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人才如何在用友成長?
2004-02-28 11:57:17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用友人力資源經理郭延生認為,軟件人才的特點非常突出,‘軟件人才可以說是所有企業中最難管理的人才。以前的管理主要是管人理事,而現在則應傾向于管事理人,管理的觀念必須變革。‘軟件人才個性化需求比其他人才要突出,而在軟件企業中,聚集了大量性格各異的軟件人才,如何理好人,管好業務,就成為軟件企業人力資源的核心課題。因為軟件本身的創造過程常常就是個性化發揮的一個過程,一個靈感,就可能使一項困擾多時的難題得以解決,這種靈感靠強制是很難壓出來的。但是,所有的人都按自己的個性去工作,又會使任務出現偏差。
軟件人才需要彈性
用友目前正在探索軟件開發人員彈性工作制方案,目的是適應軟件開發人員特殊化工作狀態,提高軟件開發效率,并爭取年內或明年初開始推行。同時,用友公司在整體辦公環境和企業整個文化氛圍建設方面,也盡可能適應軟件企業的特點,顯得開放、寬松,沒有像流水線一樣有很多的監督和特別嚴格的督導,更多的是探討、合作、引導,也沒有特別的著裝要求。
攻堅和大面積進攻的程序員
記者:我感覺現在程序員有兩種,一種就是程序游擊隊員,他們可能編程工具很熟,能力很強,把編碼編得很簡潔,很怪誕,自己很高效,但是他一直沒有一個正規的項目的概念,零零散散地編一些東西,也沒有做一個大的軟件,象這樣的人社會上很多;還有一類,可能他很扎實,有很強的理論知識,編程序不一定很快,但是很規范。他的系統分析、模塊設計就是一個很規范的程序員的方式,那你覺得這樣的兩類人才,軟件企業更傾向于需要什么樣的一類呢?
郭延生:這個問題以我個人的真實想法來看,我更傾向于后一種,你剛才談到的比較規范的那種。雖然說他可能靈活性比前一種比要弱一些,但是現在的軟件工程是團隊合作,不是個人英雄時代了,更需要按照一個規范去做,我要求做到這種程度,你就做到這種程度。當然團隊并代并不代表說程序員一定就不需要靈氣,不需要一種創新,我傾向于后一種,但是并不完全杜絕前一種,目前軟件企業有時候也需要前一種人。但是從比例來講,我更傾向后面那種程序員占90%,前面那種占10%。
記者:前面那些人是否起到一個攻堅的作用。
郭延生:對,攻堅的作用,有時候確實是需要一些程序技巧。大部分人需要踏踏實實地把一個工程的東西做好,因為是工程的東西,他是添磚的,他是加瓦的,他是和水泥的,每一個人都想用自己的創新方法樓就可能塌了。
管理軟件人才需要目標
要想管理好軟件人才,用友人力資源部經理郭延生認為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目標,然后通過這個目標來分解出具體的任務,用任務的方式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成就感。任務實現以后,給員工一個認可,包括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可能還要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的設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側面,就是怎樣讓他融入到用友這種文化,真正被用友的文化所接納,讓他覺得他的發展跟用友的發展是一致的。如果沒有這種一致的感受在里面,軟件人才很難發揮自己的潛能。
軟件人才的職業生涯
軟件人才最大特點是具有鮮明的個性。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一個軟件人員終其一生寫程序是不可能的。軟件人才的發展之路,從技術上來講,可能是程序員、設計員、應用人員或叫某一個軟件領域的專家,還有可能向經理層發展,創業層去發展。一個軟件人才絕對不能把自己長期定位于一個程序員,F在如果在編程序,過一段時間要試著去研究程序之間的關系,能夠使自己設計程序,然后告訴別人怎么編程序。往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就是掌握整個應用模型,如何設計,技術方案怎么實現,成為軟件技術專家。
寫程序的最佳年齡
現在寫程序的人里面,30歲以上的已經在逐漸減少,而35歲以上的則屈指可數,如果有人在35歲以后還能夠寫程序的話,大家都認為已經是奇跡了。這種說法可能有些夸張,但是總體現實趨勢是這樣,大部分程序員的黃金歲月是在24~28歲。剛畢業的程序員可能沒有經驗,而到了28、29歲以后,他自己已經感覺應該做比編程序更重要的事情,否則就覺得沒意思。程序員往往會自己感覺最好的編程時期就那么幾年,就好像程序員也成了吃青春飯的,這是中國軟件產業規模發展緩慢以及人才結構格局不合理所帶來的結果,如果不能迅速改變,這種結果會成為中國程序員的悲哀,因為這種印象會使軟件人才心中產生一層心理暗影。
記:程序員內心是否有一種時間的恐懼?
郭:可能會有,所以程序員變動性更強,因為在這個領域他覺得做一段時間,還讓他做重復的東西,沒有做到設計層的工作,他就感覺好象要被淘汰一樣,自己覺得很恐懼。記得98、99年,各種計算機的刊物,媒體,網上內容,從各種渠道給人的信息對程序員的工作評價特別低,所以大家有這種感覺,希望自己有一個提升,這種提升,我個人感覺向程序設計方向發展更好一些,當然程序員可以做職業經理人,如果你可以轉型,還可以做軟件應用領域的專家。
記:在這樣一種恐懼心態下,具體到程序設計的領域,會不會導致中國的軟件人才始終不能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結構,出現哪一塊特別薄弱的情況?這是否也是中國軟件業不如美國發達的原因?
郭:這方面我沒有特別去研究,但是我覺得這種局面的改變還是有可能的。哪塊最薄弱?對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最薄弱的是軟件整體設計,現在流行一種說法:一個產品的質量不是做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比如說樓的質量怎么樣,首先是設計出來的,設計得不好,施工再好,它一樣會塌掉,設計得非常好,施工不好,他可能也會出問題,但相對來講,只要是施工基本到位的話,樓一般不會倒。就中國目前情況來講,軟件整體設計能力是最弱的一個環節,最優秀的地方就是程序員,就是我們的軟件人才。有人說如果美國的華人程序員全走了,可能美國軟件業就塌掉了。中國的程序員在美國都占很核心的角色。但是為什么中國程序員在中國就編不出特別像樣的軟件呢?中國的程序員看了印度人編的程序,覺得那是一堆垃圾,但是人家軟件業做得很好,為什么?就是印度軟件整體設計比較好,我們這方面往往就是設計不到位。當然這里所說的設計所包括的范圍比較廣,如產品定位、主體思路、公共規則、數據關系、接口約定等等。
軟件人才需要彈性
用友目前正在探索軟件開發人員彈性工作制方案,目的是適應軟件開發人員特殊化工作狀態,提高軟件開發效率,并爭取年內或明年初開始推行。同時,用友公司在整體辦公環境和企業整個文化氛圍建設方面,也盡可能適應軟件企業的特點,顯得開放、寬松,沒有像流水線一樣有很多的監督和特別嚴格的督導,更多的是探討、合作、引導,也沒有特別的著裝要求。
攻堅和大面積進攻的程序員
記者:我感覺現在程序員有兩種,一種就是程序游擊隊員,他們可能編程工具很熟,能力很強,把編碼編得很簡潔,很怪誕,自己很高效,但是他一直沒有一個正規的項目的概念,零零散散地編一些東西,也沒有做一個大的軟件,象這樣的人社會上很多;還有一類,可能他很扎實,有很強的理論知識,編程序不一定很快,但是很規范。他的系統分析、模塊設計就是一個很規范的程序員的方式,那你覺得這樣的兩類人才,軟件企業更傾向于需要什么樣的一類呢?
郭延生:這個問題以我個人的真實想法來看,我更傾向于后一種,你剛才談到的比較規范的那種。雖然說他可能靈活性比前一種比要弱一些,但是現在的軟件工程是團隊合作,不是個人英雄時代了,更需要按照一個規范去做,我要求做到這種程度,你就做到這種程度。當然團隊并代并不代表說程序員一定就不需要靈氣,不需要一種創新,我傾向于后一種,但是并不完全杜絕前一種,目前軟件企業有時候也需要前一種人。但是從比例來講,我更傾向后面那種程序員占90%,前面那種占10%。
記者:前面那些人是否起到一個攻堅的作用。
郭延生:對,攻堅的作用,有時候確實是需要一些程序技巧。大部分人需要踏踏實實地把一個工程的東西做好,因為是工程的東西,他是添磚的,他是加瓦的,他是和水泥的,每一個人都想用自己的創新方法樓就可能塌了。
管理軟件人才需要目標
要想管理好軟件人才,用友人力資源部經理郭延生認為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目標,然后通過這個目標來分解出具體的任務,用任務的方式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有成就感。任務實現以后,給員工一個認可,包括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可能還要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的設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側面,就是怎樣讓他融入到用友這種文化,真正被用友的文化所接納,讓他覺得他的發展跟用友的發展是一致的。如果沒有這種一致的感受在里面,軟件人才很難發揮自己的潛能。
軟件人才的職業生涯
軟件人才最大特點是具有鮮明的個性。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一個軟件人員終其一生寫程序是不可能的。軟件人才的發展之路,從技術上來講,可能是程序員、設計員、應用人員或叫某一個軟件領域的專家,還有可能向經理層發展,創業層去發展。一個軟件人才絕對不能把自己長期定位于一個程序員,F在如果在編程序,過一段時間要試著去研究程序之間的關系,能夠使自己設計程序,然后告訴別人怎么編程序。往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就是掌握整個應用模型,如何設計,技術方案怎么實現,成為軟件技術專家。
寫程序的最佳年齡
現在寫程序的人里面,30歲以上的已經在逐漸減少,而35歲以上的則屈指可數,如果有人在35歲以后還能夠寫程序的話,大家都認為已經是奇跡了。這種說法可能有些夸張,但是總體現實趨勢是這樣,大部分程序員的黃金歲月是在24~28歲。剛畢業的程序員可能沒有經驗,而到了28、29歲以后,他自己已經感覺應該做比編程序更重要的事情,否則就覺得沒意思。程序員往往會自己感覺最好的編程時期就那么幾年,就好像程序員也成了吃青春飯的,這是中國軟件產業規模發展緩慢以及人才結構格局不合理所帶來的結果,如果不能迅速改變,這種結果會成為中國程序員的悲哀,因為這種印象會使軟件人才心中產生一層心理暗影。
記:程序員內心是否有一種時間的恐懼?
郭:可能會有,所以程序員變動性更強,因為在這個領域他覺得做一段時間,還讓他做重復的東西,沒有做到設計層的工作,他就感覺好象要被淘汰一樣,自己覺得很恐懼。記得98、99年,各種計算機的刊物,媒體,網上內容,從各種渠道給人的信息對程序員的工作評價特別低,所以大家有這種感覺,希望自己有一個提升,這種提升,我個人感覺向程序設計方向發展更好一些,當然程序員可以做職業經理人,如果你可以轉型,還可以做軟件應用領域的專家。
記:在這樣一種恐懼心態下,具體到程序設計的領域,會不會導致中國的軟件人才始終不能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結構,出現哪一塊特別薄弱的情況?這是否也是中國軟件業不如美國發達的原因?
郭:這方面我沒有特別去研究,但是我覺得這種局面的改變還是有可能的。哪塊最薄弱?對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最薄弱的是軟件整體設計,現在流行一種說法:一個產品的質量不是做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比如說樓的質量怎么樣,首先是設計出來的,設計得不好,施工再好,它一樣會塌掉,設計得非常好,施工不好,他可能也會出問題,但相對來講,只要是施工基本到位的話,樓一般不會倒。就中國目前情況來講,軟件整體設計能力是最弱的一個環節,最優秀的地方就是程序員,就是我們的軟件人才。有人說如果美國的華人程序員全走了,可能美國軟件業就塌掉了。中國的程序員在美國都占很核心的角色。但是為什么中國程序員在中國就編不出特別像樣的軟件呢?中國的程序員看了印度人編的程序,覺得那是一堆垃圾,但是人家軟件業做得很好,為什么?就是印度軟件整體設計比較好,我們這方面往往就是設計不到位。當然這里所說的設計所包括的范圍比較廣,如產品定位、主體思路、公共規則、數據關系、接口約定等等。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安普·瑞侃:不聘無經驗者是短視行為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