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精英專訪】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第十五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昨天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在論壇的高峰對話環節中,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寧與論壇主持人進行了一番對話,反思了公司最近兩年來的業績滑坡現象。
過去的十年,李寧公司營業收入從10億元提升到90億元,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但是進入2011年,李寧的業績開始下滑,2012年更是出現公司歷史上第一次虧損,而且虧損額高達20億元。其實也不僅僅是李寧公司,國內運動品牌幾乎都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李寧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行業同質化現象太嚴重:
“見到在李總就特別激動,因為我這輩子的第一雙最正規的叫全能鞋也好,還是綜合鞋也好就是買的李寧牌,那時候在1992、1993年為了慶祝我考上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高中,那雙鞋一直伴隨我度過了整個高中到大學,可以說李寧是留我們這一代70后人心中一個很重要的記憶,但是李寧公司包括整個中國本土的利體育用品品牌好像今年的表現都不是太好,整體的總收入下降了20%多,利潤下降的更多一些,李寧公司也是這樣,我不知道李總是怎么看待我們現在企業,包括整個行業所面臨的問題,您覺得問題在哪?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李寧:我從我行業角度來說現在這一個環境,就是其實過去二三十年中國在發展,還有國外定單的一些轉移,其實這些刺激給了中國我們這個行業因為做消費品的,應該講是一個快速,但是略微粗礦的一個增長,在快速的增長、粗礦的增長到了今天突然就進到一個過剩的境界,大家看到的很多庫存,我自己認為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挑戰應該不是庫存,因為當初進入的門檻比較低,轉移定單關系加工,我們的勞動力比較便宜,其實到了今天快速發展形成的是一個同質化,這種同質化不光是產品的同質化,其實整個商業運營的模型同質化,使得大家尤其是國內的企業我講的主要是,所以說這種同質化使得企業沒有核心的競爭能力。
至于到底應該如何應對目前的困難,李寧表示,要摒棄過去那種跟隨和模仿的戰略,中國的公司一定要有原創的精神:
李寧:其實現在行業里已經看到這樣一個情況,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很多的同行也在開始進行轉型的變革,但是從我自己的經驗看,我認為這個轉型變革還是非常挑戰的,因為這個已經不是二十年前那樣一個要求了,所以說如果你要重新構造一個企業的戰略,要重新構造一個能力的話,恐怕你現在要具備一個有戰略思考的能力,以及你同時還要有能夠應用系統分析的這種工具,這種能力來為企業重新做一個定位。而且對于那種跟隨或者模仿,跟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比較吻合,因為第二天看有人去撒種,他就撒種,有人收割就收割,但是現在我們要重新做這個戰略定位,更多的可能需要一種原創能力,如果你沒有思想的創新,沒有應用的創新,恐怕很難做出這種原創的結果。
盡管國內運動品牌的冬天還沒有過去,但仍然有很多資本正在進入這個行業。李寧表示,有投資進來是因為行業門檻比較低,但投資者進來之后如何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仍然面臨挑戰:
“您剛才講別人收割了我也去收割了,我的確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現在逛商場,以前看到咱們本土的體育品牌也就那么幾個,現在好像是越來越多,零零總總,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也有一些投資界的朋友跟我提起過,雖然體育用品市場貌似現在不太景氣,本土的體育用品市場,但是外來資本,各種資本不一定是外來資本介入還是挺多,您覺得這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從中國的市場機會來看,無論是休閑的產品服裝、鞋子還是體育用品專用,因為家庭收入的增長還是越來越多這方面的需求,所以從需求方面來講,我想投資者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怎么樣能夠找到好的企業,怎么樣能夠幫助這個企業構造出一個有競爭力的能力,可能對投資者來講也是一個挑戰,我相信在接下來的若干年這一個轉型變革的過程當中,可能也一些就轉型了,有一些企業可能就轉移了。
在北大光華新年論壇高峰對話環節中,還談到了不同性質的市場主體要平等對待的話題,尤其在銀行貸款方面,國企相比于民企,有著明顯的優勢。然而,李寧卻并不想多談這個問題,他覺得,企業能不能做好,關鍵還是要看自己:
“您在企業經營的過程當中是否覺得會有一些彈簧門、玻璃門這種不平等對待的情況出現,包括投融資方面、金融服務方面,在未來您期盼著什么樣的企業發展的環境?”
李寧:不公平的待遇可能都不需要我說了,未來來講確實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其實我們是整個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轉型,面臨一個新的挑戰,所以從我們企業自身來講還是要看到市場的機會,而后你是如何參與競爭?如何去做一個是你企業應追求的效率,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當然作為我們這企業還有一點特殊,就是說消費品它有一個品牌概念,而體育用品還要加上一個體育文化概念,其實會給中國人創造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認同,但是如果我們的企業不能夠原創,我們總是一個跟隨或者是照抄,抄襲別人,對我們整個社會和民族一代一代的影響可能是很可怕的,所以除了企業自身的生存之外,可能我們同樣也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