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人社:打造“箱包巧匠”,織就幸福生活
紅網時刻7月8日訊(通訊員 楊玉琴 劉雨婷)7月8日,溆浦縣縫紉工技能培訓第一期培訓班結業考核順利完成,來自大江口、橋江、小橫垅等鄉鎮的46名參訓學員取得培訓合格證書。
此次培訓班由溆浦人才集團組織實施,旨在通過系統的技能培訓,幫助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同時滿足溆浦產業園區企業日益增長的縫紉技工需求,也是落實懷化市打造“陸港箱包巧匠”勞務品牌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培訓內容涵蓋了從基礎縫紉技巧到高級服裝設計與制作的全方位技能,為培訓學員提供了實用且高效的技能提升路徑。
何秀梅是溆浦縣大江口鎮的一名普通寶媽,通過村委會的推薦參加了此次培訓班,“我之前一直在家帶小孩,現在小孩大一點了,有點空閑時間自己也想找一份工作,一方面增加家里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讓自己過得充實些,但是沒有一技之長,找個滿意的工作還是挺難的。”何秀梅表示,自己第一天參加培訓的時候,心中滿是不安與忐忑,面對陌生的縫紉機和復雜的縫紉工藝,她感到壓力很大,怕自己學不會,“我們的老師非常耐心,真的是手把手教,每個人學習進度有快有慢,他都十分耐心配合我們的學習速度來教。”何秀梅說起培訓的經歷贊不絕口。
授課老師正在組織學員進行實操
在實訓車間課堂,學員們身穿工服,全神貫注地學習打樣、裁剪、車縫、縫合等縫紉工技能實訓,不僅學習了縫制鞋子、服裝的基礎技能,還深入了解了面料識別與應用、裁剪、手縫針法及縫制工藝等專業知識。“大家注意看,針腳的密度一定要均勻,才能確保縫線的牢固。”授課老師示范走針的技巧動作,吸引著學員們專注的目光。為了滿足培訓需要,切實讓每位學員學到“針功夫”,培訓機構與園區企業積極溝通合作,根據企業實際用工需求量身定制培訓內容,專業老師提供一對一的輔導學習,確保學員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學有所成。
本次培訓為期10天共77個課時,采取線上理論,線下實訓的教學模式。培訓內容涵蓋了核心技能、安全生產、職業道德、勞動合同法、法律常識等職業教育要素,綜合提升準員工們的獨門技能和優良素質。除了提供技能培訓外,該項目還與園區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確保培訓結束后,學員能夠獲得實習甚至正式工作的機會。這種“培訓+就業”的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培訓效果的轉化率,為參與者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非常開心順利通過了培訓考試,拿到了證書,更開心的是順利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何秀梅激動地展示著自己的證書。跟何秀梅一樣,順利結業的46名學員都在培訓機構的介紹下,獲得了工作機會。
技能改變命運,培訓成就未來。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不僅幫助學員們掌握了實用的職業技能,更為他們打開了通往就業市場的大門。未來,溆浦縣人社局將繼續認真落實培訓政策,強化培訓過程監管,提高培訓質量效果,充分發揮技能培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作用,優化縣域營商環境,為更多像何秀梅這樣的求職者提供優質的培訓服務,助力他們實現就業夢想,共同織就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