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原鞋城”實現新突破
□本報記者 劉曉波 本報通訊員 苗銀 付忠于
備料、裁斷、加工……7月2日,記者走進位于汝南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中杰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趕制來自斐樂等知名品牌的鞋面訂單。
中杰鞋業經理助理王玉介紹,公司2021年年底落地汝南,目前已建成針車線27條,年產運動鞋300余萬雙。6月20日,中杰集團汝南縣運動鞋生產基地項目簽約,標志著該公司在汝南布局的二期、三期項目版圖初現。“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安排就業1萬余人,年產高端品牌運動鞋2000多萬雙。”
近年來,汝南縣把發展制鞋產業作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舉,依托中杰集團打造“全國最大的制鞋工廠”。
打造“全國最大的制鞋工廠”,汝南底氣從何而來?
深厚的產業基礎是繞不開的關鍵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汝南縣就有了“中原鞋城”的美譽,當時的通達鞋廠是豫南地區最大的制鞋集團,生產的大頭鞋出口17個國家和地區。雖然歷經市場變遷、產業迭代,但當地擁有的成熟產業工人和技術仍是該縣發展皮革制鞋產業的底牌。
一流的營商環境更是投資興業的強磁場。該縣圍繞制鞋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并成立由縣主要領導任鏈長的產業鏈專班,為企業排憂解難。
“中杰一期項目從考察到簽約僅用時2個多月,標準化廠房建設讓簽約到投產僅用時1個多月,高效的辦事效率為企業扎根汝南、深耕發展提供了便利。”中杰集團董事長劉安哲感慨,企業“光速”投產的背后,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用心服務。
中杰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是最大的難題。“一期項目成立之初,汝南縣就積極發動各部門各鄉鎮開展招工宣傳,如今企業員工人數已從早期的160人發展到現在的2220人。”劉安哲說,相關部門把中杰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企業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
縣鄉聯動,汝南以開發區中心工廠為核心,在人口大鎮整合鄉村車間和鄉村振興產業園建設N個衛星工廠,形成“1+N”發展布局,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農戶就近就地就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為讓企業在汝南安心投資、放心發展,該縣還在企業員工交通、子女就學、住宿、購房等方面制定出臺一系列暖心政策,包括定制開通 2 條專用公交線路方便員工上下班、每年安排員工體檢、提供廉租房減輕員工負擔、縣職業教育中心為企業量身定制員工培訓課程、組織舉辦“云招聘直播帶崗”“人才夜市”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政府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企業也在“苦練內功”:積極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與國際一流品牌開展深入合作,成立斐樂、李寧等品牌研發中心,取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49項,開發新產品達1000余款。
“我們將提質發展傳統產業,全力支持中杰集團汝南縣運動鞋生產基地做大做強,加快培育打造行業標桿企業,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駐馬店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汝南縣委書記杜娟說。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