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超級導購】俗話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話不僅適用于團隊協作,同樣也適用于買方與賣方之間。
隨便逛進杭州一家商場的化妝品、女裝、女鞋樓層或是名品店鋪,很容易就能發現男導購的身影,有些專柜甚至是清一色的帥小伙兒為你服務。有業內人士透露,雖然現在生意不好做,但不少男導購的銷售業績卻在看漲,能坐穩本專柜頭把交椅不說,還可以排進全國銷售的前三名。而越來越多主打女性市場的品牌也正想方設法招聘男導購。
同樣的商品,為什么“女貨男賣”會變得更容易?性別差異之下,“他”賣比“她”賣又多了哪些說服客人下單的理由呢?
逛商場,與男導購偶遇
來自一家商場的不完全統計
逛一趟商場,能碰上長相養眼的男導購為你服務的幾率有多大?本周二下午四點左右,記者特意在武林銀泰各樓層逛了一圈,希望實地了解一下站在女性商品柜臺里的男導購數量。
在地下一樓女鞋區,除去Miss Sixty和百麗各有1名男導購外,其余品牌都是清一色的女店員。
以進口化妝品和國際服飾為主的一樓國際名品館是男導購陣容最龐大的。包括Cartier、Calvin Klein Jeans、Coach、Coccinelle、歐舒丹、倩碧、Benefit等品牌在內都有男導購在店。其中,以女包為主的新品牌Coccinelle兩名導購都是男的,而Benefit專柜里的男導購有3位,也超過了總數的一半。
再往上走,二樓時尚名品館各有一個銷售名表、包包、珠寶以及彩妝的專柜有1名男導購。而四樓時尚名媛館和五樓青春流行館的男導購也不多,記者只在美寶蓮、Rebecca以及小熊、優衣庫看到有男導購的身影。
云集了運動戶外品牌和數碼家電產品的七樓碰上男導購的機會比較高,在幾個數碼專柜、戶外品牌以及Nike、Adidas等都有男導購正在幫顧客挑選貨品。
記者大致統計了一下,在武林銀泰女性商品比較集中的7個樓層里共有大約30名男導購,相比于數量眾多的女導購,男性還是屬于鳳毛麟角的。
一半以上的化妝品牌都有男導購,還有品牌男導購比女的更多
不斷擴容的男導購隊伍
雖然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記者見到的男導購數量并不算多,但商場人士坦言,由于專柜導購普遍采用輪班制,再加上記者去逛的時間并不屬于銷售高峰,在崗的導購人數其實并不多,商場實際的男導購數量應該要比這個統計出來的數據更可觀。
“從蠻早開始,像ONLY、小熊這類的青春潮流女裝就在用男導購,現在越來越多的成熟女裝、女鞋以及時尚服飾品牌也能看到不少男導購。就拿我們商場來說,青春女裝品牌的男導購數應該已經能占到總數的10%左右了。”一位在武林銀泰工作了差不多十年的樓層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在化妝品商場,這個比例就更高了。
杭州大廈化妝品商場經理任嬋貞大致算了一下,除了日系、韓系品牌以及少數歐美品牌之外,商場里超過一半的化妝品牌現在都有男導購。“原來像雅詩蘭黛、香奈兒、蘭蔻這樣的傳統品牌專柜里,男店員是以駐店彩妝師的形式存在的,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專柜都開始出現男導購,服務范圍也從彩妝部分向護膚等方面延伸。像La Mer這樣沒有彩妝的品牌也有2個男導購。”任嬋貞透露,目前杭州大廈化妝品商場內男導購的比例接近20%,個別品牌的占比甚至在一半以上。
一位化妝品牌的管理人員也告訴記者,兩、三年前品牌的男導購比例還只有20%左右,現在已經增加到了30%,僅江浙地區就約有十名男導購。
同樣陣容頗為龐大的還有高端腕表專柜。代理國際名表零售業務的新宇亨吉利杭州區域的一位市場部人員估計,新宇旗下專柜的男導購數量應該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一些高端品牌男、女導購基本是一半對一半。尤其是這兩年高端表的女表市場增長很快,相應的男導購也有所增多。”這位市場部人員表示。
膽大心細更專業,不少還是“師奶殺手”
女貨男賣“賣點”多
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愿意請男生來站柜臺,背后的“推手”還在于漂亮的銷售業績。
就在不久前,張雷成為了杭州大廈的“鉆石頂級導購”,而拿下了這個頭銜不僅意味著他所在的Make up for ever專柜超額完成了銷售任務,增幅超過整個商場的平均值,也表明他個人的業績是整個專柜里最高的。
“男人看女人跟女人看女人的眼光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來買彩妝的女顧客更喜歡聽聽我們的意見,覺得我們的建議會更中肯。一般做化妝品行業的男生肯定是比較注重個人形象,也比較追求時尚的,這種對第一手流行資訊的掌握往往也讓我們交流時顯得更有說服力,更能留住老客。”張雷解釋說。
羅羅比張雷更牛。在四年的化妝品導購生涯中,羅羅曾是這個一線化妝品牌的“Top sale”,也就是銷售業績在全國排名前三位的導購。在羅羅看來,男導購最大的優勢還在于“膽大心細”四個字。
“就拿彩妝來說,男生普遍對色彩的敏銳度更高,在用色上也會比女導購或是顧客本人更加大膽,不保守,這也就意味著顧客有機會借男導購的試妝、建議發現一個全新的自我,這種新鮮感和美的另一種角度會吸引很多客人。”羅羅笑著回憶說,當時不少消費能力很強的中年女性就認他的推薦,如果碰上他不當班的時候,寧可下次再跑一趟也不愿輕易下單。
而男導購在化妝品銷售上的優勢同樣也或多或少地體現在了其他很多以女性為主要客戶群的商品上。
“在我們女裝樓層,多數男導購的業績也比較靠前。”在這位商場的女裝樓層經理看來,女人買東西往往容易陷入“選擇困難”,好像無法取舍,這時候男導購的建議往往更容易被女性接受。“男導購往往顯得專業性更強,更理性,更準確。這也是比較多的男導購會出現在化妝品、數碼、運動、鐘表以及名品等類型的商品店鋪里的原因。”這位樓層經理分析道。
招人困難,流動性大
男導購好用不好找
雖然男導購擁有一些女導購不具備的優勢,也能帶來不錯的銷售業績,但想要真正找到合適的男導購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采訪中,武林銀泰青春潮流館的經理坦言,男導購要比女導購難招很多。一方面是因為導購的起點不高又比較辛苦,愿意做這一行的男生本來就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女裝、女鞋、化妝品品牌對于時尚感有一定的要求,不少男生這方面會比較弱。再加上導購這一行人員流動很快,愿意長時間留下來干的男生很少。“比如我們這里的ONLY之前一直有男導購,這段時間好像也沒有了。就男導購來說,能夠堅持兩、三年就已經算很長的了,不少男生做了一段時間導購后,很快就改做管理了。”這位經理表示。
能夠成功轉型做管理當然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羅羅現在的身份就是Make up for ever的大柜長,管理品牌在杭州、寧波、南京、常州的總共6個專柜。“其實,更有機會能升上管理崗位的還是女導購,一般男導購繼續發展走專業路線的比較多,比如做駐店的彩妝師或者是彩妝培訓師等等。”羅羅告訴記者。
而事實上,男導購也并不一定在所有的“女貨”銷售上都能體現像化妝品那么明顯的性別優勢。早在幾年前,北京一家女子百貨商場就嘗試過全線采用男導購的方式,結果在內衣等不少區域都遭到冷遇。在杭州,據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商場和品牌嘗試過讓男導購來銷售女士內衣。
“別說是內衣,就是偏淑女一點的女裝品牌也不大適合出現男導購。畢竟如果不需要給出比較專業的搭配建議,而只是拿拿合適的尺碼,幫著試衣服,男導購完全沒有優勢,反而還可能會引起尷尬和不便,很多女顧客也會覺得不習慣。”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性別不是重點
化妝品專柜或是女裝柜臺里有男導購,這算不得什么新鮮事兒,之所以萌生做這個選題的念頭是源自一個月前的那期《品周調查》。當時,我們找到好幾個品牌希望他們請各自的美容顧問來解答我們有關防曬的專業問題,結果發現各個品牌推薦的美容顧問都是男的!這就讓我們有點兒好奇了:為什么在這個讓女人變美的領域里如今卻是男人當道?男人們向女性推銷女用商品有什么過人之處嗎?
采訪過程中,有幾點讓我感觸比較深。在問到羅羅當時為什么會選擇進入這一行時,他告訴我的第一條理由就是“待遇”。因為他去的那個一線化妝品牌屬于外企,即便是做導購收入也比一般工作穩定、可觀。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那么多的奢侈品牌店鋪里都有不少男導購了。很顯然,如果更多的女裝、女鞋品牌都能開出這樣有吸引力的薪資待遇,并且提供比較理想的職業規劃和發展平臺,招到更多的男導購應該不是件太難的事,流動性應該也不至于像我們采訪中了解到的那么高。
還有就是在聊到男導購的優勢時,除了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眼光會不同這一點外,其他諸如專業性、時尚感、準確度等特質,嚴格來說都是無關性別的,而是作為導購的一種職業能力。能力強了自然就能賣得多,賣得好。
當然,有一種情況要除外。比如那種有錢的女大款,一定要男導購來服務才會下單率高,而且得帥一點的才更容易成功。這時候,同為導購的妹子們就真的比不過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