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孔雀北飛而今博士搶灘 佛山聚集高級人才
2004-04-15 11:04:53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在佛山禪城區最近的一次春季人才交流會上,進場單位和吸納的本科以上人才均創歷年新高;去年10月在佛山舉行的“中國博士后項目洽談會”上,禪城有9家民營企業與11位博士簽訂了12個項目的合作意向,還破天荒地有4家企業遞交了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的設立申請。
種種跡象表明,一個集聚人才的綜合環境提前形成后,禪城區已對高端人才顯示了越來越強的吸引力,成為高精尖人才集結的低洼地。
曾經
5年流走70位高工
在禪城區人事局的局長辦公室里,局長高定添神情凝重。他正向記者講述一段往事。上世紀90年代,他形容為“孔雀北飛”的時代。“高級工程師調離,都需要我的簽字。只記得我簽了有好幾十次吧。簽字時那個難過啊,每放走一個人,都要心痛一次,感覺像在滴血一樣。”
高定添回憶,從1998年起,企業的高級人才群就開始離開。高級人才一個接一個流走,這種綿延不斷的刺激,成為了高定添的某種心病。但他在一字一字地講出這些歷史時,有意省略了許多在簽字放人背后的艱辛。實際上,每次簽字背后都是人事干部的東奔西走,唇槍舌劍。高定添已經記不起,自己曾多少次與同一個要求調走的高工談心,試圖以情留人。
但人為的努力不能彌補產業結構造成的硬傷,更加不能彌補部分企業經營不善的窘迫。記者翻閱了大量的材料,采訪了一些當事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98年開始的5年里,原禪城區共有約70位高級工程師離開。
契機
1場招聘會引6000專才
2003年1月8日,禪城區正式掛牌成立,新的禪城區由原城區、石灣區和南莊鎮組成。調整后的禪城區,作為佛山的中心城區優勢十分明顯,由此催發出大量人才回流。
但是不少政府官員對記者說,也許這只是導火索。人才回流的實質是禪城區支柱行業廣泛的產業升級。經過20多年的發展,禪城區的陶瓷業、不銹鋼業以及針織業等支柱產業已在全國占有相當大的份額,正處于在市場競爭中要保持優勢和尋找新的支撐原動力的轉折點。
而引進高端人才,就是禪城區產業提升的必由之路,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而通過區劃調整,禪城顯示出兩個優勢:一是寬松的創業環境,二是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優勢。
有了良好的創業和就業環境,有了屬于高端人才的使命,人才就開始回流了。人們真正意識到事情的變化,是在今年春季的大中專畢業生人才招聘會。短短幾天的招聘會,近6000位優秀人才被吸納進了禪城區,單算入場單位,也是往年的兩倍多。其后的短短數月內,禪城區還舉辦了4場人才招聘會。有專家說,這種密度的招聘會在禪城前所未見。
有統計數字顯示,目前禪城具有中高級職稱的人才有5000余人。很多“海歸派”也把目光投向了禪城。禪城區政府還專門組織了考察團,邀請海外求學的博士后來禪城工作。據了解,目前在南莊鎮一個華夏陶瓷城,就有6位博士坐鎮。
高潮
9民企“對接”11博士
民間一直流傳,佛山企業里的博士后享受著各方面與其學識相配的待遇。“政治上有榮譽,生活上有待遇,科研上有助手,工作上有職權。”
這只是禪城區引智優惠政策的一部分。實際上,這一政策包含的內容相當寬泛,包括科研資金的籌措,家屬就業的安置,子女落戶上學的安排等等。加上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紛紛申報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才使這些知識精英紛紛踏入禪城區。
最打動人的一個故事是:在“2003年中國佛山博士后項目洽談會”上,本來只計劃動員3家企業提出產品開發和技術需求項目,讓全國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們來對接。沒想到,結果竟有9家民企與11位博士對接成功,簽訂了12個項目的合作意向。
此外,洽談會至今年初以來,先后有4家企業準備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鷹牌控股有限公司、東鵬陶瓷集團有限公司、興發創新股份公司、星星冰柜設備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遞交了工作站設立申請。目前,東鵬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已通過省市的初選,上報國家人事部最后審批。
禪城科技局局長呂偉忠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為禪城區重點向大企業和中小民營企業集聚人才,保持禪城區在鋁型材、陶瓷、針織等支柱產業領域的人才群體優勢,加速培育屬于禪城區自己的新興產業的人才隊伍,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種種跡象表明,一個集聚人才的綜合環境提前形成后,禪城區已對高端人才顯示了越來越強的吸引力,成為高精尖人才集結的低洼地。
曾經
5年流走70位高工
在禪城區人事局的局長辦公室里,局長高定添神情凝重。他正向記者講述一段往事。上世紀90年代,他形容為“孔雀北飛”的時代。“高級工程師調離,都需要我的簽字。只記得我簽了有好幾十次吧。簽字時那個難過啊,每放走一個人,都要心痛一次,感覺像在滴血一樣。”
高定添回憶,從1998年起,企業的高級人才群就開始離開。高級人才一個接一個流走,這種綿延不斷的刺激,成為了高定添的某種心病。但他在一字一字地講出這些歷史時,有意省略了許多在簽字放人背后的艱辛。實際上,每次簽字背后都是人事干部的東奔西走,唇槍舌劍。高定添已經記不起,自己曾多少次與同一個要求調走的高工談心,試圖以情留人。
但人為的努力不能彌補產業結構造成的硬傷,更加不能彌補部分企業經營不善的窘迫。記者翻閱了大量的材料,采訪了一些當事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98年開始的5年里,原禪城區共有約70位高級工程師離開。
契機
1場招聘會引6000專才
2003年1月8日,禪城區正式掛牌成立,新的禪城區由原城區、石灣區和南莊鎮組成。調整后的禪城區,作為佛山的中心城區優勢十分明顯,由此催發出大量人才回流。
但是不少政府官員對記者說,也許這只是導火索。人才回流的實質是禪城區支柱行業廣泛的產業升級。經過20多年的發展,禪城區的陶瓷業、不銹鋼業以及針織業等支柱產業已在全國占有相當大的份額,正處于在市場競爭中要保持優勢和尋找新的支撐原動力的轉折點。
而引進高端人才,就是禪城區產業提升的必由之路,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而通過區劃調整,禪城顯示出兩個優勢:一是寬松的創業環境,二是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優勢。
有了良好的創業和就業環境,有了屬于高端人才的使命,人才就開始回流了。人們真正意識到事情的變化,是在今年春季的大中專畢業生人才招聘會。短短幾天的招聘會,近6000位優秀人才被吸納進了禪城區,單算入場單位,也是往年的兩倍多。其后的短短數月內,禪城區還舉辦了4場人才招聘會。有專家說,這種密度的招聘會在禪城前所未見。
有統計數字顯示,目前禪城具有中高級職稱的人才有5000余人。很多“海歸派”也把目光投向了禪城。禪城區政府還專門組織了考察團,邀請海外求學的博士后來禪城工作。據了解,目前在南莊鎮一個華夏陶瓷城,就有6位博士坐鎮。
高潮
9民企“對接”11博士
民間一直流傳,佛山企業里的博士后享受著各方面與其學識相配的待遇。“政治上有榮譽,生活上有待遇,科研上有助手,工作上有職權。”
這只是禪城區引智優惠政策的一部分。實際上,這一政策包含的內容相當寬泛,包括科研資金的籌措,家屬就業的安置,子女落戶上學的安排等等。加上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紛紛申報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才使這些知識精英紛紛踏入禪城區。
最打動人的一個故事是:在“2003年中國佛山博士后項目洽談會”上,本來只計劃動員3家企業提出產品開發和技術需求項目,讓全國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們來對接。沒想到,結果竟有9家民企與11位博士對接成功,簽訂了12個項目的合作意向。
此外,洽談會至今年初以來,先后有4家企業準備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鷹牌控股有限公司、東鵬陶瓷集團有限公司、興發創新股份公司、星星冰柜設備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遞交了工作站設立申請。目前,東鵬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已通過省市的初選,上報國家人事部最后審批。
禪城科技局局長呂偉忠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為禪城區重點向大企業和中小民營企業集聚人才,保持禪城區在鋁型材、陶瓷、針織等支柱產業領域的人才群體優勢,加速培育屬于禪城區自己的新興產業的人才隊伍,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