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頭舒適性項目研討會順利召開,為傳統品牌提升科技“附加值”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鞋履行業已經走入精耕細作的存量時代。在新的消費環境中,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戰略穩住了底盤,也加速了市場分化。
隨之全民運動熱潮及不同衍生場景的出現,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同時,越來越多“小眾”的鞋履品牌火出圈,也倒逼著傳統鞋履品牌在垂直細分領域找尋新的增長機會。
為更好地賦能鞋企高質量發展,助力本土傳統品牌提升科技附加值,近日,溫州鞋革產業研究院主辦了“老人頭‘好走路、能跑步’男鞋舒適性測試項目研討會”。本次活動邀請了包括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在內的十余人參加。
轉型升級是傳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通過科技賦能,為企業產品提升品牌附加值成為本次會議討論的重點話題。
四川大學副教授周晉在會上作了題為《鞋的結構與功能設計:價值及內涵》的專題分享,他表示,溫州傳統鞋企要轉變觀念,從以往的粗放型生產提升為做精品化、科技化、有設計感的產品,通過加大在結構功能、外觀設計等方面的投入研究,才能切實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
老人頭尚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奇豪表示,溫州作為“中國鞋都”,集聚了眾多鞋革企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成為目前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點。老人頭是溫州老牌鞋企之一,一直深耕在皮鞋市場領域,在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中,希望以企業制鞋底蘊為基,巧借外部科技創新,讓傳統皮鞋產品煥發新的生命力。
副院長畢東亮談到,研究院是面向溫州鞋革產業開展聯合研發、創新平臺共建、產品創新賦能、科技成果應用、產品檢驗等業務的高能級創新服務平臺,本次鞋時尚創新中心與老人頭公司合作完成的“鞋類舒適度測試評估項目”成效和收獲明顯,雙方也因此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系。后續,院內還將搭建整鞋科研檢測服務實驗室,通過衡量和評價鞋企產品質量的功能性指標,進一步提升鞋品的科技屬性,實現在細分領域差異化銷售,也期待與老人頭的進一步合作。
院長周建飛表示,企業的發展除了在產品投入研發,還應當積極參與團體標準制定。參與團體標準制定不僅可以通過釋放標準化能力來激發創新活力、引領行業發展,還能讓企業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會上,老人頭企業代表聽取了研究院實驗員蔡晗晗關于“老人頭‘好走路、能跑步’男鞋舒適性評價測試”的報告,并對該項目的完成情況以及研究院舒適性檢測的專業性表示了充分肯定。
雙方就下一步如何將檢測報告轉化為市場營銷推力以及未來加強科研合作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