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分銷商就是替鞋企在網上賣鞋的個人、機構或為提供賣鞋攤位的平臺。實體終端的代理商、經銷商已經幫企業賣鞋子多年了,可算是自己家的“老閨女”,那現在冒出來的網絡分銷商,是學會上網的“老閨女”呢,還是從外頭嫁過來的“新媳婦”呢?
隨著互聯網日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網絡通路的渠道價值凸顯出來,已經成為多渠道運作的核心渠道之一。應運而生的網絡分銷商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有專家給出這樣的界定,“網絡分銷是指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渠道特性,在網上建立產品分銷體系,通過網絡把商品分銷到全國各地。網絡分銷商是分銷過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組織和個人的集合。”很嚴密。其實,網絡分銷商就是替鞋企在網上賣鞋的個人、機構或為提供賣鞋攤位的平臺。實體終端的代理商、經銷商已經長期幫賣鞋子多年了,可算是自己家的“老閨女”,那現在冒出來的網絡分銷商,是學會上網的“老閨女”呢,還是從外頭嫁過來的“新媳婦”呢?
小孩子總會長大的!
相對于線下已經成熟的廠家—代理商模式,網絡分銷商顯得還比較混亂,連一個相對統一的名稱也沒有。從廣義上講,所有負責企業網絡銷售的都可以算是分銷商,可以是企業自己,也可以是合作伙伴。但一般指非企業自身的合作伙伴,可能是個人、機構或者網絡平臺等。操作方式也七七八八,有點的采用采買制,合作方從企業將鞋子買走之后,再在網絡上銷售,比如說好樂買鞋城;有點采用代賣制有的采用代賣制,合作方負責鞋子的網絡展示、網絡銷售,訂單產生后,由企業負責配貨、送貨,比如說樂淘和終端眾多的淘寶賣家。
與實體與零售明確區分不同,網絡分銷可以說批發、零售大包、小包一起攬。此外,實體終端一般采用期貨訂貨制度,而網絡分銷商承擔的似乎承擔的更多是消化的庫存消化功能。因此也導致目前網絡分銷商在企業營銷體系中的末梢地位。
然而,應該看到網絡分銷具有線下分銷無可比擬的優勢,與傳統的線下分銷相比,網絡分銷能打破地域限制,不用考慮區域、投入等各種風險,以及店面費、庫存費等成本,有利于品牌更好地對貨源進行控制和管理。更為驚人的是網絡分銷的擴展速度,雖然會對企業的生產研發、快速反應、快速生產以及配貨物流、售后服務等系統提出挑戰,但從理論上講,一旦企業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相對線下,網絡分銷幾乎會實現幾何級的倍增。
俗話說,今天的優勢必將被明天的趨勢所取代,網絡的不斷發展,也為網絡分銷商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上面只是一些很表面的區別,更令我感興趣的是,小孩子總會長大,如果未來網絡分銷的地位躍升,成為鞋企最主要的銷售通路時,網絡分銷商將會怎樣施展拳腳,鞋企與網絡分銷商之間又會怎樣上演“無間道”?先看看網絡分銷商的現狀吧。
沒平臺的孩子像根草
目前,網絡分銷商不管是個人、機構,都會依靠依托一定的平臺,或者本身就負責平臺的運營,一方面這是網絡技術的先決條件所致,另一方面得益于平臺巨大的人氣凝聚里力。目前鞋類網絡分銷商依托的平臺主要有淘寶、百度有啊等以及拍鞋網等垂直B2C網站,或者是企業自己的官網。
2009年7月淘寶率先推出專門的淘寶分銷平臺,用于幫助供應商(鞋企)搭建、管理及運作其網絡銷售渠道,幫助分銷商獲取貨源。通過淘寶分銷平臺發展網絡分銷渠道,一方面,供應商(鞋企)能從淘寶近百萬的賣家中快速找到優質分銷商,發展零售終端,實現網絡銷售渠道的快速搭建、管理及運作;另一方面,分銷商利用淘寶分銷平臺,能更便捷地尋找供應商并由此獲得貨源。在淘寶分銷平臺的大力推動下,“網絡分銷”的理念也逐漸浮出水面。
據近期淘寶網數據顯示,淘寶分銷平臺上的供應商數量已經達到5.6萬,分銷商的數量則達到了86萬。算下來,平均每位供應商已經發展了15名分銷商。通過分銷平臺實現的日均總銷售額也達到了2500萬元,最高峰值甚至超過了5000萬元。雖然沒有鞋類的具體專門統計數據,但根據2010年推測,成績肯定相當可觀(2010年鞋類網購用戶超過8000萬人,產值逾200億元)。
對于鞋企而言,淘寶分銷平臺這類比較成熟的網絡平臺,不僅是技術意義上的網絡分銷管理系統,更為發展高品質的分銷商提供了可能。因為平臺能夠解決企業發展的兩個關鍵,一是快速發展零售終端,也就是所謂的掌控渠道;二是零售終端的管理,零售終端價格變動、貨款回籠、庫存、訂單等事項的管理是管理零售終端的關鍵。
雖然還不明顯,但線上渠道已經對實體終端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然而,線上渠道目前的產能畢竟有限,在鞋企負責人以及高層眼中,地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據了解,一些鞋企雖然實行網絡分銷模式,但對網絡分銷商疏于管理,只布置一定的銷售目標,目標完不成就隨意變更更換,沒有與網絡分銷商就品牌的發展形成緊密的合力,只停留在做生意的地步。
|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