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人】11月12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舉行。歐債危機當然是主要議題。不過,東道主美國極力推動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已成為另一個迅速升起的焦點。
TPP的全稱是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是一個跨太平洋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TPP最初于2005年由文萊、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4個APEC成員簽署。2008年,美國、澳大利亞、秘魯和越南先后加入,2010年馬來西亞加入,目前的成員增至9個。TPP的初步目標,是在2015年時實現成員之間的零關稅,現在則將這一目標實現的時間定在10年之后。此外,TPP還涉及金融監管、競爭政策、經濟立法、市場透明、反貪等多個領域。
此事的最新進展是,美國總統奧巴馬12日表示,美國和其他八個APEC國家就TPP的貿易大綱達成一致,將以亞洲為重點刺激經濟的增長。奧巴馬表示,達成泛太平洋經濟戰略伙伴關系打開國外市場,利于美國對外出口,有助于創造就業機會,“我們將有近5億的消費者,可以讓我們一起做很多事情。”二是日本表示愿意參與TPP洽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與奧巴馬的會見中稱,他已決定開始與TPP的成員進行磋商,并考慮加入TPP洽談。此外,中國臺灣、韓國此前已表示了愿意加入TPP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身為APEC重要成員、亞洲經濟大國的中國并未被邀請參與TPP。在APEC這樣一個多邊機制上討論另一個多邊貿易機制,這本身就有些奇怪。如果TPP今后發展壯大起來,那么APEC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TPP機制未來將如何發展?它發展起來將對中國有何影響?這都是值得中國高度關注的問題。
在安邦的研究團隊看來,TPP這個舊題材被美國重新發掘出來并大力推動,有相當大的目的是針對中國而來。我們要強調的是,TPP一旦成事,將對中國未來的經貿活動甚至政經形勢都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首先,TPP完全是在現有的多邊貿易格局中另起爐灶,具有很強的替代性。亞太地區現在已有多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邊貿易機制,如日本-中國-韓國自貿區協議、東盟10+1、東盟10+3、東盟10+6框架等。現在有多個國家擔心,中國在亞洲的經貿合作機制中將起主導作用,而TPP與現有的經貿合作機制有很大的重疊性,這也意味著,如果TPP成功建立,將對上述貿易機制甚至是APEC機制具有極大的替代性。TPP一旦開始運轉,其他的經貿機制將面臨被架空和淘空的危險,亞太區也將會更加分化。
其次,TPP將名正言順的把美國引入亞洲地區貿易結構的中心,并提供一支抗衡中國的經濟主導力量。美國雖是全球頭號強國,政治上和軍事上都在重返亞洲,但畢竟難以介入亞洲多邊經貿機制。但如果在TPP機制下,美國將毫無疑問地主導TPP機制。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2010年TPP成員國的GDP高達16.9萬億美元,占世界GDP總量27.2%;一旦日本加入,GDP總量將達22.3萬億美元,占世界的35.5%,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如果中國被排除在這個俱樂部之外,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經貿孤立。
第三,TPP在經貿之外的影響將不可避免地擴展到政治和軍事領域。在我們看來,TPP絕不是一個單純的自由貿易機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夏威夷的演講中清楚地表述了美國的戰略考慮:20世紀美國與歐洲盟友成功建立跨大西洋體系,現在需要一個跨太平洋體系,“美國在跨大西洋體系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在跨太平洋體系中也正在扮演同樣角色”。因此,把TPP建成最大的亞太自由貿易區,使亞太區更加分化,這是美國的戰略目標之一。TPP的經貿吸引力將增強成員國之間的凝聚力,同樣也會形成政治和軍事上的共同意識。
如果美國存心想把中國排除在TPP之外,這對中國無疑是個麻煩事。不過,只要中國經濟維持平穩增長,也不用對此過于擔心。龐大的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就是中國應對TPP的最有力手段。(-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