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世界導刊】廣州,某百貨一國際二線品牌男鞋專柜內,剛剛入職不到3個月的小敏在渡過了并不漫長的培訓期與適應期后,發現店內人心浮動,一起工作的小姐妹從原來的十幾個,到現在的6個,本來就感覺有些沮喪,不久又聽說店長也打算辭職,她甚至也有了另謀出路的想法。
細究起來,大家離職的原因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基本可以歸為兩大類:在薪酬、職位上有更好的出路;結婚、懷孕等個人家庭條件不允許等。而據小敏了解,不僅僅是自家品牌專柜有這種情況,隔壁品牌的熟面孔也走了好幾個,而自己專柜里的姐妹有好些就是從其他百貨跳槽過來的。
導購員的工資水平普遍不高,拿小敏來說吧,試用期工資1200元,不提供住宿,也沒有其他福利,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連基本生活都沒法保證,花的都是之前好不容易存下來的錢。轉正后,小敏的工資略有提升,但是在銷售業績總是達不到預期,沒有提成可拿的情況下,1400元還是有些少得可憐。其他同事雖然來的時間長一些,但在分組銷售、業績平分的管理機制下,大家的工資普遍差不多;只有店長的工資高一些,大概在3000-4000元。
除了小敏是新人,沒有經歷過頻繁跳槽之外,店里的其他姐妹幾乎都是隔幾個月要重新找下家。店長剛打算辭職,下一份工作又找好了,她甚至還給小敏介紹了一個新品牌,只要面試成功,小敏將脫離基層,開始做管理工作。
有別于小敏這樣的女孩兒,現在越來越多的百貨專柜開始啟用男性導購員,問題將進一步突出。雖然現在兩性在就業等方面日益平等,但是男性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承擔了更大的責任,負擔也更重,對工作薪酬、發展前景、晉升等要求相對也更高一些。
與此同時,90后也開始走上工作崗位,這既給百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了新鮮血液,越時尚的商場和專柜越喜歡打扮時髦、戴著耳釘的90后;但90后的“不安定”也很明顯,年輕一代活潑、機靈,思維跳躍,很難對一份工作保持持久的耐心,跳槽也成了家常便飯。這對品牌供應商和百貨企業而言是一個新課題。
現在,小敏和其他5位同事,還是要分成三個班組,人數變少了,短期內又沒辦法補充人手,即便來了,也沒有那么快入手,大家的服務態度雖然沒有變化,但是當店內客人比較多的時候,難免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過往的經驗,加上店長的提點,讓小敏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管理上。導購員在百貨店工作,受品牌商管理,體現的卻是百貨店的服務水平,這本身就存在矛盾。對于素來標榜“優質服務”的百貨店而言,頻繁的員工流動下,保證員工素質尚且是個難題,承諾的優質、高效的服務又將如何提供呢?
作為管理者的品牌供應商與百貨公司也都意識到了問題,并且嘗試著改變。目前,百貨專柜專廳的導購員基本還是由供應商進行管理,如考勤、行政、工資等;百貨方面會做一些日常管理,比如導購員的整體形象等。
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導購員有一定的流動率可以接受,但是從金融危機以來,員工工資水平上漲了,流動率也相對高了。雖然,每年保持30%以下的人員流動率是正常也是必須的,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的有序、健康發展,剔除與淘汰不適應的人,并吸收新鮮血液。但是,隨著基層導購員流動率越來越大,對供應商與百貨店的日常經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供應商希望商場能夠管理這些導購員,企業只負責貨物配送就可以了。這樣,導購員的成長空間大了,流失率就會減少。但是,百貨方面經過多年的聯營模式,管理相對固化,一旦接下供應商遞過來的擔子,結果不得而知,難度相當大。
于是,品牌專柜與百貨企業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培訓力度,也有意識地構建團隊,并在培訓和日常管理中逐步將企業文化滲透進去。但一次培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要基層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形成獨特的團隊文化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就顯得有些治標不治本了。
有些供應商出于無奈,甚至在導購入職時,就要求交押金,在員工工作滿一定時限后再予以退還,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基層導購大量流失,也不是長久之計。
看來,要解決問題,還得從根本上入手:提升導購員的待遇,為他們提供比較好的職業規劃,在福利保障方面與國家規定同步……
可是,這些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困難重重。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的勞動力正從無限供應轉為有限供應。過去十年中,中國勞動力的收入總額占整體經濟的比例大幅縮水,目前可能不足40%。今后十年,勞動力收入占整體經濟的比例將大幅增加,可能達到55%-60%。若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工資水平上漲,對品牌企業及百貨公司而言,或許都是不小的壓力,而這還是不考慮地域差異的結果。
職業發展前景上,基層導購的晉升機會并不多。武漢王家灣大洋百貨某品牌專柜柜長小徐直言,在銷售業績和管理能力都達到一定水準后,也要遇到專柜規模擴大或開設新店鋪才可能升職,難度可想而知。這已經讓在行業里摸爬滾打了5年的小徐郁悶了,加上停留在1200-1500元的工資水平,沒有保險,沒有其他福利,小徐的工作滿意度可想而知。不過,已婚的小徐目前還不打算辭職,穩定對她而言最重要。
而小敏的情況與其他姐妹們又有些區別。大學畢業后,小敏曾在品牌公司做過一段時間的業務,但是由于沒有終端銷售經驗,工作起來,總感覺不能腳踏實地,發展很受限制。于是,小敏決定從最基層開始,做品牌百貨專柜的導購員,用實戰累積經驗。
剛剛開始進入行業,小敏的心態上比較沉穩,她很想多學、多看、多問、多練,盡快進入角色,提升自己,以便早日升職,向店長、督導……邁進。照理說,小敏應該是零售行業最為喜愛的那群人,對行業有著足夠的熱情,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圖的是長遠發展;同時,小敏也不應該受環境影響這么大,萌生退意才是。
可小敏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專柜的,要是作為師傅的店長走了,對她的影響肯定很大。而這也是她考慮去店長介紹的那個品牌的原因,對方是一個潮汕人,行業經驗豐富,只要小敏虛心好學,前景自然更好。(-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