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故事(上)
2004-02-21 15:40:02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找工作就要面試,無論是接受面試,還是面試別人,都是一場智力的較量。參加面試時會因智慧的火花相互撞擊而充滿樂趣,也會因失之毫厘而扼腕嘆息;面試別人時會為對方的巧答暗自欣賞,也會面對不懂裝懂的“南郭先生”哭笑不得。移民加拿大,一路走來,一路的面試故事,或喜樂,或感傷,或留戀;更重要的是,小小的面試,卻能折射北美經濟風起云涌,變幻莫測。經濟形勢好時,電話面試也能拿聘書;要跳槽吧,面試機會多多。經濟下滑時,連一個面試機會都難求。即使參加了面試,也不一定拿到聘書,因為用人單位都在想著招“神人”呢。本文記錄了三年多來本人親身經歷的接受面試和面試別人的體驗,希望能給讀者朋友們茶余飯后一些談資,或者一絲安慰,甚至一點啟迪。
一、大好時光,跨國電話面試拿聘書
話說2000年初,猶豫半年后終于下定決心移民楓葉國,也同時開始了網上萬里找工。所幸那時北美經濟蓬勃日上,加上本人多年的外企工作經驗及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短期出差的經歷,就輕而易舉地得到一全球聞名的某大公司在加拿大分公司的電話面試機會。因為時差,面試時間只能是北京的晚上。這正合我意,此類面試當然不能在辦公室進行,我就在家里恭候了。支走了老婆孩子,將所能想到的書本資料鋪滿一地,將那些協議表格掛滿四面墻壁。環目小小的客廳,不亞于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此時,外面風雨交加,似乎老天也有意加大“戰爭”的難度。8點剛過,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心跳隨之加速,拿起電話筒,隱隱約約聽到對方禮貌客氣的聲音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將早已準備好的英文自我介紹,字正腔圓地吐了出去。但隨之,又隱隱約約聽到對方大聲說:“I can't hear you”。再重復一遍,還是“I can't hear you”;再重復,依然如故,并且帶有明顯的不滿。可憐本人急得團團轉,虛汗直冒,同時也意識到可能刮風下雨影響了通話質量,急忙用吃奶的力氣結結巴巴地解釋,也不知道對方聽懂了沒有,最后只好悻悻然掛上電話。
老天啊,老天,為什么早不下,遲不下,偏偏趕上面試這么關鍵的時候下雨呢?老天不讓說,寫總行吧。于是,趕緊發了封十萬火急的電子郵件,解釋原因,請求再給一次面試機會;并且為了避免通話質量問題,決定冒險在辦公室接受電話面試。隨后二周,分別接受了對方部門經理、小組長、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四次電話面試,每一次的面試側重點都不同,譬如,主任工程師側重于系統級知識,高級工程師竟就二種計算機語言面試了我一個小時。而本人,每次面試除了布置“戰場”之外,還要提心吊膽,祈禱老板同事不要突然出現。
歪歪趔趔闖過了四關,對方依然不放心,說公司規定必須經過面對面面試才能聘用。哎,又不是招上門女婿,非要見面不可。好在科技發達,可以利用視頻會議進行面試。接下來的一天,本人起了個大早,從北京的西北角趕到了北京的東南角該公司中國總部,在人力資源部門經理的熱忱接待下走進了空空蕩蕩的視頻會議室,只見一位小伙子滿頭大汗,滿臉不滿,嘟囔道:“我們從來沒有和加拿大開過視頻會議,是什么大人物要用嗎?”“對不起,是我,想去加拿大分公司工作。”我急忙答到。小伙子一臉茫然,然后突然想起來似的說:“成功了,可一定要請我吃飯。”可惜,小伙子又忙活了一個小時,中國可以和加拿大通,加拿大可以和美國通,就是中國和加拿大通不了。而對方已是晚上,只好放棄。視頻會議開不成,對這份工作也就不太抱希望了。沒想到,好事多謀,二周后,高級工程師的聘用通知書連同一堆文件竟然特快專遞了過來。
二、追求高薪跳槽,面試蜂擁而至
登陸加拿大后,在該公司不知不覺工作了一年多,轉眼間到了2001年中,北美經濟雖然依舊紅火,但已是走向衰落的前夕,因所在部門已計劃被總公司賣掉,本人毅然決定跳槽,又要開始接受面試了。
簡歷發出后,憑著一年多的加拿大工作經驗,竟受到不少獵頭和招聘公司的青睞,面試機會可以說是蜂擁而至,于是將大部分面試都集中在一個星期,基本上是上午一個,下午一個。這些可是“真槍實彈”,容不得半點偽裝。前幾次面試很失敗,關鍵是對加拿大的面試方式,對自己,對所申請的職位認識不清。好在每次面試后,都認真總結,回憶并整理所有被面試的問題。別說,在后續的面試中,還真遇到以前被問過的題目,那種感覺比中了頭彩還高興。當然也有步驟被打亂的時候,有一次,早上上班前在家里接受了電話面試,約定第二天去渥太華參加正式面試,不想中午又接到通知:第二天的面試暫緩。后來得知,這家公司當天宣布取消了在渥太華建立研發中心,實際上那是北美經濟危機“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奏;而今天,再也找不到這家公司了。幾周下來,有所斬獲,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拿到了三張聘用通知書。面對取舍,只好多次向朋友們征求意見,并權衡再三,接受了其中的一個工資上漲25%,有可能上市的公司,跳槽了。
“人算不如天算”,跳槽僅兩周后,新公司開始裁員,好在本人從事的是公司核心項目,暫時無恙。但隨后的每個季度一次裁員,身心受到了極大挑戰。同時,2002年北美就業市場陰靄密布,裁員一撥接一撥,再想跳槽也是有心無力,根本沒有面試機會呀。如此提心吊膽的過了一年多,2003年初,投資公司決定關掉在加拿大的研發中心,本人難逃一劫: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被無情地掃地出門。
其實,在加拿大追求高薪并不見得是一件正確的事。高薪,意味著高風險,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并且,高薪,還意味著高稅率,稅后真正拿到手的錢與工作中真正的付出很難成比例。
三、就業市場陰靄密布,面試難求
失業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意味著千方百計,尋找一切可能的面試機會。但如同2003年初的天氣,就業市場一樣冰天雪地。上百份簡歷發出去,杳無音信。甚至一年前被裁掉的同事,這一年來竟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回想2000年,本人可是憑著蹩腳的英語,通過電話面試就找到了工作,而如今,竟連一個面試都難求,真是天壤之別!
一、大好時光,跨國電話面試拿聘書
話說2000年初,猶豫半年后終于下定決心移民楓葉國,也同時開始了網上萬里找工。所幸那時北美經濟蓬勃日上,加上本人多年的外企工作經驗及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短期出差的經歷,就輕而易舉地得到一全球聞名的某大公司在加拿大分公司的電話面試機會。因為時差,面試時間只能是北京的晚上。這正合我意,此類面試當然不能在辦公室進行,我就在家里恭候了。支走了老婆孩子,將所能想到的書本資料鋪滿一地,將那些協議表格掛滿四面墻壁。環目小小的客廳,不亞于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此時,外面風雨交加,似乎老天也有意加大“戰爭”的難度。8點剛過,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心跳隨之加速,拿起電話筒,隱隱約約聽到對方禮貌客氣的聲音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將早已準備好的英文自我介紹,字正腔圓地吐了出去。但隨之,又隱隱約約聽到對方大聲說:“I can't hear you”。再重復一遍,還是“I can't hear you”;再重復,依然如故,并且帶有明顯的不滿。可憐本人急得團團轉,虛汗直冒,同時也意識到可能刮風下雨影響了通話質量,急忙用吃奶的力氣結結巴巴地解釋,也不知道對方聽懂了沒有,最后只好悻悻然掛上電話。
老天啊,老天,為什么早不下,遲不下,偏偏趕上面試這么關鍵的時候下雨呢?老天不讓說,寫總行吧。于是,趕緊發了封十萬火急的電子郵件,解釋原因,請求再給一次面試機會;并且為了避免通話質量問題,決定冒險在辦公室接受電話面試。隨后二周,分別接受了對方部門經理、小組長、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四次電話面試,每一次的面試側重點都不同,譬如,主任工程師側重于系統級知識,高級工程師竟就二種計算機語言面試了我一個小時。而本人,每次面試除了布置“戰場”之外,還要提心吊膽,祈禱老板同事不要突然出現。
歪歪趔趔闖過了四關,對方依然不放心,說公司規定必須經過面對面面試才能聘用。哎,又不是招上門女婿,非要見面不可。好在科技發達,可以利用視頻會議進行面試。接下來的一天,本人起了個大早,從北京的西北角趕到了北京的東南角該公司中國總部,在人力資源部門經理的熱忱接待下走進了空空蕩蕩的視頻會議室,只見一位小伙子滿頭大汗,滿臉不滿,嘟囔道:“我們從來沒有和加拿大開過視頻會議,是什么大人物要用嗎?”“對不起,是我,想去加拿大分公司工作。”我急忙答到。小伙子一臉茫然,然后突然想起來似的說:“成功了,可一定要請我吃飯。”可惜,小伙子又忙活了一個小時,中國可以和加拿大通,加拿大可以和美國通,就是中國和加拿大通不了。而對方已是晚上,只好放棄。視頻會議開不成,對這份工作也就不太抱希望了。沒想到,好事多謀,二周后,高級工程師的聘用通知書連同一堆文件竟然特快專遞了過來。
二、追求高薪跳槽,面試蜂擁而至
登陸加拿大后,在該公司不知不覺工作了一年多,轉眼間到了2001年中,北美經濟雖然依舊紅火,但已是走向衰落的前夕,因所在部門已計劃被總公司賣掉,本人毅然決定跳槽,又要開始接受面試了。
簡歷發出后,憑著一年多的加拿大工作經驗,竟受到不少獵頭和招聘公司的青睞,面試機會可以說是蜂擁而至,于是將大部分面試都集中在一個星期,基本上是上午一個,下午一個。這些可是“真槍實彈”,容不得半點偽裝。前幾次面試很失敗,關鍵是對加拿大的面試方式,對自己,對所申請的職位認識不清。好在每次面試后,都認真總結,回憶并整理所有被面試的問題。別說,在后續的面試中,還真遇到以前被問過的題目,那種感覺比中了頭彩還高興。當然也有步驟被打亂的時候,有一次,早上上班前在家里接受了電話面試,約定第二天去渥太華參加正式面試,不想中午又接到通知:第二天的面試暫緩。后來得知,這家公司當天宣布取消了在渥太華建立研發中心,實際上那是北美經濟危機“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奏;而今天,再也找不到這家公司了。幾周下來,有所斬獲,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拿到了三張聘用通知書。面對取舍,只好多次向朋友們征求意見,并權衡再三,接受了其中的一個工資上漲25%,有可能上市的公司,跳槽了。
“人算不如天算”,跳槽僅兩周后,新公司開始裁員,好在本人從事的是公司核心項目,暫時無恙。但隨后的每個季度一次裁員,身心受到了極大挑戰。同時,2002年北美就業市場陰靄密布,裁員一撥接一撥,再想跳槽也是有心無力,根本沒有面試機會呀。如此提心吊膽的過了一年多,2003年初,投資公司決定關掉在加拿大的研發中心,本人難逃一劫: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被無情地掃地出門。
其實,在加拿大追求高薪并不見得是一件正確的事。高薪,意味著高風險,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并且,高薪,還意味著高稅率,稅后真正拿到手的錢與工作中真正的付出很難成比例。
三、就業市場陰靄密布,面試難求
失業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意味著千方百計,尋找一切可能的面試機會。但如同2003年初的天氣,就業市場一樣冰天雪地。上百份簡歷發出去,杳無音信。甚至一年前被裁掉的同事,這一年來竟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回想2000年,本人可是憑著蹩腳的英語,通過電話面試就找到了工作,而如今,竟連一個面試都難求,真是天壤之別!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我找工作的苦與樂
- 下一篇:北榮,那些“失敗面試”教我的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