,從這個方面來講,哈爾濱的潛力是巨大的,再加上隨著進一步的開放,哈爾濱與俄羅斯接壤的地緣優勢也將進一步顯現,哈爾濱的綜合競爭力會由此得到大幅提升,到那時,它在東北四市和在國內的地位就應該重新書寫了。”焦方義說。
同時專家也指出,面對這樣大好的發展機遇,政府部門必須更新觀念,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哈爾濱再也不能繼續輸下去了。
排行榜上“忝”居末位
“2003年,全國十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首次超過萬元,達到10448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3.3%,其中哈爾濱盡管排在第九位,但其增幅卻排在第二位,僅比居首位的沈陽市低0.2個百分點。”4月6日,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這項最新調查結果,讓哈爾濱人頗感欣慰。
但是,來自哈爾濱市政府的另一項調研排名統計,卻又讓哈爾濱人平添了壓力:
這項旨在分析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調查統計表明,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及東北四大城市中,哈爾濱分別位居第十四位和第四位,“說明哈市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居下游水平”。
根據這份報告,東北四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排名次序是: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
報告中列舉了哈爾濱市的部分比較優勢,如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技術及人才優勢和文化優勢等。其中哈市的文化和技術人才優勢都位居東北四城市的首位。
將哈爾濱城市綜合競爭力拖下水的因素也表現在四個方面,即經濟實力不足、對外開放度不高、基礎設施水平低和軟環境薄弱。調查顯示,哈爾濱的人均GDP、綜合市場占有率在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居下游水平,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產值、利潤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排在末位。
哈爾濱的另一個“短腿”是在開放競爭力方面,這項指標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14位,在東北四市中排第3位,哈爾濱的進出口總額在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居末位。
聽領先者診脈哈爾濱
根據這份調查,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大連位居第十位,沈陽、長春和哈爾濱分居第十二、第十三和第十四位,東北四市基本處于同一發展水平。其中,大連的城市環境競爭力在全國排在首位,沈陽則是全國的商貿中心之一,在保持著東北工業龍頭地位的同時,沈陽還保持著東北商貿龍頭的地位,長春則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汽車生產科研基地,汽車和光電子均為長春的支柱產業。
相比較而言,哈爾濱的不足方面更加明顯。“哈爾濱地處東北最北部,比較閉塞,缺少機會。”4月21日晚,《遼沈晚報》房產專刊部主任李韜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截了當地說。“而沈陽是東北三省的門戶,國內外的大企業、大資金、大品牌要打東北市場時,首選的就是沈陽,然后才可能是長春與哈爾濱,所以沈陽的外來投資者多,商貿流通業發達,黑吉兩省都在其輻射范圍之內。”
作為一名曾在哈市工作過的經濟記者,李韜光說沈陽的另一個優勢是周圍衛星城市經濟較發達,其一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各個城市間形成了良性互動。“而哈爾濱則是一個孤零零的大城市,周圍小城市都不夠發達。”再者沈陽離沿海的大連、營口只有二三個小時的車程,而黑龍江則完全是個內陸省份,區位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開放水平的高低。
而不久前在亞布力舉辦的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四屆年會上,吉林省副省長李錦斌在演講時則介紹了長春的比較優勢。“以汽車為主的制造業發達,并帶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此外長春擁有吉林大學等一批重點高校,人才優勢明顯,光電子產業也在國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家人的反思
“振興老業工業基地的戰略,是哈爾濱市難得的機遇,再不充分利用,我們就再也翻不了身了。”這是時下許多哈爾濱市民和政府部門的共識。
“哈爾濱曾經位列全國十大城市,與北京、上海、武漢、廣州齊名。”而如今哈爾濱在全國200個城市中,綜合競爭力排在了第三十五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十四。這些變化,就發生在最近這一二十年,發生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進程中。表面上,是南方各省的個體私營經濟搶了我們的彩,而實質上是體制和觀念絆住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最根本的是計劃經濟的因襲太重,觀念上始終沒有大的突破,同時民營經濟的比重太低,使經濟整體上缺乏活力。”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蔣立東在分析哈爾濱市的綜合競爭力時說。
而我省另一位多年研究市場經濟戰略的學者指出,南方許多地區實現快速發展的秘訣就是尋找“間隙”和“邊緣”,他們不爭論、不務虛,認準之后就一聲不響地干起來,而哈爾濱的戰略則是“尾隨型”的,亦步亦趨地執行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措施,缺乏因地制宜的創新。缺乏自覺的改革和創新意識,專家們認為這是哈爾濱綜合競爭力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
政府的努力:應從軟肋著手
進入四月以來,伴隨著全國新一輪火車提速,哈爾濱市行政效能提速行動也在有聲有色地開展。嚴禁“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刁難勒卡”、“推諉拖延”等“七條禁令”向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敲響了警鐘。
與此同時,這種可喜的變化也與哈爾濱的綜合競爭力分析聯系了起來,人們認為這是政府部門從軟肋著手改變形象提高行政效率的自覺努力。
在哈爾濱市政府有關部門所進行的綜合競爭力分析中,“軟環境薄弱”成為哈爾濱的主要劣勢。哈市的軟環境競爭力在15個副省級城市和東北四市中均排在末位,是綜合競爭力指標中最薄弱的環節。按照綜合競爭力理論,軟環境主要指制度競爭力和政府管理競爭力,包括政府管理制度、法制制度以及對社會經濟和市政活動進行規劃、協調、監控和服務的行為,主要體現為政府行政效率方面。
對于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企業家們的感受是最深的。哈市一位資深的流通企業老總在分析近來哈埠零售業面對的困難時認為,哈爾濱的流通主管部門這些年一直處在機構改革與重組之中,致使一些主要的國有商業企業一直沒有進行徹底的產權制度改革,也沒有像上海那樣促進企業去聯合做大,如今國內外的零售業巨頭已經紛紛在哈爾濱站穩了腳跟,因為前些年的良機坐失,現在哈市的秋林、哈一百等商業企業正面臨改組改造和與國外商業巨頭面對面競爭的雙重挑戰,形勢相當嚴峻。
此外,一些需要政府利用市場手段去進行組織與管理的社會公共事務,在哈爾濱市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譬如,近年國內各地普遍開展的早餐工程,在哈市至今還處在論證和起步階段;最令市民頭痛的還有那些屢見不鮮的“拉鎖馬路”,它暴露的是有關部門各自為政缺乏統籌安排的“行政痼疾”。
冰城“競爭力”潛力可期
“哈爾濱雖然在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屈居東北四市和副省級城市的末位,但如今形勢正開始好轉,可以說機會又來了。”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焦方義教授說。焦方義所稱的機會,包括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家對糧食主產地的扶持政策,以及哈市新的區縣調整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等。
“區域經濟和周邊經濟不發達,一直是制約哈爾濱中心城市輻射作用的不利因素。”對于這一點,在哈爾濱做市場的人有著深切的體會,“沈陽為什么是商貿流通的中心,因為周圍衛星城經濟較發達,購買力很強,而哈爾濱周圍城市化率偏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民購買力偏低。市場缺乏活力。”海信電視哈爾濱公司總經理孫耀軍說。
而哈爾濱周邊農村今年面臨的大好機遇,正為哈爾濱區域性核心城市騰飛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松北新區和呼蘭區的設立,城市化率的迅速提高,都為哈爾濱綜合競爭力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國家今年一步到位取消了黑龍江農民的農業稅,這對于有十一個縣的哈爾濱來說,正意味著城鄉互動的共同發展,從這個方面來講,哈爾濱的潛力是巨大的,再加上隨著進一步的開放,哈爾濱與俄羅斯接壤的地緣優勢也將進一步顯現,哈爾濱的綜合競爭力會由此得到大幅提升,到那時,它在東北四市和在國內的地位就應該重新書寫了。”焦方義說。
同時專家也指出,面對這樣大好的發展機遇,政府部門必須更新觀念,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哈爾濱再也不能繼續輸下去了。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