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精英專訪】如果你自稱戶外愛好者,那你的鞋柜里是否有一雙添柏嵐(以下簡稱Timberland)的經典黃靴?日前,黃靴在北京798藝術中心迎來了一場盛大的慶生派對。羽泉組合偕同眾多時尚圈達人、嘉賓及媒體,共聚“Timberland小鎮”,齊齊為這雙經典傳奇的黃靴40周年慶生。這也是Timberland自2006年進入中國以來舉行的最大規模慶典。
黃靴誕生于1973年。“他們采取獨特的制鞋技術,生產出了一雙鞋底和鞋面無需縫線的鞋,鞋底和鞋幫的完全鑄合,造就了真正意義上的防水鞋。”Timberland亞太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司徒威寧(Stewart Whitney)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進入中國以來,這家美國企業在中國獲得了認同感,然而隨著近兩年經濟形勢下滑,和其他零售戶外品牌一樣,Timberland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對此, 司徒威寧認為:“中國未來仍是亞洲地區快速增長的地區之一,公司產品將主打基于時尚的高級休閑戶外風,而在開店方面則謹慎為之。”
記者: Timberland欲行時尚風,這一品牌戰略是否將持續?Timberland未來將主要面向哪些消費者?
司徒威寧:我們看到“休閑戶外”產品的市場正在迅猛增長,所以Timberland的風格將更趨向于時髦的外形,精致的風格。另外,我們的經典款“黃靴”、50009經典船鞋、皮夾克等屬于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產品,消費者年齡從25歲到50歲。其實不論是18歲還是81歲的人,只要有一顆運動的心,并且熱衷戶外,都可能是我們的潛在消費群。比如我母親歲數非常大,但她依舊滑雪、徒步,我們品牌有很強的包容性,這也是品牌的理念。
記者:Timberland在中國的總體品牌營銷策略為什么要選擇環保與商業結合?植樹等公益行為會為企業帶來什么實質的益處?
司徒威寧:雖然我們會增強時尚性,但我們并不遵守“什么流行做什么”的法則。我們品牌的誕生就是基于環保理念的。我們希望這樣的行為能夠成為他人的一種參考。
另外,公司在獲得商業成功的同時也需要回饋社會。事實上,我們在內蒙古植樹確實對于防風固沙起了一定的效用。另外,我相信這更是“商業模式的基石”:因為消費者做出消費選擇時,希望產品是來自有社會公益感的公司。我們公司的LOGO是大樹。因此,我自己也親自去科爾沁植樹很多次。企業社會責任感(CSR)應該成為一個體系而不是簡單的營銷工具,比如我們在中國從2001年就開始植樹防沙,但2006年才開始進中國賣東西,這足以表現我們的理念。
記者: Timberland在員工激勵方面有什么優勢?
司徒威寧:Timberland在承諾對自然環境負責的同時,承諾對股東、雇員和消費者利益負責。 1992年,為了維護公司員工生活工作的社區環境,Timberland開創了一個新的項目,即后來的服務之路(Path of Service)項目,公司提供員工16小時帶薪休假,以供他們參加社區服務。到今天,Timberland的每一位員工被授予每年40小時的帶薪休假,用于參加社區服務。
被訪者司徒威寧(StewartWhitney),目前擔任Timberland和Napapijri兩個品牌的亞太區副總裁及董事總經理。他常駐中國香港的亞太區總部,負責管理中國內地、日本、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的分公司,以及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在內的亞太經銷商市場。司徒先生領導上述兩個品牌在整個地區的業務拓展。(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