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鞋產業基地·睢縣:數智賦能 新型工業化步伐提速
8月4日一大早,一輛貨運車從河南省商丘市睢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慧視(河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駛出,僅用時15分鐘,這輛車就抵達了此次行程的終點站——中喬(河南)體育有限公司。
現場等候的工人隨即發動叉車、起重機,將一件件“大家伙”卸了下來,搬運到生產車間,技術工人開始組裝、調試……預計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條日產近2000雙的成型制鞋智能生產線將會正式投產。
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10年前的睢縣,既是產糧大縣,又是人力大縣,卻是工業小縣,前些年承接國家產業轉移東風,睢縣與“鞋”結緣,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用10年時間在中原大地創造了一個平原農區縣轉型工業縣的成功案例。
“智能裝備生產線的投入使用,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制鞋生產模式,讓耗材、人力、一致性等因素迎刃而解。”中喬(河南)體育有限公司總經理鄒銀芳介紹說,相較傳統制鞋生產線,成型制鞋智能生產線可節省電能、膠水等耗材使用量近40%,良品率達到了99%以上,有效解決了企業用工壓力,同時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睢縣作為“中國制鞋產業基地”,目前已擁有中喬體育、鴻星爾克、特步等制鞋及鞋材配套工貿企業596家,年產能達3.5億雙,年產值近200億元。
傳統產業提質發展
酵母,被廣泛應用于烘焙與發酵面食、食品調味、釀造、人類營養健康、動物、植物、微生物營養等領域,是睢縣發展多年的一項傳統產業。安琪酵母(睢縣)公司作為睢縣酵母龍頭企業,成立于2005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型企業、河南省專精特新企業。
“公司特別注重科技創新帶來的產品迭代升級,建立了‘河南省酵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平臺。現有職工中大專以上學歷占70%以上,本科以上占比24%,研究生2名。今年公司預計年產值能達到3億元,稅收繳納突破2000萬。截至今年6月份,已經實現產值稅收雙過半。”安琪酵母(睢縣)公司負責人吳耀輝表示,公司將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提質降本鞏固制造優勢。
“讓傳統產業開出新花。”睢縣致力于傳統產業強頭固基,持續服務好龍升、豫糧、安琪等龍頭企業升級擴產,加快推進鼎豐木業上市,振興睢酒品牌,引導幫助中小微企業改造轉型升級。
未來產業謀篇布局
睢縣著手創新智造,抓住智能化、綠色化、科技化“三大改造”機遇,深入推進“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全面提升企業效率。聯想集團把握制鞋裝備市場機遇,在睢縣建設了智能機器人工廠,以“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智能制造技術”,開辟了由“跟跑”到“領跑”的新賽道;商丘鴻大光電布局睢縣,專注于超薄光伏玻璃深加工和顯示器用特種光學玻璃深加工的生產與制造,有力推動了制造業綠色經濟和市場、重塑制造業新優勢。
“我們深入推進‘機器換人’行動,建立了‘智慧工廠’,1.6mm的超薄光伏玻璃下線僅需25分鐘,提前設定系統參數即可實現無人作業,提升了30%生產效率。”商丘鴻大光電集團智能工廠負責人張闖表示。
如今的睢縣,縣域經濟“成高原”,一大批高新科技能源企業相繼落地投產達效,各大產業正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激發勃勃生機。
“下一步,睢縣將立足資源稟賦,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落戶’睢縣,為睢縣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也必將為順利實現‘雙碳’目標、加快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產生積極影響!”睢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副主任劉琳說。
睢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一光伏面板玻璃生產車間內,工人在生產線上趕制訂單。魏劍俠攝
睢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一制鞋產業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上,智能化制鞋機器人正在開足馬力趕制訂單。(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